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忠

作品数:39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农业丰收计划项目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防效
  • 11篇单季稻
  • 11篇浙西北
  • 11篇季稻
  • 10篇飞虱
  • 9篇药剂
  • 8篇水稻
  • 6篇枯病
  • 5篇稻飞虱
  • 4篇单季晚稻
  • 4篇稻纵卷叶螟
  • 4篇叶枯病
  • 4篇纵卷叶螟
  • 4篇晚稻
  • 4篇卷叶
  • 4篇卷叶螟
  • 4篇防控效果
  • 4篇抽样技术
  • 3篇稻曲病
  • 3篇玉米

机构

  • 32篇浙江省桐庐县...
  • 6篇浙江省农业科...
  • 6篇桐庐县农业技...
  • 5篇杭州市植物保...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桐庐县农技推...
  • 1篇浙江省临安市...
  • 1篇宁波市农业科...
  • 1篇宁波纽康生物...

作者

  • 39篇张国忠
  • 35篇李荣
  • 35篇赵敏
  • 21篇吴传伟
  • 9篇何丽娟
  • 6篇黄元杰
  • 4篇陈建明
  • 4篇叶永青
  • 3篇严成其
  • 3篇陈剑平
  • 2篇马立强
  • 2篇陈瑞
  • 2篇郑超
  • 1篇殷根华
  • 1篇马立强
  • 1篇唐振华
  • 1篇徐立军
  • 1篇张珏锋
  • 1篇祝增荣
  • 1篇杨勇

