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旺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基因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易感
  • 6篇易感性
  • 6篇基因多态性
  • 6篇急性
  • 5篇白血病易感性
  • 3篇髓过氧化物酶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3篇过氧化
  • 3篇NQO1基因...
  • 2篇髓系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急性髓系
  • 2篇NQO1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第一...
  • 5篇甘肃省康复中...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徐建旺
  • 7篇席亚明
  • 6篇张豪
  • 6篇李明
  • 5篇石秀娥
  • 5篇李培
  • 4篇贾明峰
  • 4篇姚小健
  • 3篇邓伟
  • 3篇马海珍
  • 2篇刘春霞
  • 1篇刘蓓
  • 1篇刘海
  • 1篇马佳玲
  • 1篇李蓓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XRCC1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2011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DNA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的多态性与淋巴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截止到2010年2月关于XRCC1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1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 569例患者和5 74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XRCC1 codon 399基因型Gln/Gln、Arg/Gln和Gln/Gln+Arg/Gln与野生型Arg/Arg相比,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ln/Gln vs.Arg/Arg:OR=1.04,95%CI[0.87,1.25];Arg/Gln vs.Arg/Arg:OR=1.26,95%CI[0.95,1.66];Gln/Gln+Arg/Gln vs.Arg/Arg:OR=1.02,95%CI[0.91,1.13]),Gln/Gln+Arg/Gln基因型则有可能增加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风险(OR=1.31,95%CI[1.02,1.69]),XRCC1 codon280和XRCC1 codon 194的基因多态性在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RCC1 codon280 His/His+Arg/His vs.Arg/Arg:OR=0.97,95%CI[0.69,1.38];XRCC1 codon 194 Trp/Trp+Arg/Trp vs.Arg/Arg:OR=1.01,95%CI[0.78,1.32])。结论 DNA修复基因XRCC1的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风险没有相关性,codon399位点的Gln/Gln+Arg/Gln基因型则有可能增加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张豪席亚明徐建旺李明李培邓伟
关键词:淋巴瘤DNA修复基因XRCC1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MPO、NQO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甘肃人群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和连接酶检测反应(LDR)分型方法分析急性白血病病例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无癌住院患者)MPO和NQO1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病例组MPO-463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MPO(G-463A)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显著(χ2=11.828,P<0.05,OR=0.368,95%CI=0.205-0.610)。病例组NQO1-609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NQO1(C-609T)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显著(χ2=17.931,P<0.05,OR=1.428,95%CI=1.237-3.339)。基因多态联合作用分析显示,MPO野生型兼具NQO1野生型者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降低至33.6%。结论:MPO、NQO1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相关,携带MPO(G-463A)突变基因型(GA/AA)可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携带NQO1(C-609T)突变基因型(TC/TT)可增加白血病的发病风险,MPO野生型与NQO1野生型者联合作用可进一步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风险。
贾明峰席亚明石秀娥张豪邓伟李明李培徐建旺马海珍姚小健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白血病易感性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2000年1月~2009年10月。纳入G-CSF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 5.0软件对总体生存率、诱导化疗结束后的完全缓解率、生存质量、感染情况、复发率、不良反应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20例患者,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G-CSF组在成人ALL总体生存率[RR=2.24,95%CI(1.28,3.90),P=0.004]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G-CSF可提高成人ALL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尚不能证明其有提高完全缓解率、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感染情况、降低复发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李培席亚明徐建旺张豪李明邓伟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ETA分析
GSTP1、CYP2E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STP1)和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LDR分型方法对15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50例对照组进行GSTP1和CYP2E1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L病例组GSTP1基因G等位基因频率(26.7%)和Ile/Val和Val/Val基因型频率(44%)均高于对照组(10%和16%)。携带突变基因型(Ile/Val和Val/Val)个体发生AL的相对风险度为Ile/Ile个体的3.226倍(95%CI=1.527-5.236)。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例组Ile/Val和Val/Val基因型频率(55.0%)高于对照组(16%)(p<0.05)。携带Ile/Val和Val/Val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ML的相对风险度为野生基因型(Ile/Ile)个体的2.214倍(95%CI=1.009-3.260)。AL病例组CYP2E1基因C2等位基因频率(16.7%)和C1C2/C2C2基因型频率(30%)均高于对照组(13.9%和26%),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例组突变基因型(C1C2/C2C2)频率(36%)高于对照组(3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基因多态交互作用分析显示,GSTP1杂合型和突变型者(Ile/Val+Val/Val)且CYP2E1杂合型和突变型者(C1C2+C2C2)发生AML的风险约增加3.208倍。结论 :GSTP1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易感性相关,携带GSTP1突变基因型(Ile/Val+Val/Val)个体可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CYP2E1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无关,GSTP1野生型且CYP2E1杂合型和突变型联合作用可进一步降低AML的发病风险。
席亚明石秀娥张豪贾明峰李明李培徐建旺马海珍姚小健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2E1白血病易感性白血病
GSTP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甘肃汉族人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LDR-PCR分型法,对78例AML患者和100例对照组进行GSTP1基因A81G突变分析。结果:AML病例组GSTP1基因G等位基因频率(26.9%)和突变基因型(Ile/Val和Val/Val)频率(41%)均高于对照组(11.5%和19%)。携带Ile/Val和Val/Val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ML的相对风险度为其(Ile/Ile)基因型个体的2.981倍(95%CI=1.35~4.68)。结论:本研究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与AML遗传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A对AML易感性有保护作用。
石秀娥徐建旺马佳玲刘海贾明峰刘春霞席亚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易感性
中国甘肃人群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肃汉族人群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因多态性和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及LDR-PCR方法,对10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00例非血液病、非肿瘤者作为对照进行mpo基因G463A突变分析。结果发现,AL病例组mpo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19%)和ga/aa基因型频率(31%)均低于对照组(28%和54%)。携带ga/a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L的相对风险度为其野生型(gg)的0.383倍(95%CI=0.215-0.682)。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例组ga/aa基因型频率(28.2%)低于对照组(54%)(p<0.01)。携带ga/a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ML的相对风险度为其野生型(gg)的0.346倍(95%CI=0.157-0.54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组mpo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和ga/aa基因型频率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mpo基因多态性与AML遗传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a对AML易感性有保护作用,但与ALL易感性无关联。
席亚明石秀娥李培张豪李明刘蓓姚小健徐建旺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白血病易感性急性白血病
甘肃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多态性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PCR-LDR方法,对7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和100例对照人群进行NQO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AML病例组NQO1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43%)和TC/TT基因型频率(63%)均高于对照组(28%和43%)。携带TC/T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ML的相对风险度为其野生型(CC)的1.67倍(95%CI=1.212~2.727)。结论:NQO1基因多态性与AML遗传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C对AML易感性有保护作用。
徐建旺石秀娥贾明峰李明张豪李蓓刘春霞姚小健马海珍席亚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易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甘肃人群MPO、NQO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PCR-RFLP和PCR-LDR方法对10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00例对照人群进行MP...
徐建旺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易感性白血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