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平

作品数:94 被引量:1,255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地震
  • 16篇震源
  • 13篇震源机制
  • 10篇GPS
  • 9篇震源机制解
  • 5篇地震前
  • 5篇地震预报
  • 5篇震前
  • 4篇地壳
  • 4篇台网
  • 4篇前兆
  • 4篇GNSS
  • 3篇地壳增生
  • 3篇地震台
  • 3篇地震现场
  • 3篇地幔
  • 3篇应力场
  • 3篇应力张量
  • 3篇应用软件
  • 3篇余震

机构

  • 79篇北京市地震局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地震局地...
  • 12篇中国地震局
  • 11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中国地震局兰...
  • 5篇云南省地震局
  • 5篇香港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广东省地震局
  • 2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加州大学
  • 2篇麦考瑞大学

作者

  • 94篇徐平
  • 25篇吴培稚
  • 21篇林向东
  • 20篇武安绪
  • 16篇武敏捷
  • 11篇葛洪魁
  • 10篇赵桂儒
  • 9篇季红
  • 8篇邢成起
  • 8篇王宝善
  • 8篇张洪魁
  • 8篇尹继尧
  • 8篇兰从欣
  • 7篇宋治平
  • 7篇温建农
  • 7篇谷永新
  • 6篇马志明
  • 6篇柴金翼
  • 5篇孙敏
  • 4篇梁芳

传媒

  • 1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0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地震
  • 6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华北地震科学
  • 4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防灾技术高等...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东北地震研究
  • 1篇黄金地质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北京观察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4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余震矩张量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自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9月,数字遥测台网记录到了超过300个(M≥4.0)汶川余震。为了更好地了解汶川地震序列的震源动力学特征,我们搜集了信噪比相对较高的宽频带数据,根据前人在四川及邻近地区的速度剖面的研究结果,并通过多次测试,建立了4个不同的分别适合于四川盆地,龙门山断裂的西南山区、西北山区、以及东南地区的速度模型;
林向东Douglas Dreger葛洪魁徐平武敏捷武安绪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余震矩张量数字遥测台网四川盆地动力学特征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软件系统的研制
现场震情分析是地震现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满足现场工作的实际需要,研制了地震现场震情分析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总控系统和6个子系统,即地震目录管理系统、序列类型判断与震后趋势估计系统、地震序列自然类比系统、地震序...
武安绪王林瑛徐平
关键词:地震现场震情分析
文献传递
地理信息系统与震后快速响应被引量:3
1999年
为了地震后快速响应的需要,介绍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北京及周围地区的地震震型分布以及北京地区地震安全图和邻近地震理论烈度分布的方法。为北京市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及防震减灾服务。同时,以 1997 年 5 月张家口 M S 4.2 和1998 年 1 月 10 日张北尚义 M S 6.2地震为例说明上述方法、图件在震后应急工作中的重要性。
兰从欣徐平
关键词:地震类型地震响应地震预报
国际高技术产业化对中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借鉴作用——中国地震科技发展战略走向分析之三被引量:1
2007年
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化模式,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深入分析中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强调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探索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应该提升中国地震科技的国家战略地位、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周挚徐平山秀明罗荣联王琼伟周桂华张立刘琼仙
GNSS柔性观测墩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无震时用于GNSS连续站测量、有震时能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的需求,设计建造了3个不同深度的双筒下沉式GNSS柔性观测墩,在东三旗GNSS连续站进行了数月的同环境、同时段连续观测。在解算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结果表明,无震时双筒下沉式观测墩可用于连续站测量。脉冲敲击试验结果还显示,试验用的倒立摆式观测墩在水平分量上具备放大作用,它为降低可记录地动位移阈值提供了可能。由于试验时测区内没有发生3.0级以上地震,更详细的研究有待下一步工作。
吴培稚徐平赵桂儒邢成起张中五徐斌白永福胡乐银尹继尧
关键词:GNSS地动位移
柴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早元古代早期地壳增生Nd-Hf同位素约束被引量:1
2007年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基底发育体积可观的古元古代花岗岩类侵入体,这些侵入体经历了多期复杂的变质和构造变形,莫河花岗岩体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变质深成侵入体.本研究应用锆石LA-ICPMSU-Pb定年技术测定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应用Nb-Pb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探讨了该岩体的源区性质和早期地壳演化特征.……
陈能松李晓彦孙敏王新宇夏小平夏小平王勤燕
关键词:地壳增生
2011年10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M_L2.1地震近场加速度记录初步分析
2012年
2011年10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39.95°N,116.16°E)发生了一次ML2.1地震,震源深度约6.2km。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市区内,尽管震级较小,但有感范围较大,曾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即根据近场强震台加速度记录和首都圈宽频带台站记录数据,对此次地震加速度影响场进行计算分析,并与震源机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强震或较大地震发生后快速判定震害影响场提供参考依据。
赵雯佳徐平林向东白立新
关键词:地震发生地震加速度震源深度有感范围
北京地区数字化流体干扰异常分析与识别研究
<正>北京地区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大,使得地震地下流体台站观测环境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数字化改造以来,仪器运行遇到了原来模拟观测不同的问题,观测环境改变和仪器原因使得各种干扰信息与地震异常信息...
高玲徐平张中五季红朱时军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地幔矿物中富硅、碱熔融包裹体:对岩石圈演化的启示被引量:7
2005年
中国东部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几个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的尖晶石相和石榴石相橄榄岩捕虏体矿物中熔融包裹体研究表明, 玻璃化学成分为富硅(SiO2=60%~68%)、碱(K2O+Na2O= 5%~11%), 特别是富钾(K2O>Na2O), 以及H2O和CO2等挥发分(2%~7%)的中酸性硅酸盐, 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英安岩和安山岩, 少量属于橄榄安粗岩系列. 熔融包裹体中高Al和Ca透辉石子矿物是熔体在高温高压下结晶的产物, 而非脱玻化重结晶的产物. 研究指出, 这种富钾(一般K2O>3%)中酸性硅酸盐更具大陆特点, 与主矿物和寄主玄武岩均无成因关系, 是被捕获的中生代岩石圈壳-幔相互作用之熔体, 同时暗示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幔可能经历了破碎和更新的过程. 这无疑给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启示, 同时指出富硅、碱熔体应对中国东部地幔化学非均一性负责.
樊祺诚隋建立徐平李霓孙谦王团华
关键词:矿物橄榄岩岩石圈演化
小区域GPS形变监测网GAMIT数据处理结果与IGS站选取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3
2006年
利用GAMIT软件对北京市GPS形变监测网的2004年6月6日到6月12日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IGS站的选取分了4种情况:①选取13个IGS站;②选取10个IGS站;③选取6个IGS站;④选取1个IGS站。并对4种情况得出的结果从基线重复率WRMS、基线分量的偏差、标准化均方根差NRMS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对于100km内的小区域GPS形变监测网,使用GAMIT软件处理GPS观测数据,最好选取IGS站为区域网提供参考框架;同时对小区域的GPS形变监测网选取6个IGS站就比较合适,解算结果的精度可以达到监测地壳形变的要求;IGS站并不是数量上一定要多,但空间分布要尽量均匀,测站的近似坐标尽量准确。
赵桂儒杨天青徐平吴培稚
关键词:GPS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