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欢

作品数:34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病毒
  • 7篇登革热
  • 7篇新型冠状病毒
  • 7篇冠状
  • 7篇冠状病毒
  • 4篇恙虫病
  • 4篇库蚊
  • 4篇基因
  • 4篇分子特征
  • 4篇变异株
  • 4篇病毒分离
  • 4篇虫病
  • 4篇虫媒
  • 4篇虫媒病
  • 4篇虫媒病毒
  • 3篇血清
  • 3篇致倦库蚊
  • 3篇试剂
  • 3篇特异
  • 3篇全基因

机构

  • 33篇广东省疾病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山市疾病预...
  • 1篇沈阳军区疾病...
  • 1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汕头市疾病预...
  • 1篇揭阳市疾病预...

作者

  • 33篇张欢
  • 20篇吴德
  • 14篇周惠琼
  • 8篇张欣
  • 7篇李柏生
  • 6篇邹丽容
  • 5篇梁国栋
  • 5篇梁丽君
  • 4篇郑焕英
  • 4篇柯昌文
  • 4篇武婕
  • 3篇王环宇
  • 3篇邓小玲
  • 3篇彭志强
  • 3篇孙九峰
  • 3篇刘哲
  • 2篇何剑峰
  • 2篇宋铁
  • 2篇曹玉玺
  • 2篇管大伟

