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
作品数:
2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缪绍疆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童俊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动力性
1篇
治疗师
1篇
人际
1篇
人际交往
1篇
人格障碍
1篇
住院
1篇
客体关系
1篇
客体关系理论
1篇
家庭治疗
1篇
交往
1篇
付诸行动
1篇
干预
1篇
边缘型
1篇
边缘型人格障...
1篇
病房
机构
2篇
武汉精神卫生...
作者
2篇
童俊
2篇
张红
2篇
缪绍疆
传媒
1篇
中国心理卫生...
1篇
上海精神医学
年份
1篇
2010
1篇
200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双治疗师式集体治疗在心理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4
2006年
集体治疗的理论指导大体可以分作动力性和非动力性的。两种理论模型都强调成员彼此的互动,认为这种互动能够帮助患者表达强烈的内心感受,重新体验人际交往的场景,动力学的理论通常会更多关注团体成员互动背后的意义及其表达的无意识需要。集体治疗和家庭治疗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家庭治疗的很多假设能够直接应用到集体治疗当中,两者都是将工作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系统过程就是家庭和团体功能的作用方式。家庭治疗师学习如何参与一个过程,并且试图改变它,集体治疗的治疗师往往也是如此。本文所论述的双治疗师式集体治疗主要是以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为背景,因而讨论也基本是仕此框架下展开。
缪绍疆
张红
童俊
关键词:
治疗师
家庭治疗
病房
客体关系理论
人际交往
动力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住院式干预(综述)
被引量:2
2010年
张红
缪绍疆
童俊
关键词:
边缘型人格障碍
付诸行动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