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125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 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矿业工程 更多>>
四川九龙里伍地区笋叶林铜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 2009年 四川九龙笋叶林铜矿床位于江浪岩浆-变质核杂岩北部,是里伍铜矿外围一个矿区。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进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通过钻孔深部验证,着重对S-3和S-4矿体的深部延伸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笋叶林矿区围岩蚀变十分强烈;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品位、厚度等在深部变化较大,深部发现多层矿化体,矿石品位普遍不高;硅化石英脉、绢白云母化、石榴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最后,认为在外围的笋叶林矿区寻找铜矿有较好的前景。 夏祥标 唐高林 冯孝良 张惠华 吴振波 李同柱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四川九龙里伍铜矿笋叶林铜矿床地质特征 2010年 四川九龙笋叶林铜矿床位于江浪岩浆-变质核杂岩北部,是里伍铜矿外围一个矿区。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进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通过钻孔深部验证,着重对S-3和S-4矿体的深部延伸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笋叶林矿区围岩蚀变十分强烈;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品位、厚度等在深部变化较大,深部发现多层矿化体,矿石品位普遍不高;硅化石英脉、绢白云母化、石榴石化与矿化关系很密切。最后,认为在外围的笋叶林矿区寻找铜矿有较好的前景。 夏祥标 唐高林 冯孝良 张惠华 吴振波 李同柱关键词:里伍铜矿 矿床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里伍式富铜矿床塑性流变与成矿的初步研究 @@里伍式富铜矿床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川西甘孜州与凉山州交界处的雅砻江流域,产在扬子地台西缘,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后缘伸展剥离作用形成的江浪穹隆中,赋存在江浪穹隆里伍岩群第三岩性段(Pt2/23)内的一套二云石英片岩... 姚鹏 冯效良 张惠华 马东方 祝向平 马国桃关键词:成矿机制 川西里伍式富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川西江浪穹隆以发育里伍式富铜矿床而著称。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之上,详细论述了富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江浪穹隆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里伍岩群为富铜矿床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成矿物质,韧性剪切带及重力滑脱作用引起的脆、韧性变形为成矿过程提供有利的构造条件,燕山期花岗岩可能为成矿提供热动力来源和部分成矿流体。结合以往的物探、化探信息,提出江浪穹隆北部柏香林-挖金沟-中咀-笋叶林及南部黑牛洞-里伍一带的深部及边部找矿前景良好。 李同柱 冯孝良 代堰锫 张惠华 唐高林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前景 四川九龙中咀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新进展 本文通过总结中咀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新进展,矿区矿石成分较为简单,原生金属矿物以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为主,其次有少量黄铁矿、方铅矿,次生金属矿物不发育,仅在地表氧化带见有褐铁矿、孔雀石和铜蓝。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 李同柱 张惠华 唐高林 周清 代堰锫 王昌南关键词:铜锌矿 找矿潜力 地质特征 扬子西缘江浪穹窿核部里伍岩群的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5 2016年 江浪穹窿位于扬子陆块西缘,核部地层里伍岩群为一套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为精确厘定里伍岩群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成岩构造背景,本文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定年结果表明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年龄介于2521~262 Ma,其中最年轻一组岩浆成因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52.8±5.7 Ma(MSWD=2.1,n=6)。变沉积岩SiO_2含量变化很大(53.48%~96.08%),显示明显的Eu负异常(Eu/Eu*=0.50~0.67),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Ti等),其稀土、微量配分模式与大陆上地壳完全一致。变基性火山岩具有很低的SiO_2含量(39.92%~48.27%),其稀土、微量配分模式平坦,类似于E-MORB。结合变基性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542±9.0 Ma),本文指出里伍岩群应当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553~542 Ma),而并非前人所认为的古元古代或中元古代。变沉积岩的物源区主要为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地质体,与变基性火山岩均形成于Gondwana超大陆聚合之后的板片俯冲环境。此外,碎屑锆石的年龄谱反映江浪穹窿可能存在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并且具有Rodinia超大陆的会聚-裂解事件以及加里东运动的地质年龄记录。 李同柱 代堰锫 周清 张惠华 冯孝良 马东 沈战武关键词: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四川九龙中咀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新进展 2015年 中咀铜锌矿位于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与里伍、黑牛洞、柏香林、挖金沟及笋叶林等铜锌矿床均产出于江浪穹窿核部的新元古界里伍岩群中,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特征,被学者统称为"里伍式"铜矿。2006-2010年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先后对中咀铜锌矿进行了预测、普查工作,2011-2014年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继续对其进行了详查工作。随着里伍铜矿田找矿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江浪穹窿与"里伍式"铜矿床已引起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Yan et al.,2003;李建忠等,2012)。本文通过总结中咀铜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新进展, 李同柱 张惠华 唐高林 周清 代堰锫 王昌南关键词:锌矿床 地质特征 新元古界 岩群 四川九龙中咀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 2015年 四川九龙中咀铜矿床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产于江浪变质核杂岩中的富铜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延伸稳定。主要矿石类型为浸染状、网脉状、角砾状、块状铜锌矿石。矿石建造为FeCu-Zn建造。金属矿物由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组成。主要蚀变类型为石榴子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矿体铜品位较高,平均品位为1.65%。目前该矿床仍在进行详查地质工作,矿区向东和向北西方向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该矿床的发现与评价,对于重新认识里伍铜矿床外围找矿潜力和进一步指导该区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马国桃 张惠华 冯孝良 李同柱 张达 马东方 梁鲸 王昌南 刘念梁关键词:地质特征 构造控矿 找矿前景 松潘—甘孜造山带南缘二叠系变质玄武岩的成因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3 2017年 松潘—甘孜造山带南缘的二叠系之中发育一套顺层产出的变玄武岩,岩石具有明显的变余枕状构造及气孔构造。本文对其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并探讨其岩石成因与成岩构造背景。变玄武岩具有低的SiO_2质量分数(47.56%~37.98%)与Nb/Zr值,其MgO(平均为18.95%)、Mg#值(平均为74.1)和Cr(平均为1 712×10^(-6))含量较高,表明原岩岩浆很可能起源于亏损地幔,主要由石榴石橄榄岩发生20%~25%的部分熔融形成。岩石MgO与Cr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具有极低的La/Sm(2.86~1.02)、(Th/Yb)PM(2.42~0.56)、(Th/Ta)PM(1.21~0.43)和(La/Nb)PM(1.55~0.27)比值,说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含铬矿物的分离结晶,且没有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变玄武岩稀土、微量配分型式及构造背景判别显示,岩石的化学成分与E-MORB及N-MORB相当。野外考察显示,与变玄武岩共生的岩石主要为二叠系大理岩,暗示变玄武岩原岩很可能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结合二叠系还发育超基性岩的事实,本文认为该套变玄武岩可能是古特提斯洋的洋壳残余。另外成分对比显示,松潘—甘孜造山带南缘的二叠系变玄武岩并非峨眉山玄武岩浆活动的产物。 朱玉娣 代堰锫 王丽丽 张惠华 李同柱 沈战武 修迪关键词:岩石成因 变玄武岩 二叠系 古特提斯洋 四川九龙县里伍铜矿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6 2008年 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里伍铜矿含矿岩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温度、成分和盐度测试分析,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浓集机制,为解释里伍铜矿的成矿环境和成因提供依据。 冯孝良 刘俨松 张惠华 吴政波 李同柱关键词:里伍铜矿 包裹体 成矿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