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临床分析
- 张鑫徐洋洋徐然王剑李新钢
- 病例4:胃胃肠间质瘤肝转移一例
- 2019年
- 患者男,46岁。因上腹胀伴乏力10余天,于2015年7月25日入院。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质硬肿块,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行腹盆腔CT检查示:腹腔占位性病变,考虑胃胃肠间质瘤(GIST);肝脏多发占位,考虑转移;见图1A。胃镜示:胃底后壁近贲门见巨大不规则隆起,表面粗糙糜烂,中央深大溃疡,触之易出血,病变延续至胃体上部后壁,贲门尚未完全受累及。病理诊断:胃底GIST。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DOG-1(+),Desmin(-),SMA(-),S100(-),CX7(-),P63(-),CK5/6(-),Ki67阳性率约占20%。基因检测:c-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考虑患者为晚期GIST,无根治手术条件,无严重并发症,决定给予口服伊马替尼治疗(400mg/d),服药期间患者耐受好。口服伊马替尼3个月后复查CT,提示肿瘤较前明显缩小,见图1B,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改良的Choi疗效评价标准);嘱继续口服伊马替尼(400mg/d)。2018年2月患者自行停药,2018年3月患者自觉腹胀、乏力,食欲下降,偶有呕吐,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2kg。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腹部平扫CT检查,提示肝转移瘤进展。
- 张鑫刘凤军于文滨王可新陈成何庆泗周烨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肝转移瘤疗效评价标准C-KIT基因病例GIST
- 术中唤醒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中央沟定位运动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通过对运动区胶质瘤患者实施术中唤醒配合中央沟定位胶质瘤切除术,初步探讨该技术对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6例运动区附近胶质瘤患者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无头皮夹快速开颅、术中唤醒,通过皮质诱发电位进行中央沟定位,在保护脑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最后在唤醒状态或全麻下快速关颅.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例患者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5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或改善.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20例,大部分切除7例.无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无痛苦回忆.结论 唤醒状态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中央沟定位切除运动区胶质瘤,能够在保护患者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改善患者预后.
- 张鑫徐淑军马翔宇李卫国张文华王新宇李新钢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唤醒麻醉脑功能定位
- 椎管内囊肿
- 目的椎管内囊肿作为脊柱内或脊髓旁的囊性病变,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椎管内囊肿没有系统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椎管内囊性占位性病变的常见类型、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
- 张鑫韩利章江玉泉姜政
- 关键词:椎管内囊肿胚胎发育异常肠源性囊肿脑脊液漏
- 甲状腺手术治疗中暴露喉返神经对患者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治疗中暴露喉返神经对患者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进行甲状腺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手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观察组实施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治疗中暴露喉返神经有利于术后恢复,保护喉返神经,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患者满意度高。
- 王崇辉张鑫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并发症
- 关于胶质瘤微环境中星形细胞分泌保护性线粒体现象及机制研究
- 张超徐然张鑫陈安滨
-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良性但呈进行性生长的颅骨病变[1-2]。其特点是正常骨组织逐渐被异常增殖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取代。该病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无痛性肿块多为首发症状,其次是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癫痫等邻近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据报道,该病存在恶变可能,其发病率在1%左右[3]。目前手术切除是该病的首要治疗方式。
- 张鑫胡晓蓉马翔宇李卫国张文华徐然李新钢徐淑军
- 关键词:颅骨纤维结构不良视神经减压骨肉瘤
- TGF-β2经由自噬促进颅内胶质瘤侵袭的机制研究
- 张超张鑫戚其超徐然王继维
- 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在前颅窝底脑膜瘤神经外科治疗中的优势和意义。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实施眶上外侧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及其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该手术方案在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中的可靠性。结果Simpson Ⅰ级切除45例,Ⅱ级切除2例;病理学示脑膜瘤WHOIN46例,WHOⅡ级(非典型性脑膜瘤)1例。术后患者出现发热4例,低钠血症5例,精神症状9例,脑水肿1例,癫痫发作7例;无刀口感染及脑脊液鼻漏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具有切除肿瘤彻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 马翔宇张鑫李卫国张文华王新宇徐淑军李新钢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 当代脑计划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对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的世界有深入的认识,但是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精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了解甚少。为此,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并开展"脑研究计划",简称"脑计划",以提高对人类大脑的认知,并寻求治疗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的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及我国开展的"脑计划"进行综述,分别介绍各个国家和地区"脑计划"的研究方向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介绍正在开展的"齐鲁脑计划"。"脑计划"的开展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脑计划"的实施需要更深入的国际合作。
- 李新钢张鑫张鑫
- 关键词:脑疾病人工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