传媒

  • 6篇病毒学报
  • 4篇华南预防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芝地区4种虫媒传染病血清学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健康人群乙脑、登革热、森林脑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水平,为林芝地区的虫媒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7—8月,根据既往已证实存在疟疾病本地流行等经验,选择海拔2 000 m以下的墨脱县达木乡、背崩乡、墨脱镇和察隅县下察隅镇为调查区域,调查对象为在调查时段在家中的当地常住居民。采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血清样本。用间接ELISA法对上述调查对象血清样本进行乙脑、登革热、森林脑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IgG抗体的检测。结果共采集并完成了350份(其中墨脱县249份,察隅县101份)血清标本的检测,乙脑、登革热、森林脑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阳性标本数分别为27、6、12和2份,阳性率分别为7.71%(27/350)、1.71%(6/350)、3.43%(12/350)和0.57%(2/350)。察隅县森林脑炎阳性率高于墨脱县,分别为6.93%(7/101)和2.00%(5/249)(P<0.05);海拔≤1 500 m与>1 500 m地区的人群森林脑炎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97%(5/254)和7.29%(7/96),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海拔增高,阳性率升高;森林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1~5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达5.88%(11/187),≤10、>5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林芝地区存在乙脑和森林脑炎病毒的自然疫源地的可能性极大,尚不确定存在登革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病的可能。
王洪举胡松林尼珍卓玛央金旺前卓玛李松凌吴德张欢李晓菊布都张睿
关键词:乙脑登革热森林脑炎虫媒病毒
广东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5
2020年
2020年1月,广东省陆续从湖北省武汉市输入多例疑似新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病例,经检测为SARS-CoV-2核酸阳性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为进一步了解SARS-CoV-2毒力,满足药物研发和疫情防控等需求,并建立SARS-CoV-2分离方法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本研究使用Vero-E6细胞,选择一例经Real-time RT-PCR鉴定为SARS-CoV-2阳性的肺泡灌洗液进行接种,逐日观察,肺泡灌洗液接种的细胞管4d出现疑似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再进行第二代接种2d出现病变,提取核酸进行鉴定,为SARS-CoV-2阳性。经二代测序成功获得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分离的毒株为SARS-CoV-2。
张欢郑焕英邹丽容刘哲梁丽君彭晓放张薇柯昌文武婕
关键词:全基因组分析
广东省三株蚊媒黄病毒的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解广东省蚊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子特征,本研究对从蚊子中分离的三株黄病毒提取病毒核酸并进行二代测序,经序列拼接和比对,基因组序列中缺失的gap通过RT-PCR进行扩增填补。用MEGA软件登录GenBank下载黄病毒代表株序列并绘制进化树,同时用ClustalW2软件与新毒株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和编码框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三株病毒基因组序列的96.35%~98.26%,并用RT-PCR成功补齐所有gap,序列比对显示其中一株与黄斑库蚊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98.51%,两株病毒与广平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30%和89.78%。三株病毒都属于黄病毒家族中的未分类黄病毒或昆虫特异性黄病毒,编码区序列中C蛋白的同源性最低,NS5的同源性最高。本研究发现的三株蚊媒黄病毒中,库蚊黄斑病毒在国内为首次鉴定;两株广平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存在不同基因亚型。
吴德李柏生谈琦琪张欣张欢曹玉玺王环宇梁国栋
关键词:致倦库蚊系统进化分析
两种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2023年
目的:为有效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新冠抗体),利用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已完成中和试验的92份血清,对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为大规模人群免疫后血清SARS-CoV-2抗体水平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毒中和试验、胶体金试剂盒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对样本开展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计算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结果: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为100.00%,高于胶体金法的71.64%;胶体金法的特异度为92.00%,高于化学发光法的64.00%;胶体金法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76%和96.00%,而化学发光法的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和88.16%;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的Kappa值分别为0.525和0.721。结论:以微量病毒中和抗体试验为金标准,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和Kappa值较高,适用于SARS-CoV-2病例辅助性快速检测;胶体金法测定SARS-CoV-2特异度总抗体的灵敏度一般,特异度较高,其使用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在条件限制、需要及时监测等情况下,适用于快速大规模筛查以及阳性样本初步检测。随着新冠疫苗在人群中大规模免疫,有必要开发一种更加高效便捷可用的检测方法用于监测人群保护性抗体水平。
郑仲华黄鑫鑫张欢邹丽容胡瑶李振翠郭前方刘美真梁丽君李柏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
广东省流感病毒亚型双重感染病例分离株的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并揭示广东省流感病毒双重感染病例的毒株基因进化特征和变异特点。方法采集4例H1N1pdm和H3N2双重感染患者的咽拭子,分离毒株,进行抗原分析及神经氨酸酶药物敏感性试验。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3例患者的咽拭子和1株毒株序列并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分离获得4株流感病毒,血清型为1株H1N1pdm及3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皆为2022—2023年疫苗株的类似株。甲型H1pdm和H3基因分别为6B.1A.5a.2a和2a.3a.1分支,与广东地区同期的流行株为同一分支。N1和N2基因未发现耐药位点的变异,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均敏感。结论双重感染病例的毒株传代分离中,H1pdm比H3亚型复制能力更强。H1N1pdm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基因与广东地区同期流行的毒株基因型相近,无明显基因差异。H1N1pdm和H3N2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均敏感,可以继续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流感病毒单一或双重感染病例的治疗。
