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忠
- 作品数:48 被引量:5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甘肃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研究甘肃醉鱼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层析,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香草醛(vanillin,Ⅰ)、香草酸(vanillic acid,Ⅱ)、洋丁香酚苷(acte-oside,Ⅲ)、异洋丁香酚苷(acteoside isomer,Ⅳ)。
- 高燕李冲张承忠许有瑞陶保全
- 关键词:化学成分中药硅胶柱层析
- 黑参中的环烯醚萜甙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研究黑参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柱层色谱法进行分离,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鉴定了3个环烯醚萜甙,为musaenoside,山栀甙甲酯和lamalbid。
- 李冲陶保全张承忠古大松
- 关键词:环烯醚萜甙
-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七个化合物,分别是正二十六烷酸(n hexacosnicacid, Ⅰ),棕榈酸(palmiticacid,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Ⅲ),大黄酚甲醚(chrysophanol 8 Meether,Ⅳ),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Ⅴ),大黄酚8 O 葡萄糖甙(chrysophanol 8 O βD glucopyranoside,Ⅵ)和2,5 二甲基7 甲氧基色原酮(2,5 dimethyl 7 methoxychromoneⅦ)。结论该七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魏玉辉武新安张承忠李冲
- 关键词:蒽醌类色原酮化学成分研究^13CNMR^1HNMRACID
- 互叶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
- 1996年
- 从互叶醉鱼草地上部分得到三个化合物。经化学及光谱方法测定结构为6-O-α-L-(2″-O-isoferuloyl)rhamnopyranosylcatalpol,6-O-α-l-(3″-O-isoferuloyl)rhamnopyranosylcatalpol和martynoside。这三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 张承忠李冲
- 关键词:环烯醚萜甙化学成分
-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Ⅰ)(英文)被引量:25
- 2004年
- 目的 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重结晶、MS、1 H- NMR、1 3C- NMR等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5个化合物 ,分别是大黄酚 ( chrysophanol )、大黄素甲醚 ( physcion, )、芦荟大黄素 ( aloe- em odin, )、大黄素 ( emodin, )、β-谷甾醇 ( β- sitosterol, )。结论 该
- 魏玉辉张承忠李冲陶保全
- 关键词:蓼科蒽醌类
- 藏药独一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24
- 1989年
- 从藏药独一味叶中提取分离出五种黄酮类化合物,经化学试验,层析方法和光谱鉴定,分别定为木犀草素,木犀草甙,槲皮素,萹蓄甙和芹菜素-7-O-β-新橙皮糖甙。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独一味属中均为首次发现。
- 张兆琳张承忠李冲毛爱英赵承侠党宪华
- 关键词:独一味木犀草素
- 马尾连、黄连和黄柏中小檗碱的HPLC法测定比较被引量:4
- 1986年
- 本文报道用HPLC法测定马尾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与黄连、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讨论。
- 张承忠张兆琳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马尾连黄连黄柏小檗碱
- 单脉大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张承忠宋龙李冲魏玉辉陶保全
- 关键词:化学成分研究^13C-NMR^1H-NMRRHEUM硅胶柱色谱土大黄
- 互叶醉鱼草中的环烯醚萜甙被引量:2
- 1993年
- 从互叶醉鱼草地上部分分出三个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经化学及光谱方法测定结构为6—0—trans—feruloylcatalpol、桃叶珊瑚甙(aucubin)和梓醇甙(catalpol)。这三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 李冲张承忠徐静爱
- 关键词:互叶醉鱼草环烯醚萜甙
-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被引量:30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 (Meconopsisquintuplinervia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用IR ,MS ,1D 和 2D 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 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 3个生物碱 ,分别鉴定为去甲血根碱 (norsanguinarine ,I)、O 甲基淡黄巴豆亭碱 (O methylflavinantine ,II)和五脉绿绒蒿碱 (meconoquintupline ,III)。结论 化合物III为新化合物。
- 尚小雅石建功杨永春刘欣李冲张承忠
- 关键词:藏药五脉绿绒蒿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