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柯基 作品数:16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PAK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p21激活激酶1(PAK1)基因多态性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05例接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的PAK1基因rs2298793 T→C多态位... 张柯基关键词:单核苷酸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重症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中P(cv-a)CO2/C(a-v)O2变化与P(cv-a)CO2变化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P(cv-a)CO_2/C(a-v)O_2变化与P(cv-a)CO_2变化在重症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价值,并比较二者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上海仁济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合并高乳酸血症(≥4 mmol/L)的重症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60例,按脓毒症指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进行复苏,检测复苏前(0 h)和复苏后(6 h)、(24 h)的动脉血、上腔静脉血气以及乳酸浓度,分别计算各时间点的P(cv-a)CO_2/C(a-cv)O_2值,P(cv-a)CO_2值,分析比较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分别计算复苏前后的P(cv-a)CO_2/C(a-cv)O_2值和P(cv-a)CO_2值的变化值,比较与相应时间点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复苏前和复苏后的P(cv-a)CO_2/C(a-cv)O_2值以及P(cv-a)CO_2值与血乳酸浓度明显相关,r分别为0.873,0.644(0 h);0.885,0.585(6h);0.858,0.669(24 h),(P均<0.01),且前者相关性优于后者。复苏前后的P(cv-a)CO_2/C(a-cv)O_2值的变化和P(cv-a)CO_2值的变化都与相应时间点的乳酸清除率明显相关,r分别为0.874,0.635(6h);0.807,0.530(24h);并且前者的相关性优于后者(均P<0.05)。结论:P(cv-a)CO_2/C(a-cv)O_2比P(cv-a)CO_2能更好的提示液体复苏过程中组织缺氧情况的变化。 姜智敏 吕丹 张柯基 朱长清关键词:高乳酸血症 年龄对于复杂性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年龄对于复杂性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omplicated acute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cABA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急诊收治入院的156例cABAD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将其根据不同的年龄、治疗方式(药物保守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及治疗结果进行分组,并在不同的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2.46±11.72岁,45%的患者(n=70)大于65岁,55%的患者(n=86)小于65岁。小于65岁的患者有22.2%的患者(n=19)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9.8%的患者(n=17)接受传统手术治疗、58%的患者(n=50)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大于65岁的患者有48.6%的患者(n=34)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1.4%的患者(n=8)接受传统手术治疗、40%的患者(n=28)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小于65岁与大于65岁患者院内死亡率分别为12.8%与35.7%(P<0.001),接受血管内治疗分别为2%与28.6%(P=0.001),常规手术治疗分别为21%与37.5%(P=0.468),药物保守治疗分别为31.5%与41.7%(P=0.489)。年龄65岁或以上是多因素分析中住院死亡率的预测因子(OR=2.72;95%CI 1.343-4.674; P=0.012)。结论:年龄≥65岁对于cABAD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的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院内死亡率,但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张晓彬 张柯基 吕利雄 朱长清 陆晓晔关键词:老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通过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液注入到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体内,观察其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原代培养BMSCs,传至第3代的BMSCs无血清培养24小时,收集的培... 熊剑飞 朱长清 张柯基 吕利雄 归茜 陆晓晔ESR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基因(estrogen receptor α gene,ESR1)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患者内... 张凤春 徐迎春 王红霞 马俐君 张柯基关键词: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缓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植入,观察其能否减缓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方法 7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百草枯组、BMSCs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将体外分离和培养的BMSCs通过尾静脉注入3组大鼠体内,观察2周内3组大鼠的生存状况、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和3组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与百草枯组相比,BMSCs治疗组可明显延长大鼠的生存期,降低血浆中TNF-α、IL-1β的含量(P<0.01),升高GSH-PX的水平(P<0.01),减少血浆中MDA的水平(P<0.01),降低肺组织α-SMA表达水平(P<0.05)。结论 BMSCs可减缓急性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肺损伤。 熊剑飞 朱长清 张柯基 吕利雄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百草枯 肺损伤 中毒 共刺激分子CD86对急诊脓毒症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86评估急诊感染患者发生脓毒症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科监护室和病房收治的年龄≥18岁且存在感染或临床高度怀疑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Sepsis-3.0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24小时内检测所有患者的静脉血血常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CD86和HLA-DR表达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乳酸(Lac)、血清白介素水平,计算CRP/ALB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并记录。组间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然后进一步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共91例,脓毒症患者49例(死亡15例,占30.6%),非脓毒症患者42例(0死亡);脓毒症组CD86%、N(中性粒细胞)、CRP/ALB、NLR、IL-6、IL-10、SIL-2R、CRP、PCT均高于非脓毒症感染(P<0.05),而HLA-DR、LY(淋巴细胞)、PLT(血小板)、ALB、LMR在脓毒症组中则较非脓毒症组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CD86模型和HLA-DR模型,发现在CD86模型中,CD86,呼吸频率(RR),LY,PCT是发生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OR值分别为1.539(1.148-2.064),1.141(1.009-1.290),0.280(0.097-0.811)和1.036(1.005-1.068);在HLA-DR模型中,HLA-DR和LY是发生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OR值分别为0.971(0.953-0.988)和0.290(0.117-0.718)。最后将CD86模型、HLA-DR模型和APACHII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796-0.944)、0.793(0.700-0.887)、0.754(0.653-0.855)。结论:脓毒症患者PBMC的CD86水平升高,HLA-DR水平降低,CD86和HLA-DR可以早期预测急诊脓毒症的发生。 周梦雨 吕丹 张柯基 龚好 徐欣晖关键词:脓毒症 PAK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2007年 目的研究p21激活激酶1(PAK1)基因多态性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05例接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PAK1基因rs2298793 T→C多态位点和rs2844327 C→T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手术情况、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多种影响预后因素,用Cox模型分析PAK1基因型对内分泌治疗至肿瘤进展时间(TTP)的影响。结果rs2298793 C→T多态位点的CT基因型TTP较TT基因型显著缩短(P<0.05);rs2844327 T→C多态位点的TT基因型TTP生存时间较CC基因型明显下降(P<0.05)。结论PAK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至TTP有关,可以作为预测疗效的指标。 张柯基 徐迎春 张凤春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1例 被引量:1 2011年 过去的30年中,侵袭性曲霉病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尽管中枢神经系统(CNS)曲霉感染并不常见,但临床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由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较难实施,因此诊断常依靠临床判断。本文通过我院诊断的1例CNS曲霉病,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病进行回顾复习。 黄欢 张柯基 何双军 徐欣晖 周巍 陈怡 吕利雄 朱长清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曲霉病 抗真菌药物 乳腺癌ER信号途径中HSP90作用之研究进展——一种乳腺癌新的靶向治疗思路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3 2007年 由于传统的以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rimedex)为主的内分泌治疗中存在耐药性,最近出现了将热休克蛋白90(heatshockprotein90,HSP90)作为乳腺癌治疗新靶点的独特思路和手段。作为热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员,HSP90影响在乳腺癌疾病进程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的稳定性和功能,在经典的乳腺癌雌激素信号途径中起独特作用,影响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的量和结合激素的能力。本文综述了将HSP90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张柯基 张凤春关键词:热休克蛋白90 分子伴侣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