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芳

作品数:43 被引量:47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篇水母
  • 9篇水螅
  • 9篇海蜇
  • 8篇水母暴发
  • 8篇浮游
  • 8篇浮游动物
  • 7篇沙海蜇
  • 5篇中华哲水蚤
  • 5篇水母类
  • 5篇水蚤
  • 5篇群落
  • 5篇海月水母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学
  • 4篇群落结构
  • 4篇丰度
  • 3篇植物
  • 3篇摄食
  • 3篇生物量
  • 3篇物量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作者

  • 43篇张芳
  • 29篇孙松
  • 14篇李超伦
  • 7篇冯颂
  • 5篇张芳
  • 5篇杨波
  • 4篇张光涛
  • 4篇张永山
  • 3篇张武昌
  • 3篇王世伟
  • 2篇王克
  • 2篇高尚武
  • 2篇吴玉霖
  • 2篇王敏晓
  • 2篇毕洪生
  • 2篇吉鹏
  • 2篇刘顶海
  • 2篇王彦涛
  • 1篇蒲新明
  • 1篇刘崇

传媒

  • 22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海洋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渔业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1
  • 1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中华哲水蚤昼夜垂直分布被引量:8
2005年
在南黄海定点研究了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各个发育期的昼夜垂直分布,分析了该种2000年6月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雌体在后半夜上升到表层产卵,形成卵的高密集区;随后,卵在大约20 h内边沉降边孵化成NI期无节幼体,导致相应时间内卵的密度减少;NIII到CV期幼体的垂直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其密集群的平均深度主要分布在30 m的温、盐跃层。讨论了温、盐跃层,叶绿素a,捕食者等因素对它们垂直分布的影响。
张芳孙松张永山张武昌
关键词:跃层中华哲水蚤南黄海无节幼体
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摄食行为与消化时间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近年来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在我国近海出现数量波动,在其暴发年份严重影响了暴发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本文通过观察不同饵料密度下白色霞水母触手丝的长度变化、游动状态来研究其摄食行为,同时对白色霞水母消化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饵料密度较低时,霞水母触手丝完全伸展;密度过量时(500ind./L),周围饵料较充足,触手丝处于收缩状态;饵料密度对霞水母游动状态无显著影响,表明霞水母在水体中通过不断调整触手丝伸长与收缩来对周围饵料进行感知,达到一种高效的摄食状态,而非调整其游动状态。饵料种类、大小对霞水母消化时间具有显著影响:温度为18.5℃环境下,胶质类生物(水螅水母和海月水母碟状体)在霞水母胃中平均存留时间为(0.8±0.2)h,平均比大小无差异的桡足类短2.3h,比鱼类短3.7h,相比而言,胶质类生物较易消化,鱼类最难消化;随桡足类、海月水母、鱼类的体长增加,霞水母对其消化时间显著增长;随着霞水母伞径增大(2.2-14.5cm),以卤虫为饵料消化时间呈显著线性下降,以桡足类为饵料消化时间无显著差异,表明霞水母伞径大小对消化时间的影响因饵料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野外环境中定性与定量研究霞水母摄食率提供基础。
王朋鹏张芳孙松
关键词:摄食率
一种有效治理港湾内海月水母暴发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态灾害暴发防治技术研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理港湾内海月水母暴发的方法。春季于待治理区域等间距设计不同站点利用浮游动物浅水I型网由底到表垂直拖网,采集海月水母碟状体,初步明确栖息海月水母水螅体的站点区...
冯颂王世伟张芳孙松
文献传递
偏振海洋激光雷达探测黄海水母特性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的研究表明:全球的许多海湾和海区出现水母数量增加甚至暴发的现象,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核电安全等产生了负面影响。2017年8月,自主研制的船载偏振海洋激光雷达在黄海海域开展了实验测量,观测到丰富的强散射个体信号,结合视频监控信息,判断信号来源于水母(沙海蛰),证明偏振海洋激光雷达能够实现水母个体的遥感探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水域水母的光学特性表现出聚类的特点;不同水域的水母信号对比度相近、退偏率不同,说明水母的光学特性与其生存水域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偏振海洋激光雷达可以高效、经济、精确监测水母分布和数量变动状况,其未来的推广可以完善我国海域水母动态监测手段。
王晓彬赵泓楷周雨迪张芳张芳刘群刘群刘崇
