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兵 作品数:35 被引量:178 H指数:8 供职机构: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级星火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艺术 建筑科学 更多>>
植物花斑形成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4年 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花斑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与花斑形成相关的花色素合成催化酶基因与调节基因,探讨了转座子、启动子、RNA干扰、甲基化、病毒等对花斑形成的作用,并提出了花斑形成分子机理推测模型图,以期为进一步认识花斑形成的分子机理,开展花斑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尚啸 王健 李琴 龚胜 孙海燕 张玄兵关键词:花斑 MYB转录因子 转座子 极香罗勒的花、叶和茎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极香罗勒花、叶和茎在挥发性物质组成上的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极香罗勒花、叶和茎的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结果从极香罗勒的花、叶和茎中分别鉴定出27、27和33种挥发性物质,其含量分别为总挥发性物质的96.09%,94.92%和93.14%。在极香罗勒花、叶和茎中共有成分为5种:茴香脑、桉树脑、D-樟脑、沉香醇和对甲氧基苯甲醛,其中茴香脑为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探讨罗勒中挥发性物质生物合成的组织特异性及其机理奠定基础。 张玄兵 王健 谢琳 张银东关键词:挥发性物质 GC-MS 组织特异性 三种观叶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00年 本文对斑马竹芋、白斑竹芋和变叶木三种观叶植物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光合诱导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介绍它们的光合特性及半阴性植物有效利用光能机制。 张玄兵 宋希强 吴春莉关键词:观叶植物 变叶木 光合特性 蜻蜓凤梨AfHSP基因的分离与功能鉴定 2023年 蜻蜓凤梨是一种重要的热带花卉,在生产上由于其开花时间、开花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常用乙烯进行催花,但当温度高于32℃时乙烯的催花效率明显降低,推测可能与相关热激蛋白有关。热激蛋白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调节蛋白,在植物体应对高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蜻蜓凤梨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和前期对蜻蜓凤梨成花素基因AfFT2(Aechemia fasciata FLOWERING LOCUS T 2)响应乙烯调控开花的研究,筛选出3个可能与开花相关的热激蛋白基因并将其命名为AfHsp20、AfHsp17.6、AfHsp70(Heat shock protein 20,Heat shock protein 17.6,Heat shock protein 70),分别对3个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功能鉴定及与AfFT2基因启动子的互作实验,初步证实AfHsp20、AfHsp17.6、AfHsp70的表达量受温度影响且响应乙烯,其中AfHsp17.6能与AfFT2启动子发生互作。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高温条件下乙烯催花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也为解决高温环境中凤梨科植物催花问题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薛丙涛 陈莹 荆永琳 张玄兵 徐立 王小冰 颜航 李春燕 李志英关键词:热激蛋白 酵母单杂交 红掌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以红掌腋芽为试材,探讨小滴玻璃化法对红掌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并对再生植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红掌腋芽置于含0.4 mmol/L蔗糖和2 mmol/L甘油的MS固体培养基中预培养4 d后,在0℃下80%PVS_(2)处理50 min,转到铝箔条上PVS_(2)液滴中,将铝箔条迅速浸入液氮中,2 s后直接转入装满液氮的冻存管中,投入液氮至少保持30 min;室温下用含有1.2 mmol/L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复温并卸载20 min后置于恢复培养基上,腋芽存活率高达63.70%。通过ISSR和SSR分子标记检测,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未发生改变。该研究结果为红掌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有效途径。 高洁 李志英 张玄兵 谢龙海 陈莹 朱振芬 符运柳 徐立关键词:红掌 超低温保存 腋芽 观赏竹芋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0种观赏竹芋的过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排序法,对其亲缘关系的远近等进行了探讨。 张玄兵 何超伟 梁带喜 邱俊元 李思路关键词:竹芋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可可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2005年 以可可(TheobromaCacaoL.)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诱导再生可可植株。各培养阶段的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PCG):改良DKW+2,4-D3.0mg/L+KT1.0mg/L+TDZ0.01mg/L,在(28+2)℃(以下培养温度均同)温度条件下,暗培养20d,诱导率为96.67%;(2)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SCG):改良DKW+2,4-D3.0mg/L+KT1.0mg/L,暗培养20d;(3)胚状体诱导培养基(ED):改良DKW+Sucrose30g/L,暗培养60 ̄150d,胚状体诱导产生并发育成熟,胚状体的诱导率为33.33%;(4)成熟胚诱导成苗:①PEC培养基为:改良DKW+Glucose20g/L+Sucrose10g/L,光照为16h/d,培养60d;②采用RD培养基:改良DKW+IBA1.5mg/L+IAA0.5mg/L,光照为16h/d,培养30 ̄90d后,可得到完整的植株,再生植株的诱导率为42%。 黄碧兰 庄南生 赵建平 张玄兵关键词:子叶 再生植株 香蕉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MtSSUII克隆与遗传转化 被引量:1 2024年 SSUII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通过对富含类胡萝卜素的TTT基因型香蕉Karat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筛选得到与香蕉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的SSUII基因。利用PCR技术从Karat香蕉叶片组织中克隆出SSUII基因的c DNA序列并测序成功。进行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SSUII基因序列开放阅读框(ORF)为1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7.10 kD,且SSUII蛋白为疏水性不稳定蛋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该SSUII蛋白序列具有PTS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富天冬氨酸的FARM结构域,命名为MtSSUII。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同一生长时期不同基因型香蕉中,MtSSUII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TTT>BB>AAA;同一生长时期TTT基因型Karat香蕉不同部位MtSSUII基因相对表达量不同,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果实>茎>花>根>叶。对遗传转化获得的香蕉过表达转基因植株进行35S启动子检测发现有4株为阳性植株,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得出转基因阳性植株中MtSSUI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未转化植株,且阳性植株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多于对照植株。综上所述,初步判定MtSSUII基因在香蕉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起正调控作用,促进香蕉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本研究探究MtSSUII基因对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响应机制,为高类胡萝卜素香蕉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李春燕 颜航 荆永琳 王小冰 李志英 张玄兵 陈浪欣 李玉莲 徐立关键词:香蕉 类胡萝卜素 基因克隆 浅谈室内绿化空间的开拓 被引量:8 2002年 阐述开拓室内绿化空间的必要性 ,对其作用与功能也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科学地提出了室内绿化的原则及形式 ,并对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及管理作总结。 顾江洪 李丕 张玄兵关键词:室内绿化 绿化空间 绿化植物 绿化形式 绿化管理 室内装饰 编码杧果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蛋白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6 2006年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催化结构域Ⅰ和Ⅸ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紫花芒’杧果嫩绿色叶片基因组DNA。在NCBI中用Blast X比对发现,有6个阳性克隆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并命名为PK1~PK6,GenBank注册序列号为AY693369-AY693371和AY776277-AY776279。在PK3、PK4和PK6中发现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9个催化结构域Ⅰ~Ⅸ,而其它3个克隆具有部分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还发现,6个克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与受体样蛋白激酶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还表明它们都是可能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总之,6个克隆不仅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而且是可能的受体样蛋白激酶基因同源序列。 张玄兵 杜中军 黄俊生 王家保 徐兵强关键词:杧果 蛋白激酶 抗病基因 同源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