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
- 作品数:2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碰撞问题中的动量和角动量守恒辨析被引量:4
- 2023年
- 本文以刚体力学中最典型的物体与直杆的碰撞问题为例,从分析受力的角度,对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进行了讨论,以加深对两个守恒定律的理解,希望对教师教学或学生自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邱红梅秦吉红徐美刘丽华
- 关键词:刚体力学碰撞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
- 促进大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天文学知识的渗透被引量:4
- 2017年
- 本文从进动和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等几个典型案例入手,讨论了如何将天文学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讨论了如何优化课后习题内容,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天文学相关的习题,加强物理学与天文学科间的联系与相互渗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物理的教学。
- 邱红梅徐美刘丽华
- 关键词:大学物理天文学
- 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8
- 2016年
- 通过水热法在160℃条件下成功制备了手风琴状石墨烯/MnO_2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能量色散谱、BET法以及拉曼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手风琴状二氧化锰与层状石墨烯之间具有十分高效的贴合,这种创新性设计有效地利用了石墨烯的高电导率、大比表面积以及二氧化锰的优秀赝电容行为.电化学测试结果给出在0.2 A·g^(-1)时,样品的比电容高达138 F·g^(-1),数倍增强于单独的二氧化锰或石墨烯样品.
- 周龙斐邱红梅徐美路彦珍胡建玲王子娅王凤平
- 关键词:二氧化锰石墨烯水热合成超级电容器
- 核壳复合材料Fe_3O_4@SiO_2@Y_2O_3∶Eu^(3+)纳米球的制备及表征
- 2015年
- 采用两步法成功制备核壳结构复合材料Fe_3O_4@SiO_2@Y_2O_3∶Eu^(3+)纳米球。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包覆均匀的Fe_3O_4@SiO_2纳米球,然后以它为载体,用水热法将Y3+/Eu3+的水合化合物均匀生长到Fe_3O_4@SiO_2纳米球表面,退火后获得目标产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仪(ED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SiO_2和Y_2O_3∶Eu^(3+)之间为物理结合;该复合纳米球直径约350nm,壳层包覆非常均匀且颗粒分散性良好。该文结合制备过程总结出该复合材料的可控生长条件,样品的分散性与防氧化保护尤为重要。
- 曹东王凤平徐美
- 关键词:核壳
- 一种铁磁性金属纳米颗粒液相生长过程中颗粒粒径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液相法生长铁磁性金属纳米颗粒过程中控制颗粒粒径的方法,属于磁性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采用液相法,将反应物分成A、B两部分,A置于反应区,而与A不互溶的溶液E置于非反应区,反应区与非反应区将自动...
- 潘礼庆王志远邱红梅赵雪丹秦良强侯志坚李文军徐美张跃顾有松刘清波李长江
- 文献传递
- 一种磁性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液相生长过程中颗粒粒径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液相法生长铁磁性金属纳米颗粒过程中控制颗粒粒径的方法,属于磁性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采用液相法,将反应物分成A、B两部分,A置于反应区,而与A不互溶的溶液E置于非反应区,反应区与非反应区将自动...
- 潘礼庆王志远刘清波秦良强赵雪丹邱红梅徐美李文军侯志坚吴平邱宏罗胜
- 文献传递
- 一种铁磁性金属纳米颗粒液相生长过程中颗粒粒径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液相法生长铁磁性金属纳米颗粒过程中控制颗粒粒径的方法,属于磁性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采用液相法,将反应物分成A、B两部分,A置于反应区,而与A不互溶的溶液E置于非反应区,反应区与非反应区将自动...
- 潘礼庆王志远邱红梅赵雪丹秦良强侯志坚李文军徐美张跃顾有松刘清波李长江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铁磁性纳米环巨磁电阻效应的磁场传感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铁磁性纳米环巨磁电阻效应的磁场传感器,属于磁性纳米传感器技术领域。该传感器由在基片上制备的纳米尺寸的铁磁性纳米环以及一组引线组成,在环的两端连接的这组引线同时作为恒流源接线和电压测量接线,铁磁性纳米环...
- 潘礼庆向睿阴津华徐美黄筱玲田跃侯志坚邱红梅赵雪丹秦良强王凤平
- 文献传递
- 磁性Fe_3O_4纳米颖粒的制备和磁性研究
- 2007年
- 讨论了一种制备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新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反应容器,引入磁场和电场的相互作用,制得颗粒大小比较均一、分散性较好的Fe_3O_4纳米颗粒。通过改变反应时间、磁铁高度,得到了平均粒径为5~10nm的Fe_3O_4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磁特性测量。
- 刘清波潘礼庆徐美秦良强赵雪丹邱红梅
- 关键词:FE3O4粒径控制
- 还原反应法制备的Fe_3O_4薄膜的结构和磁性
- 2006年
- 本文采用还原反应法[1],在Ar+H2气体氛围中,射频磁控溅射制备Fe3O4薄膜.薄膜沉积在室温的[100]热氧化硅基体上,对薄膜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电阻率(ρ)测量,结果显示在H2:Ar=γ=2%,或3%时薄膜的成分完全是Fe3O4,并且具有沿[111]方向取向生长的特性.对薄膜(γ=3%)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薄膜的表面成分为Fe3O4;在120K附近发生Verwey转变,其导电机制以电子的变程跳跃(VRH)为主;饱和磁化强度为440emu/cm3;在5特斯拉的外场中有4.6%的室温磁电阻.
- 李立伟邱红梅赵雪丹徐美秦良强
- 关键词: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