2014年春末黄海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呼吸率与油脂积累被引量:1
2016年
春末是黄海冷水团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度夏种群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中华哲水蚤C5期桡足类幼体(简称C5期)的油脂积累程度关系到种群能否顺利度夏。本文从呼吸率、油囊体积以及种群组成等角度,对春末黄海冷水团内外以及冷水团区表、底层的中华哲水蚤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5月底黄海冷水团初步形成,此时冷水团区中华哲水蚤C4和C5期幼体丰度占总体的62%—93%,种群处于度夏前的准备阶段。冷水团区C5期的平均呼吸率是近岸C5期的68%,同时冷水团底层C5期的油囊体积百分数是近岸种群的2.4倍。由此推测,冷水团区次表层较厚的温跃层(19—25m,0.3—0.5°C/m)以及冷水团的低温环境有利于C5期幼体降低呼吸消耗,进而增加油脂的积累。此外,冷水团区表、底层C5期的呼吸率相近,但底层C5期油囊体积百分数为表层的1.9—4.2倍,积累大量油脂的C5期偏向在冷水团底部活动。
周孔霖孙松张芳
关键词:中华哲水蚤度夏黄海冷水团
我国海域两种大型水母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8
2009年
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辽宁营口海蜇成体的部分16S基因序列578bp、部分COI基因序列633bp,以及黄海海域沙海蜇成体部分COI基因序列645bp、部分16S基因序列479bp。结果表明,海蜇个体间的16S序列只有一个变异位点,其余序列完全一致;COI序列共有4个变异位点,碱基之间只存在转换,没有颠换、插入或缺失的位点。沙海蜇个体间的COI序列碱基组成完全一致,16S序列碱基组成也完全一致。从辽宁盘锦和山东胶州所取的水母碟状体和稚水母的测序结果显示,COI序列与海蜇成体的差异为0.5%—0.6%,与沙海蜇成体的差异为18.9%—19.4%;16S序列与海蜇成体的差异为0.0%—0.2%,与沙海蜇成体的差异为13.1%—13.3%。以上结果表明,水母碟状体和稚水母都为海蜇而非沙海蜇。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其它水母类COI基因同源序列信息,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轮环水母亚目(Kolpophorae)和指环水母亚目(Daktyliophorae)以及有肩板族(Scapulatae)和无肩板族(Inscapulatae)的分类划分,与传统分类一致。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在黄海海域采集的沙海蜇和在日本采集的越前水母的差异只处于种内水平,两者应为同物异名。
张姝张芳刘媛崔朝霞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海蜇沙海蜇分子鉴定
一种缩短海月水母碟状体释放时间的方法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缩短海月水母碟状体释放时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培养亲代水螅体;步骤S2、使用5‑甲氧基‑2‑甲基吲哚配置培养药液;步骤S3、在亲代水螅体培养水体中加入培养药液;步骤S4、待亲代水螅体释放碟状体...
王楠王敏晓冯颂王彦涛金鑫张芳李超伦孙松
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繁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具体是,刺激低温保存的优质海蜇螅状体,使其横裂产生碟状体,通过控制各环境因子,使其在室内由碟状体至其发育为海蛰成体。海蛰进入性腺成熟期后通过人工诱导方法使其...
刘顶海孙松李超伦张芳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的工厂化苗种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培养步骤为预处理育苗用水;水螅体繁育;投喂动物性饵料。本发明适用于沙海蜇水螅体生产性苗种培育,大幅度提高了沙海蜇水...
冯颂张芳林佳宁孙松
文献传递
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周年变化被引量:61
2005年
根据2003年5月—2004年4月逐月对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调查研究,分析讨论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的高峰,平均为835.72mgC/(m2.d),春、秋季次之,分别为286.00mgC/(m2.d)和247.81mgC/(m2.d),冬季最低,平均为102.27mgC/(m2.d)。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特征为:夏季高值区一般位于湾西北部和东北部近岸水域,秋季至次年春末的高值区一般位于湾东北部近岸水域,湾中部和湾口海域较低。湾外海域除夏末秋初与湾中部水平接近外,其它季节比湾中部和湾口低,呈自湾内向湾外递降的分布趋势。6月下旬记录到7213.48mgC/(m2.d)初级生产力的最高值,位于湾东侧近岸,该高值持续时间很短,在时间上恰巧对应于一周前的一次强降雨过程。温度是影响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的决定因子。
孙松张永山吴玉霖张光涛张芳蒲新明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周年变化浮游植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