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孝感市康复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影响的1年随访被引量:3
- 2014年
- 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适当的心理干预后进行预后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彭晶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干预预后
- 氨磺必利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本研究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住院患者,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HAMD-17评分≥18分;经2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足量治疗6周疗效不佳(HAMD减分率〈50%);年龄18~60岁。
- 胡清川张弛彭晶
-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氨磺必利艾司西酞普兰
- 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效果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后期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3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36项简式健康调查问卷(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检测,观察两组前后分值变化情况。结果:SF-36在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前后测分值无显著性差异。HAMD显示:实验组在睡眠困难、早醒、工作和兴趣、全身症状、疑病等项均有改善(P<0.05),在忧郁情绪、入睡困难、精神和躯体性焦虑等项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只有工作和兴趣、疑病有所改善(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胡清川蔡丽华彭晶卢宝林丁俊峰
- 关键词:心理治疗糖尿病康复治疗
- 书籍封面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书籍封面。;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书籍封面。;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 毛静程世良张静李国昌彭晶
- 小剂量帕利哌酮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小剂量帕利哌酮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6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分成两组,奇数组为研究组、偶数组为对照组,研究组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帕利哌酮,对照组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安慰剂治疗,于用药前、治疗1、2、4、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4.31±2.11),(9.21±2.87)],HAMA评分[(3.54±1.21),(10.31±1.06)]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帕利哌酮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 彭晶匡琳王素林罗俊明
-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
- 氨磺必利致不自主眨眼1例被引量:5
- 2015年
- 1病例
患者,女性,23岁,已婚。因"懒散被动2个月"于2012年8月入院。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平素性格内向,已婚,育1子,平素月经规律,家族史阴性,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存,接触差,多问少答,思维贫乏,否认幻觉妄想,生活自理差,情感迟钝,对家人缺少关心,社会功能受损,自知力缺乏。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 彭晶史鑫王浩
- 关键词:氨磺必利
- 认知行为疗法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与单用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依从性及复发率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湖北省孝感市康复医院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5.9%,对照组显效率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治疗后2、4、6周,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6.2)vs.(23.4±3.5)、(15.1±5.1)vs.(19.3±7.8)、(8.5±3.1)vs.(14.6±3.5)(P均<0.05)]。CG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0.56)vs.(3.65±0.82)、(2.32±0.64)vs.(2.85±0.35)、(1.51±0.52)vs.(2.28±0.31)(P均<0.05)]。两组TESS评分各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6个月、12个月随访依从性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89.7%vs.72.4%,75.9%vs.62.1%),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0.7%)vs.(41.4%)]。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可能有助于改善惊恐障碍,提高远期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 彭晶
-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认知行为治疗惊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