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功茂

作品数:12 被引量:305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电气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绝缘
  • 11篇绝缘子
  • 9篇复合绝缘
  • 9篇复合绝缘子
  • 5篇污秽
  • 5篇污闪特性
  • 4篇人工污秽
  • 4篇人工污秽试验
  • 4篇污秽试验
  • 3篇直流污闪
  • 3篇直流污闪特性
  • 3篇污闪电压
  • 3篇海拔
  • 2篇直流
  • 2篇伞裙
  • 2篇伞裙结构
  • 2篇绝缘护套
  • 2篇护套
  • 2篇环境温度
  • 2篇高海拔地区

机构

  • 12篇清华大学
  • 2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作者

  • 12篇彭功茂
  • 11篇关志成
  • 10篇王黎明
  • 7篇梅红伟
  • 4篇李健
  • 2篇陈金君
  • 1篇赵锋
  • 1篇卞星明
  • 1篇戴罕奇
  • 1篇张若兵
  • 1篇贾志东
  • 1篇牛康

传媒

  • 8篇高电压技术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广西电力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绝缘子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58
2011年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优异的耐污闪性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输电线路中,特别是特高压输电线路,目前基本上是采用复合绝缘子。为此首先介绍了复合绝缘子在我国的研制、发展和应用情况,然后针对复合绝缘子在使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断裂和脆断发生的环境及相关原理,人工污秽试验方法中惰性物质、环境温度及迁移时间的选取,伞裙形状中的伞间距及伞伸出对直流污闪电压的影响,红外与紫外技术对复合绝缘子的在线监测等问题。结果表明:惰性物质、环境温度及迁移时间的选取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选取合适的伞间距及伞伸出,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污闪电压;红外及紫外技术在复合绝缘子在线监测方面,效果显著。
关志成彭功茂王黎明贾志东张若兵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在线监测
复合绝缘子的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被引量:26
2011年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优异的耐污闪性能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输电线路中,它是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问题的必然选择,但到目前为止,IEC还没有任何关于复合绝缘子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的标准,使得不同研究机构的试验结果很难统一,较难直接为工程设计所借鉴。为此,文中分别从加压方式、外部环境温度、迁移时间、惰性物质4个方面提出了复合绝缘子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需要开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惰性物质进行了初步性的探索研究,在高温硫化硅橡胶片上对比了10种不同惰性物质的迁移特性,并探讨了自然污秽与人工污秽的等价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与高岭土分别是这10种惰性物质憎水迁移能力的两个极端,将这两种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实现与自然污秽的等价。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复合绝缘子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在减小不同研究机构直流人工污秽试验结果的差异性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彭功茂关志成张福增梅红伟王黎明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环境温度静态接触角
复合绝缘子加装超大伞裙结构的污闪特性被引量:18
2011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沿海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性能,抑制其污秽放电现象和污闪事故的发生,采用了在复合绝缘子不同位置加装不同数量超大伞裙来提高其爬电距离,进而改善其外绝缘性能的方法。考虑到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不仅与其本身的爬电距离直接相关,而且与其伞裙结构密切相关,以2种常用的220kV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污秽试验获得了其多种加装超大伞裙结构的污闪特性,分析了污闪特性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其各自最优的加装超大伞裙结构。试验结果证实了复合绝缘子加装超大伞裙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改善其污闪特性,同时也为沿海现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梅红伟陈金君彭功茂李健王黎明关志成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污闪特性爬电距离人工污秽试验
复合绝缘子自然污秽与人工污秽试验的等价性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为了研究实际高海拔条件下复合绝缘子自然污秽与人工污秽试验的差异,给高海拔地区直流输电线路的外绝缘设计提供参考,在高海拔条件下,对绝缘高度为1.9m、伞形结构为一大一小的复合绝缘子进行不同附灰密度、不同污秽分布以及盐的不同成分的人工污秽试验,揭示灰密、污秽分布和盐的成分等因素对复合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的影响。试验发现,盐密一定、灰密≤1.0mg/cm2的条件下,灰密修正系数与附灰密度成负幂函数关系;灰密一定的条件下,污闪电压随污秽分布不均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密一定的条件下,盐种类的修正系数与CaSO4贡献率成指数关系。因此,在估算自然污秽条件下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及实际工程外绝缘配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关志成彭功茂张福增李健梅红伟王黎明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附灰密度污秽试验