传媒

  • 8篇浙江农业科学
  • 5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农药
  • 2篇杭州农业科技
  • 2篇生物灾害科学
  • 1篇现代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湖北植保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梨锈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梨锈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归纳了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李荣吴传伟马立强张国忠何丽娟
关键词:梨锈病
玉米粗缩病危害动态及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提高对玉米粗缩病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对浙西北桐庐地区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发病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年际消长与发病规律,年际间粗缩病株发病率与灰飞虱种群年诱虫量呈正相关,回归式为y=0.860605+0.071623x(R=0.9636**)。年际内夏玉米粗缩病5月底6月上旬为初病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病情较快增长期,7月中旬达发病高峰。夏玉米发病株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株发病率较高或较低时,聚集程度下降,或为均匀分布。根据夏玉米粗缩病病株以聚集为主的空间分布特征,田间抽样调查以单行或双行直线平行跳跃法等较宜。理论抽样模型为n=(1.96)2/D2(1.02728/m+0.10287),序贯抽样模型为Tn=1.02728/(D2-0.10287/n)。
赵敏杨廉伟王华弟李荣吴传伟张国忠祝小祥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发病动态抽样技术
单季稻稻曲病不同药剂防效试验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喷雾施药法对7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稻曲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破口前7 d,667 m2施用325 g·L-1苯甲·嘧菌酯50 mL,5%已唑醇100 mL,对病指与病粒防效分别为97.5%,95.6%和98.3%,99.6%;667 m2施用30%苯甲·丙环唑15 mL,5%A井冈霉素200 g,75%肟菌·戊唑醇15 g,对病指与病粒防效分别为88.8%,87.1%,86.3%和89.7%,88.9%,2.7%;以430 g·L-1戊唑醇15 mL,3%井冈·嘧苷素500 mL防效较差,对病指与病粒防效分别为83.9%,80.3%和73.3%,76.0%。于破口前10 d、破口前7 d、破口期施用75%肟菌·戊唑醇15 g,对病指与病粒防效分别为94.8%,86.4%,74.3%和95.1%,82.7%,78.7%;于破口前10 d、破口前7 d施用75%肟菌·戊唑醇15 g,再分别在破口期施药1次的病指与病粒防效比单次的防效分别提高5.2%,10.7%和4.9%,15.8%。
赵敏陈瑞李荣张国忠何丽娟王道泽
关键词:单季稻稻曲病杀菌剂
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药剂防控与保产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5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试验表明,初病期施药1次,以667 m2施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 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31.4%-39.2%,15.8%-21.7%和12.5%-36.5%;药后14 d,以667 m2施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18.3%,13.8%-26.7%和10.5%-14.0%。在伤口期、初病期和激增期每667 m2各喷施1次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则以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效果最佳,药后7 d病指防效达90.4%;药后21 d,2次较单次用药的病指防效提高19.9%。初病期防治白叶枯病,每667 m2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 L各1次,对单季稻均有较好的保产效果,分别为23.9%-29.9%,21.0%,20.1%-22.3%,15.9%-18.0%。667 m2施用20%噻菌铜100 m L,以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的保产效果最佳,达28.8%;其次在初病期施药1次,保产效果为21.0%;而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激增期、初病期+激增期用药2次的保产效果均比单用1次增效明显。
赵敏陈建明严成其李荣黄元杰梁伟芳周洁余初浪黄坚张国忠陈剑平
关键词:单季稻白叶枯病保产效果
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发病率与稻谷损失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旨在通过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级别和穗部性状指标,分析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发病率与稻谷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病级受害植株的穗长、每穗粒数无显著差异,而株高、每穗实粒数、空瘪粒数、实粒重、总粒重和千粒重在处理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1~2级植株与对照(未受害株)差异不显著,3~4级植株的相关指标显著或者极显著少(轻)于对照。每穗实粒数、实粒重、总粒重和千粒重分别下降20.9%~30.8%,24.3%~36.1%,20.3%~28.1%和4.3%~7.6%,每穗空瘪粒数增加132.3%~139.8%,而且受害病级越严重,这些指标的下降或增加程度越显著。构建了11个植株在白叶枯病发病初期、激增期、稳定期的发病率与稻谷损失率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直线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可为浙西北单季稻区白叶枯病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赵敏严成其黄元杰李荣张国忠郑超王华弟陈剑平
关键词:单季稻水稻白叶枯病发病率
好力克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及水稻增产效果试验被引量:1
2009年
43%好力克SC在水稻破口前5天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用12ml、15ml/667㎡的施药量,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80.32%、85.24%。两次施药后对水稻有明显增产作用。12ml、15ml/667㎡的施药量,分别增产8.5%、19.0%。
张国忠李荣林根土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增产作用
农田灭鼠技术试验研究
2007年
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农村农田鼠害发生较重。农田大面积统一灭鼠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裸投),其灭鼠效果易受气候状况影响,尤其在春季,天气多变难测,投饵后,一旦下雨就会被冲刷淋湿,常受潮霉变,鼠药利用率下降,直接影响老鼠取食,影响药效。为此,我们引进毒饵站灭鼠新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并示范,取得显著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赵敏张国忠李荣吴传伟叶永青林根土
关键词:农田灭鼠鼠害发生气候状况灭鼠效果西北部
6种新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评价被引量:25
2010年
为明确近年来新型杀虫剂对浙西北山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2009年在大田以喷雾施药法对6种新型杀虫剂进行了防治单季稻五(3)代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天,5%甲维盐11.25g(a.i/hm^2,下同)、10%阿维·氟虫双酰胺60mL和24%氰氟虫腙216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95%以上,32%丙溴·氟铃脲288mL、20%氯虫苯甲酰胺30mL和14.1%甲维·毒死蜱211.5mL的防效在73.5%~83.1%。药后12天,丙溴·氟铃脲和氰氟虫腙的防效为74.1%~82.7%,阿维·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为62.9%~65.6%,甲维盐和甲维·毒死蜱的防效在50%以下。药后31天,除丙溴·氟铃脲和氯虫苯甲酰胺还有37.8%~39.0%防效外,其他药剂无防效。氰氟虫腙、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虫双酰胺的保叶效果最好,药后12天为68.5%~70.3%,显著高于甲维盐、丙溴·氟铃脲和甲维·毒死蜱(54.0%~61.7%)。药后31天甲维盐和甲维·毒死蜱的保叶效果差在27%以下,其他药剂仍有44%~62%保叶效果。可以认为,甲维盐、阿维·氟虫双酰胺和氰氟虫腙防治稻纵卷叶螟速效性好、持效性较差,丙溴·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
赵敏李荣吴传伟张国忠洪美萍陈建明
关键词:新农药稻纵卷叶螟田间防治效果保叶效果
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药剂对稻飞虱兼治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对12种药剂兼治稻飞虱效果调查表明,每667 m2用48%毒死蜱80 mL、15%茚虫威8 mL、35%毒.乙酰100 g、50%稻丰散100 mL、10%虫螨腈40 mL对单季稻4(2)代白背飞虱及总体兼治效果较好,药后7 d各处理对白背飞虱校正防效分别为87.3%、86.6%、84.5%、81.7%和78.7%,对稻飞虱总体校正防效分别为87.0%、86.3%、84.4%、81.3%和78.5%;而48%毒死蜱80 mL、5%氟虫腈50 mL、10%虫螨腈40 mL对4(2)代褐飞虱兼治效果也较好,药后7 d各处理对褐飞虱校正防效分别为79.2%、62.5%和62.5%。25%毒死蜱.氟虫腈70-80 mL、5%氟虫腈40-50 mL、48%毒死蜱80 mL对单季稻5(3)代稻飞虱兼治效果较好,各处理药后7d对白背飞虱、褐飞虱、总稻虱校正防效分别达86.1%-97.5%、80.2%-88.9%、80.2%;97.7%-98.4%、92.4%-95.8%、94.7%;93.6%-96.4%、86.8%-95.2%、86.5%。
赵敏张国忠吴传伟李荣徐福寿林根土
关键词:单季稻稻飞虱药剂兼治
2005~2007年浙西北单季晚稻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2005~2007年褐飞虱大发生年灯下和观测圃虫量监测结果表明,这3年浙西北桐庐单季稻区褐飞虱与一般发生年(2004年)相比具有:灯下初见早或偏早,迁入峰出现早,峰次多,后期峰次又发生迟,年诱虫量高3.57~45.98倍...
赵敏张国忠李荣吴传伟倪中应
关键词:单季晚稻褐飞虱为害特点防控对策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