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远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蛋白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宫内
  • 2篇P16蛋白
  • 2篇肠癌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性病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原发性
  • 1篇孕激素
  • 1篇孕激素受体
  • 1篇直肠癌组织
  • 1篇直肠肿瘤
  • 1篇妊娠
  • 1篇上皮
  • 1篇上皮肿瘤

机构

  • 6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陕西省临床检...

作者

  • 6篇张远
  • 3篇王金柱
  • 2篇王小强
  • 2篇郭党学
  • 2篇白旭升
  • 1篇侯东祥
  • 1篇雷月英
  • 1篇任建康
  • 1篇张恩
  • 1篇郑岗
  • 1篇王建华
  • 1篇任健康
  • 1篇王振江
  • 1篇闫立昆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直肠癌P16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SP法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 5 7例直肠癌组织、46例癌旁组织及 2 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8 9%、89 1%、10 0 % ,前二者间及后二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前者与后者却有显著性差异 ;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为 5 4 5 % ,高 中分化腺癌为 86 9% ,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部位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为核型 ,在癌组织中为核浆型、浆型 ,有显著性差异 ;随着直肠癌Dukes分期的下降 ,P16蛋白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明显增高。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P16蛋白的表达部位对良性及恶性病变可能具有鉴别意义 ;
张远王小强王金柱白旭升
关键词: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P16蛋白抑癌基因
纵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纵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十分少见 ,本文结合作者曾报道的 1例及国内文献中报道的 3例 ,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并对其组织起源进行探讨 ,指出神经组织与此肿瘤起源有关。
张恩侯东祥张远王振江
关键词:少见肿瘤
宫内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41例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介绍宫内放置节育器发生异位妊娠比未放节育器发生异位妊娠率高,并分析其发病原因,减少误诊。
郑岗张远
关键词:异位妊娠宫内避孕器副作用
p1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1年
王小强张远王建华王金柱闫立昆
关键词:P16蛋白直肠肿瘤
胎盘干绒毛动脉及双脐动脉硬化与胎儿宫内缺氧(附足月死胎尸检1例分析)
2001年
张远白旭升任健康郭党学王金柱
关键词:胎儿缺氧胎儿死亡
大肠上皮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中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分布的研究
1994年
本文对106例大肠标本石蜡切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结果在正常粘膜中未检出ER、PR;非肿瘤性增生组织中ER、PR阳性率均为36.4%;腺瘤中ER阳性为45.5%,PR阳性为51.5%;腺癌中ER阳性为44.0%,PR阳性为22.0%.对病变旁正常粘膜上皮中ER、PR的分布检测表明,腺癌及腺瘤旁粘膜中ER和PR均有不同比率的分布,与病变组织中两种受体的分布呈正相关.本文结果不但支持大肠癌中部分为激素依赖性肿瘤,而且揭示了肿瘤旁粘膜和非肿瘤性增生组织中ER和PR的存在,提示它们可能意味着分子水平上的“癌前病变”.
张远郭党学雷月英任建康
关键词:非肿瘤性孕激素受体大肠肠上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