相对湿度对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的影响被引量:41
2010年
为了研究环境相对湿度对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的影响,以XWP-70、XP-70和LXY-70 3种常用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湿度可控的试验罐中采用一种可靠的试验方法,试验得到了4种盐密下这些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随着相对湿度变化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得出了不同相对湿度下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与饱和受潮情况下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具体关系,并给出了利用低湿度下监测得到的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估算饱和受潮情况下绝缘子泄漏电流最大值的表达式。
梅红伟毛颖科卞星明彭功茂王黎明关志成
关键词:绝缘子相对湿度
硅藻土特性对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复合绝缘子的耐污闪性能主要受硅橡胶材料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特性的影响,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中,不溶污秽的特性对硅橡胶的憎水迁移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中选用合适的不溶污秽对试验结果的可对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6种不同硅藻土在高温硫化硅橡胶(HTV)和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表面进行了憎水迁移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硅藻土特性对材料憎水迁移性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污秽类型的电镜扫描和比(BET)表面积、孔隙度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硅藻土对硅橡胶表面憎水性的迁移速度有很大的影响,且与其微观特性有着比较好的相关性。根据试验结果对人工污秽试验所用硅藻土的特征值进行了推荐。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分析硅橡胶材料憎水迁移特性的参考,同时也为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的标准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志成牛康彭功茂王黎明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憎水迁移性硅藻土
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外绝缘的研究
外绝缘问题是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随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战略目标的实施和特高压输电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外绝缘方面将面临高海拔、重污秽及覆冰等一些复杂恶劣的环境条件,如...
关志成彭功茂王黎明贾志东梅红伟李健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架空输电线路污秽闪络高海拔地区外部绝缘
文献传递
高海拔下双串并联瓷绝缘子串的直流污闪特性被引量:7
2010年
为研究高海拔直流条件下大吨位瓷绝缘子串的双串并联污闪特性,在高海拔条件下,对XZP1-300直流瓷绝缘子在不同污秽条件及不同串间间距下进行了单串及双串并联人工污秽试验。并通过高速摄影仪拍摄的电弧发展过程的录像,揭示了高海拔条件下盐密和串间距等因素对大吨位瓷绝缘子直流污闪过程的影响。试验发现,高海拔条件下直流污闪存在较严重的片间桥络和飘弧现象,双串并联时电弧发展的独立性及飘弧的程度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串间距一定的条件下电弧仅沿一串发展,双串并联并不会造成闪络电压的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外绝缘设计提供参考。
关志成彭功茂赵锋李健梅红伟王黎明
关键词:直流污闪特性
复合绝缘子高压端输电导线安装绝缘护套的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提出在复合绝缘子高压端输电导线上安装一定长度的绝缘护套来改善其高压端电场强度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效果进行详细研究。建立污秽复合绝缘子干燥情况下在高压端输电导线加绝缘护套的物理模型,分析护套参数对实施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安装绝缘护套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护套具体参数与复合绝缘子高压端电场改善效果的关系,并给出安装护套后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以及相应解决办法。最后,试验给出了均匀电场下绝缘护套的击穿电压与其厚度的关系;并以220 kV复合绝缘子为例,研究了安装绝缘护套前后复合绝缘子起晕电压和污闪电压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安装绝缘护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梅红伟陈金君彭功茂王黎明关志成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绝缘护套电场强度击穿电压起晕电压污闪电压
探讨高海拔地区复合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09年
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使复合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倍受关注。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悬挂方式、灰密、盐密及不均匀污秽分布等条件下,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特性情况,并归纳大气环境及绝缘子伞裙结构对污闪特性的影响,为高压直流输电外绝缘设计工程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李经儒彭功茂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大气环境伞裙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