梁丽君谭静黄雨诗邓慧诗庾健祥邹丽容张欢郭前方李振翠李柏生
关键词: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林芝地区正常人群乙脑病毒隐性感染调查
2015年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正常人群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隐性感染情况,为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采集墨脱和察偶两县正常人群血清标本35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IgG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林芝地区正常人群中,乙脑病毒IgG抗体阳性率7.7%(27/350)。男女性别、2个县间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墨脱的不同乡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6岁组乙脑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林芝地区正常人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乙脑隐性感染,察偶和墨脱县可能是乙脑自然疫源地。加强传播媒介所带病毒的监测,比较传播媒介与患者病毒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对乙脑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尼珍李晓菊布都薛仰文吴德张欢
关键词:乙型脑炎疾病控制
人血清中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建立人血清寨卡病毒(ZIKV)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并用10例经核酸检测和/或病毒分离确诊的寨卡输入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验证.方法 采用分离自输入寨卡病例的寨卡病毒株开展组织培养微量中和抗体测定,在BHK21、VERO和VERO-E6 3种细胞系中选择感染寨卡病毒后能产生典型CPE的细胞系制备病毒储备液,滴定病毒滴度;使用100TCID50的病毒液与连续4倍稀释的经56℃ 30 min灭活的血清于37℃中和2h,然后加入细胞悬液.5%二氧化碳培养箱孵育,逐日观察CPE.结果 BHK21、VERO和VERO-E63种细胞系对寨卡病毒感染的敏感度不同,其中VERO细胞最为敏感,可出现典型的CPE;应用VERO细胞系建立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能准确反映寨卡确诊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并能作为一种特异性诊断方法.结论 寨卡病毒微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人感染寨卡病毒的实验室诊断,还可用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纪洵敏苏娟易丽娜彭拓华谈琦琪张欢孙九峰吴德张贤昌柯昌文
一株新正黏病毒(龙川病毒)的鉴定及分子特征研究
2019年
2013年在中国广东省开展了虫媒病毒分布及其分子特征的研究,在广东省龙川县采集的致倦库蚊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可以引起C6/36细胞的病理性效应。为了对该病毒进行鉴定,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研究,将病毒培养物用氯化铯进行梯度离心,负染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提取并单引物等温扩增(SPIA)病毒RNA,利用Ion Torrent平台进行深度测序,获得的序列用CLC Genomic Wokbench 9.0软件进行拼接,本地BLAST进行分类比对。用MEGA软件登录GenBank,下载正黏病毒科代表株序列并绘制进化树,同时用ClustalW2软件与新毒株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和编码框序列的分析。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病毒呈球形,直径大小约100nm;深度测序共获得6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gment,ORF)的节段序列,5个节段(PB1、PB2、PA、NA、HA)的氨基酸序列与正黏病毒科的Quaranjavirus属病毒同源关系在26.38%~67.23%之间,其中PB1的同源性最高,PB2的同源性最低,未发现与其它病毒有同源关系。本研究在中国首次从蚊虫中分离并鉴定了一株新的虫媒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Quaranjavirus属的家族成员,命名为龙川病毒,这是中国国内首次报道从致倦库蚊中分离到龙川病毒。
张欣刘哲谈琦琪张欢周惠琼李柏生吴德曹玉玺王环宇梁国栋
关键词:致倦库蚊分子特征
抗新型冠状病毒卵黄抗体对病毒及变异株的体外中和作用
2022年
目的研究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在体外对SARS-CoV-2及其变异株的中和抑制作用,探讨其作为鼻腔/口腔喷雾剂用于预防和阻断SARS-CoV-2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SARS-CoV-2 IgY原液及成品对刺突(spike,S)蛋白的抗体效价;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其对SARS-CoV-2的中和活性;用萤光素酶发光法检测其对SARS-CoV-2假病毒的中和作用。结果抗SARS-CoV-2 IgY原液的抗S抗原效价为1∶32000~1∶64000,成品的效价为1∶16000~1∶32000;两批原液对活病毒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28和1∶256,相应的抑制中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36.22和36.50μg/ml;成品对SARS-CoV-2假病毒的IC_(50)均值分别为4.57μg/ml(WT)和6.07μg/ml(D614G);对变异株假病毒的IC_(50)分别为15.09~29.94μg/ml(B.1.1.7)、41.71~55.56μg/ml(B.1.351)和16.66~32.33μg/ml(B.1.617.2)。结论抗SARS-CoV-2 IgY与SARS-CoV-2重组S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在体外能显著地中和SARS-CoV-2活病毒、假病毒及变异株假病毒,有望用于SARS-CoV-2感染的预防和阻断。
林烨暄张欢胡方焱雷雨杨秀兰陈婷武婕武婕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卵黄抗体变异株中和活性
中国18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寨卡病例的排毒途径和时间,为寨卡病例的实验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寨卡病例不同时间的多类临床样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其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乳鼠颅内和细胞接种分离寨卡病毒,将获得的寨卡病毒利用二代测序方法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所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寨卡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18例感染者尿液、唾液和血清样本中寨卡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82.4%(14/17)、82.4%(14/17)和52.9%(9/17),尿液排毒的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唾液和血液。9份阳性血清标本共分离到6株寨卡病毒,进化分析6条寨卡基因组序列均属于亚洲族系,来自萨摩亚与委内瑞拉的病毒位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中。结论唾液、血清和尿液均可用于寨卡病例的日常检测,尿液和唾液的核酸检测率更高,阳性血清更容易分离到寨卡病毒。乳鼠和细胞均可用于寨卡病毒的分离,但乳鼠颅内接种的病毒分离率更高。
吴德张欢谈琦琪孙九峰周惠琼宁丹管大伟
关键词:唾液虫媒病毒尿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