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菁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织物
  • 2篇丝织
  • 2篇丝织物
  • 2篇改性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真丝
  • 1篇真丝织物
  • 1篇子结构
  • 1篇接枝
  • 1篇接枝共聚
  • 1篇共聚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结构
  • 1篇表面分子

机构

  • 2篇东华大学

作者

  • 2篇张菁
  • 1篇吴知非

传媒

  • 1篇纺织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8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真丝织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改性被引量:22
1996年
把等离子体接枝共聚方法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改性,研究了丙烯酰胺、丙烯酸接枝聚合条件对接枝率、抗皱性、染色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可在不影响真丝织物原有力学性能、光泽、手感的情况下,在1%左右丙烯酰胺接枝率时,使折皱回复角提高20~30%;在丙烯酸接枝时,可提高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能力及色牢度。
张菁
关键词:丝织物等离子体接枝共聚改性
改性丝织物的表面分子结构分析被引量:2
1989年
用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在丝织物表面引入丙烯酰胺。丙烯酸单体,可分别提高其抗性及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上染率及色牢度。通过SEM,ATR-IR,TIR,XPS,对未处理织物,等离子体处理织物,等离子体接枝织物、化学接枝织物、表面涂覆均聚物的织物进行分析,表明其上染率与抗性的提高是由于丝织物表面分子与单体发生接枝共聚所致,且其接枝共聚的机理与化学接枝方法有别。
吴知非张菁
关键词:改性织物分子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