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弢

作品数:2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9篇胶质
  • 9篇胶质瘤
  • 8篇色素上皮
  • 8篇上皮
  • 7篇色素上皮细胞
  • 7篇上皮细胞
  • 5篇蛋白
  • 5篇色素上皮细胞...
  • 5篇细胞衍生
  • 5篇基因
  • 4篇凋亡
  • 4篇多药
  • 4篇多药耐药
  • 4篇耐药
  • 4篇脑胶质瘤
  • 4篇白血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血管

机构

  • 23篇复旦大学
  • 2篇宁波天一职业...

作者

  • 24篇张弢
  • 8篇吕元
  • 5篇关明
  • 5篇冯敏华
  • 4篇顾静文
  • 4篇林果为
  • 4篇刘琴
  • 3篇刘维薇
  • 3篇陈字
  • 2篇刘瑞来
  • 2篇蒋晓飞
  • 2篇顾英
  • 2篇冷海燕
  • 2篇方京冲
  • 2篇杨泽华
  • 1篇费红军
  • 1篇胡弘
  • 1篇黄波
  • 1篇姜昊文
  • 1篇胡尧

传媒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检验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的制备及其对脑胶质瘤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用大肠杆菌表达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及评价其在脑胶质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pET41 /PEDF表达载体,用金属亲和层析(HisTag)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以管腔形成试验验证重组蛋白活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血小板反应素1 (TSP- 1)的变化。结果 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终产量为3 8mg/L,可抑制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PEDF蛋白; PEDF可下调VEGF(减少1 8倍)和上调TSP -1(增高5 3倍)的表达。结论 PEDF可能是抑制脑胶质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素。
张弢关明吕元
关键词: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脑胶质瘤血管新生PEDF血小板反应素管腔形成
携带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的超顺磁纳米载体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携带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的超顺磁纳米载体。本发明通过纳米技术制备超顺磁纳米铁微粒,功能化修饰其表面,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构建在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病毒相关表达载体AAV-...
张弢
文献传递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抑制肿瘤的生长及其机制
关明吕元张弢刘维薇姜昊文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肿瘤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部恶性肿瘤,恶性度高,手术后容易复发,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手段。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具有营养脑细胞、抑制血管新生和促进细胞分化功能的多功能蛋...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肿瘤分子生物学胶质瘤抗肿瘤药物
MDR1、GSTπ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构建多药耐药基因(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参照siRNA模板设计原则,设计并化学合成2条siRNA模板序列,退火后将其插入质粒pSilencer2.1-U6,限制性酶切和基因测序进行鉴定。脂质体介导下转染K562/Adr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DR1、GSTπmRNA的表达,荧光免疫组化检测Pgp、GSTπ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Silenc-er2.1-MDR1、GSTπ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siRNA模板序列成功插入预计位点,并且序列正确。用pSilencer-mdr1、pSilencer2.1-GSTπ分别转染K562/Adr细胞株,mdr1mRNA表达量下降了71.5%,GSTπmRNA表达量下降了39.8%,荧光免疫组化显示Pgp、GSTπ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MDR1、GSTπ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不同程度逆转K562/Adr细胞的多药耐药。
冯敏华张弢顾静文林果为
关键词:多药耐药谷胱甘肽S-转移酶多药耐药基因
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型别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分型,以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本院确诊为MM患者、并通过免疫固定电泳发现有M蛋白者共55例患者的血清固定电泳结果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5例中,IgG型29例(52.73%),IgA型10例(18.18%),轻链型11例(20%),IgD型3例(5.45%),双克隆型2例(3.64%)。IgG和IgA型MM患者血清球蛋白水平升高明显,而IgD型和轻链型血清球蛋白水平升高不明显甚至降低。【结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对MM诊断有重要意义。
陈字顾英张弢
