戴桂玉
- 作品数:45 被引量:3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人与动物之主体间性建构——海明威作品之生态解读被引量:2
- 2012年
- 海明威在其作品中常常通过艺术中的角色塑造或叙述模式变化把动物或非人类事物人格化,让其以说话主体形式向我们展示其内在声音或含义及其品性,或者在情感认同和生命认同中来建构人与动物之主体间性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的作品来阐明,叙述视角变化、情感认同和生命认同有助于人与动物之主体间性建构。
- 戴桂玉
- 关键词:主体间性
- 文化适应中民间药师的调治作用--《保佑我,乌蒂玛》中的民间治疗书写
- 2021年
- 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中人口基数最多、增长最快的群体,墨西哥族裔一直在主流文化背景下寻求文化适应、身份认同的解决方案。民间药师是墨西哥裔美国社会中特有的文化角色,因其在文化适应中的调治作用,在美国墨西哥裔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美国墨西哥裔作家鲁道夫·阿纳亚的小说《保佑我,乌蒂玛》对民间药师乌蒂玛形象的塑造改写了主流天主教文化的刻板印象。民间药师对本土居民身体疾病、心理疾病以及社会疾病的治疗,揭示出墨西哥族裔在不同文化、宗教信仰汇聚的边界地区所经历的迫害与反抗的历史。民间药师所体现的融合、渗透、转化的治疗理念,在帮助少数族裔消解多元文化矛盾、治愈文化创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见,民间治疗书写与文化抵抗之间的张力在探寻美国墨西哥裔群体杂糅文化身份方面彰显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刘洋戴桂玉
- 关键词:文化适应
- 生态女性主义:超越后现代主义被引量:25
- 2005年
-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新流派,在很多方面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和理论,但它在发挥能动性、采取积极的行动主义、主张生态多元和文化多元、以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已超越后现代主义的本质主义、精神与自然的异化、虚无主义的否定批评和二元对立的机械主义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及其在理论和文学批评上对后现代主义的超越,来探讨生态女性主义的政治目的、理论主张、行动依据和文学批评特性。
- 戴桂玉
-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钟形罩》的大陆、台湾三译本考察
- 2017年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肯定译者在翻译过程的创造性,倡导译者将女性特质融入译文。本文讨论的对象是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的自传《钟形罩》的三个中译本。由于译者的性别意识差异,原作诗人的精神崩溃意象、认同危机在翻译操作中亦呈现出差异性,其中以郑至慧、杨靖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序言、改写等"她者"操纵方式彰显了性属差异,赢得了女性话语权。
- 吕晓菲戴桂玉
- 关键词:自白派西尔维亚·普拉斯女性主义翻译
- 埃利森的《赌博游戏之王》与反讽文学模式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应用原型批评的方法来探讨埃利森的《赌博游戏之王》中人物、意象和情节与弗雷泽的《金枝》传说中人物、意象和情节的对位和置换变形。通过对《赌博游戏之王》中反讽文学模式的探讨,我们力图发现故事中荒诞场面和反讽结局的描写所揭示的西方“现代人”具有的共性命运。
- 戴桂玉
- 关键词:埃利森原始意象短篇小说
-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重视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对改善我国的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出发,分析其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方博野戴桂玉
-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共管理
-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主体身份建构理论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生态女性主义身份建构理论不主张把妇女和自然看作同类的和延续性的整体而抹杀差异,也不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异化和对自然的统治。在批判性重构女性—自然和人类—自然的关系中,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家努力发掘相互性自我中存在的理性,这种理性能够珍视世界上不同文化和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与世界上其他生命和存在一起参加到共同生活的对话中来。由于生态女性主义能够跨越其理论疆界,吸纳其他理论的精华,因此在身份理论建构中能摆脱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的羁绊,为我们提供一种打破和质疑统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人类身份和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关系的模式。
- 戴桂玉
- 双性视角作家海明威被引量:32
- 2003年
- 海明威女性人物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些分歧 ,这是导致人们不断探索这一领域的原因。本文基于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试图阐述海明威在女性刻画中所采用的双性视角 ,旨在阐明海明威是一个对现代文化和社会中存在的性属和性别问题极为敏感的作家。海明威在小说中描写妇女的不同社会性别角色 ,揭露社会性别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目的是为了探究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适当角色和地位以及两性间的相适性关系 ,以求引荐一条解决社会性别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这种意义上 ,海明威不愧为一位公正的双性视角作家。
- 戴桂玉
- 关键词:性别角色双性视角雌雄同体性别差异性别主义
- 从《丧钟为谁而鸣》管窥海明威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被引量:33
- 2005年
-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通过描写主人公乔丹在认知自然、融入爱情、感悟亲情的过程中努力达到一种自然与人、男人与女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向我们阐示,要认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互蕴共荣的命运,需要打破人类中心的意识,克服统治和支配的傲慢感觉,懂得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培养“爱的感觉”,这样才能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消除性别偏见、种族歧视、阶级压迫和民族统治。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探讨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旨在阐明海明威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 戴桂玉
- 关键词:《丧钟为谁而鸣》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文学评论生态批评
-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非后现代性——《五号屠场》非后现代性解读被引量:8
- 2006年
- 美国著名后现代派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运用元叙事、拼贴、漫画式人物、黑色幽默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把现实与虚幻结合起来,构筑多元、开放式结构,同时又在解构与结构的并存中建构中心、意义和主题,消解了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和“内在性”的典型特征,使作品呈现出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非后现代性。
- 戴桂玉李智
- 关键词:《五号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