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操作孔右下肺S8肺段切除术
- 文中对单操作孔右下肺S8肺段切除术的操作要点进行介绍。操作孔:右腋后线第8肋间戳创为镜孔;右腋前线及腋中线第5肋间戳创为操作孔.靶叶内分离各段动脉,段支气管,必要时段静脉,清晰显露毗邻.靶段支气管离断后,注意封闭其远心残...
- 喻光懋王彬魏德胜张楚
- 猪非体外循环下经皮肺动脉瓣膜置入术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动脉自扩张支架瓣膜的制备以及非体外循环下经皮肺动脉瓣膜置入方法。方法将修剪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缝制到自扩张镍钛支架上,制成肺动脉自扩张支架瓣膜,并置于人工心脏瓣膜脉动流测试仪中检测通过后备用。借助24F支架输送鞘,经髂外静脉途径置入到8头实验猪的肺动脉瓣位置,行超声心动图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测置入瓣膜功能后解剖。结果肺动脉自扩张支架瓣膜内径(21.9±1.6)mm,外径(24.6±1.5)mm,长(27.9±4.3)mm,有效开瓣面积(1.83±0.2)cm2。8例中7例置入成功,1例失败。置入后瓣膜两端的峰值跨瓣压差导管法检测为(7.9±3.3)mmHg(1mmHg=0.133kPa),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测为(9.3±4.1)mmHg。心脏DSA显示所有支架瓣膜无移位、反流或瓣周漏。二维心脏超声显示7例瓣膜启闭完全,瓣叶活动良好,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测得其中2例轻度反流。心脏解剖证实支架瓣膜位于肺动脉瓣环处,原肺动脉瓣膜被支架挤贴在动脉壁上。结论自扩张肺动脉支架瓣膜能在非体外循环下借助导管经皮置入到肺动脉瓣处,术后短期功能良好,提示自扩张支架瓣膜及经皮肺动脉瓣膜置入术具有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 周军庆魏德胜张楚陈中华鲁建兴赵振华
- 关键词:肺动脉瓣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动物替代试验
- 成人支气管异物开胸手术7例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成人支气管异物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7例成人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7例支气管异物,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经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取出的异物,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袁顺达周军庆崔健何斌军魏德胜王海勇喻光懋周伟军王彬张楚
-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手术
- 成人支气管异物开胸手术7例
- 支气管异物多发性在儿童,尤其3岁以下儿童多见(65%),成人支气管异物往往缺乏明确异物吸入史,易导致误诊,绝大多数支气管异物都能通过支气管镜取出,但成人支气管异物由于存留时间长,异物的种类不清、大小、位置不同,取出难度各...
- 袁顺达周军庆崔健何斌军魏德胜王海勇喻光懋周伟军王彬张楚
- 文献传递
- 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 55例行食管癌切除,用管状胃成形术,管状胃与食管机械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1例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13天,发生胸内吻合口瘘,54例恢复良好。结论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袁顺达王海勇王彬魏德胜周伟军张楚
- 关键词:食管肿瘤管状胃机械吻合
- 大网膜填塞治疗慢性脓胸1例
- 慢性脓胸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脓胸包膜剥脱术、胸廓成形术、肌瓣填塞术,大网膜填塞术,慢性脓胸合并胸膜瘘的传统手术方法,此患者已行多次脓胸包膜剥脱术,未见好转因此不宜单独行此术。经过讨论,最终选择了左侧脓胸清创+胸壁窦道...
- 李铸鹏张楚喻光懋
- 关键词:慢性脓胸
- 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6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微...
- 张楚马志峰何斌军吴元琳朱汀喻光懋
-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
- 文献传递
-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45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45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标准,分为I型30例,IIA型7例,IIB型5例,III型2例,IV型1例,全部施行了胸腺瘤及胸腺组织切除术。结果术后3例发生危象,随访2-20年,痊愈32例,改善11例,死亡2例,均死于恶性胸腺瘤转移。结论早期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先选择。
- 袁顺达崔健周军庆喻光懋何斌军王海勇魏德胜周伟军王彬张楚
- 关键词: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胸腺瘤
- 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对胸食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对胸食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肺通气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8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胸食道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围手术期雾化吸入药物的不同分为氨溴索组(对照组)和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组(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炎症细胞因子、血气指标和睡眠质量的差别。结果手术后,2组FVC、FEV1、FEV1/FVC、MMEF和PEF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高;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IL-18、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手术前血气指标无差别,手术后,观察组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PaO2和PaO2/Fi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可明显改善胸食道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海勇张楚喻光懋徐雯宇
- 关键词:氨溴索肺功能
-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45例分析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患者75%有胸腺异常,其中85%为胸腺增生,15%为胸腺瘤。作者对本院1987年5月~2005年5...
- 袁顺达崔健周军庆喻光懋何斌军王海勇魏德胜周伟军王彬张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