M蛋白血症9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提高对M蛋白血症的认识。方法分析90例M蛋白血症的M蛋白类型及原发疾病病种分布,以及多发性骨髓瘤(MM)的M蛋白类型和M蛋白含量。结果90例M蛋白血症病例中,IgG型40例(占44.4%)、IgA型15例(占16.7%)、IgM型12例(占13.3%)、轻链型14例(占15.6%)、IgD型4例(占4.4%)、双克隆型5例(占5.6%);90例M蛋白血症病种分布,MM59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4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8例,其余包括慢性肾炎、骨转移癌、POEMS综合征等。59例MM中,IgG型30例(占50.8%)、IgA型11例(占18.6%)、轻链型12例(占20.4%)、IgD型和双克隆型各3例(占5.1%);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显著升高。结论M蛋白血症常见于MM、WM等恶性浆细胞,也可见于MGUS、POEMS综合征、NHL等多种疾病。
陈字冷海燕顾英张弢谢彦晖许小平
关键词: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
携带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的超顺磁纳米载体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携带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的超顺磁纳米载体。本发明通过纳米技术制备超顺磁纳米铁微粒,功能化修饰其表面,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构建在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腺病毒相关表达载体AAV-...
张弢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与胶质瘤侵袭的相关性
2008年
目的评价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对胶质瘤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将PEDF(100ng/m1)加入胶质瘤细胞U87中(U87PEDF),以未加PEDF蛋白的胶质瘤细胞作对照组(U87com),同时在U87PEDF中加入0.25μg/ml的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U87PEDF+VEGF)。细胞迁徙实验检测PEDF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性;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PCR检测层粘连蛋白Laminin-8表达。结果迁徙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胶质瘤细胞穿透数明显多于PEDF处理组细胞,加入VEGF后,胶质瘤细胞迁徙率的抑制率仍减少38%;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U87对照组Laminin-8α4、β1、γ1mRAN表达分别为(1.043±0.090)、(0.823±0.012)、(0.762±0.005)拷贝/μl,明显高于U87mF组[(0.633±0.004)、(0.442±0.005)、(0.424±0.002)拷贝/μl,P〈0.05]。结论在VEGF存在的条件下,PEDF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徙,表明其可能由下调Laminin-8基因的表达所致。
张弢关明吕元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侵润舍平类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U87细胞中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在胶质瘤的增殖和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将100μg/ml的PEDF加入U87细胞中(PEDF处理组),同时以未加PEDF蛋白的胶质瘤细胞作对照组(U87con),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PEDF对胶质瘤细胞U87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是否凋亡;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PEDF处理组凋亡相关蛋白p16的变化。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PEDF浓度为100μg/ml时,对U87的抑制率为(54.29±0.62)%,PEDF处理组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明显减慢(t=2.63,P〈0.05);PEDF处理过的凋亡细胞产生明显增多,annexin V^+和PI-的细胞为(21.84±0.36)%,提示胶质瘤细胞处于凋亡早期(t=2.86,P〈0.05);PEDF诱导的发生凋亡的胶质瘤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0.82±0.09),与对照组相比(0.43±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EDF与p16协同作用,可能在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张弢关明吕元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舍平类蛋白质P16细胞凋亡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对脑胶质瘤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rPEDF)对与胶质瘤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thy-2-2thiazoly)2,5-dipheny-2H-tetrazoliunbromide,MTT]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实验检测rPEDF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结果实验数据显示:A172PEDF组(将rPEDF加入胶质瘤细胞A172中)中VEGF表达量为0·29±0·03,与未加PEDF蛋白的胶质瘤细胞作对照组(A172con组,1·31±0·02)相比,减少4·4倍,(P<0·05),同时TSP-1的表达量A172PEBF组为1585±105·67,与A172con组的,351±20·65相比,表达上调4·5倍(P<0·01);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胶质瘤细胞穿透数为88·67±3·32明显多于rPEDF处理过的细胞(44·41±13·81,2·0倍),加入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后,细胞穿透数仍减少至69·4%(69·42±6·35,P<0·05),表明rPEDF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侵袭性,至少部分是在血管生成因子调节的作用下。结论rPEDF是抑制胶质瘤增殖和侵袭的主要因素。
张弢关明吕元
关键词: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胶质瘤增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