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钰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电化学
  • 2篇电极
  • 2篇修饰
  • 2篇碳纳米管
  • 2篇吲哚乙酸
  • 2篇膜修饰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2篇纳米金
  • 1篇蛋白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还原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电化学性质
  • 1篇电子转移
  • 1篇修饰电极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循环伏安
  • 1篇循环伏安法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张学钰
  • 4篇张志权
  • 3篇刘兴梅
  • 2篇曹艳秀
  • 2篇刘伟禄
  • 2篇黄卉
  • 1篇张忆华
  • 1篇王宝君
  • 1篇刘星梅
  • 1篇杨明

传媒

  • 2篇第十届全国电...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吲哚乙酸在纳米金/碳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被引量:6
2010年
以壳聚糖(CS)为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分散介质,通过MWNTs/CS膜上大量氨基静电吸附纳米金粒子(nanoAu),使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稳定的nanoAu-MWNTs-CS-GCE修饰层,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初步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性能.探讨了吲哚乙酸(I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5~200μmol/L浓度范围内以及0.78V电位条件下,以循环伏安法(CV)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c(IA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34×10-4+0.14x,检出限为8.33×10-6mol/L,相关系数为0.9997.
张学钰刘兴梅刘伟禄杨明张志权
关键词:吲哚乙酸壳聚糖碳纳米管纳米金循环伏安法
血红蛋白在PAMAM-MWNTs-AuNPs/GCE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2009年
血红蛋白是一种血红素类蛋白质,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载氧。它含有四个多肽链,每个多肽链含有一个可作为电活性中心的血红素基团。然而,Hb很难在裸的固体电极上表现出较好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因此,可通过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以实现Hb在固体电极上的直接电子转移。
刘兴梅张学钰刘伟禄王宝君张忆华张志权
关键词: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直接电子转移电化学性质
离子在β型分子筛膜修饰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的转移反应
采用β型微孔分子筛膜修饰水/1,2-二氯乙烷界面,有效拓宽了电位窗。采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离子在该界面的转移反应。
刘兴梅曹艳秀黄卉张学钰张志权
关键词:离子转移分子筛膜电极
文献传递
PB/CTAB-MWNTs/GCE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对H2O2的电催化还原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聚合了一层普鲁士蓝(PB)(PB/CTAB-MWNTs/GCE),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H2O2)传感器。研究了该电极对H2...
曹艳秀刘星梅黄卉张学钰张志权
关键词:普鲁士蓝电化学化学传感器电催化还原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电极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制备了纳米金/碳纳米管/壳聚糖/玻碳电极以及纳米金/碳纳米管/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玻碳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研究了纳米金/碳纳米管/壳聚糖/玻碳电极对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的催化性...
张学钰
关键词:碳纳米管纳米金吲哚乙酸左氧氟沙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