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娅

作品数:3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媒体
  • 1篇对话性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学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角色
  • 1篇知识
  • 1篇外交
  • 1篇外交活动
  • 1篇文化差异
  • 1篇西方媒体
  • 1篇下载
  • 1篇媒体参与
  • 1篇媒体外交
  • 1篇媒体作为
  • 1篇免费下载
  • 1篇基金
  • 1篇基金会
  • 1篇大数据时代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张小娅
  • 1篇李希光

传媒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学被引量:43
2013年
欧洲新闻学中心(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和开放知识基金会(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共同开发了一本《数据新闻学手册》(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并为全球用户提供免费下载和使用,旨在推动数据新闻学的发展。本文结合中国的案例,重点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李希光张小娅
关键词:新闻学免费下载基金会知识
媒体外交中的政府角色被引量:3
2013年
媒体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人类政治和文化的诸多层面,包括国际关系以及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在外交活动开展过程中,媒体参与成为日益重要的环节,由此也引发研究者关注媒体作为主体进行的新型外交。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在媒体取代传统外交中政府的主体性地位之后,政府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张小娅
关键词:媒体外交政府角色外交活动媒体参与媒体作为
对话的重要性:国际传播中的理解与接受被引量:25
2015年
目前,我国的国际传播面临覆盖率不断提升、影响力却持续不足的问题。国内现有研究将原因归结于世界传播格局、中外政治文化与价值观差异等外部条件,缺乏对国际传播的理念和内容本身进行评论与反思。国外学者以对话性理论为基础,结合意义的创造、双向对等传播、交往行为理论,分析了西方媒体在阿拉伯地区传播的节目类型、模式、议题、用语等因素。这些研究表明,对不同社会文化传统缺乏理解与尊重、以改变受众态度为目标的单向传播理念,是效果有限的症结所在。中国传统哲学有爱好对话和互惠知识的内在倾向,中国式对话更注重取得双方都能接受的互利结果,应借重这份思想和文化资源,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张小娅
关键词:对话性文化差异西方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