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和平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大环内酯
  • 3篇抗生素
  • 3篇大环内酯类
  • 2篇小单孢菌
  • 2篇菌素
  • 2篇抗菌
  • 2篇抗菌素
  • 1篇摇瓶
  • 1篇摇瓶发酵
  • 1篇诱变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
  • 1篇提取精制
  • 1篇内酰胺
  • 1篇内酰胺类
  • 1篇偶联
  • 1篇酰胺
  • 1篇酰胺类
  • 1篇精制
  • 1篇菌丝

机构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和平
  • 6篇顾觉奋

传媒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国外医药(抗...

年份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90的研究Ⅳ:诺亚霉素的提取精制及若干理化生物学性质被引量:3
1994年
用有机溶剂从小单孢菌M-90的发酵液中提取,并进一步通过柱层析方法精制得到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诺亚霉素。诺亚霉素的一系列理化性质表明它不同于其它已知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G+,G-菌及某些实验真菌有效。
张和平顾觉奋
关键词:精制大环内酯发酵液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90的早期鉴别被引量:2
1993年
从一株玫瑰绛红小单孢菌M-90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淡黄色粉末,抗生素M-90。在筛选实践中,建立了适用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PC、呈色反应、TLC(种间分类和属间鉴别)、UV分类、产生菌培养特征以及MIC六种试验——简便快速的理化和生物学早期鉴别手段,提高了早期鉴别的速度和准确性。结果分析表明:确认抗生素M-90为含有多组分的大环内酯类新抗生素,对G^+、G^-菌及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顾觉奋罗素香张和平
关键词:抗生素大环内酯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90的研究Ⅰ.产生菌的菌种鉴定
1994年
从我国四川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小单孢菌,经过形态培养及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它在合成培养基上产生紫褐色菌丝体和可溶性玫瑰红色素,分解纤维素能力很强,属于紫色小单孢菌类群。与国内外资料发表的已知种比较,未发现与其完全一致者,故认为它是一个新种,命名为玫瑰红色小单孢菌M─90(MicromonosporaroseorubraM─90)。
张和平顾觉奋
关键词:小单孢菌大环内酯类
新抗诺亚霉素的研究
张和平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90的研究Ⅱ. 小单孢菌M-90的诱变育种被引量:3
1994年
M-90为四川省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产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小单孢菌。在其诱变研究中比较了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及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对小单孢菌M-90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紫外线是最佳诱变剂,紫外线处理菌丝悬液比处理孢子悬液获得了更多的诺亚霉素高产菌株。对这些高产株进一步筛选分离后,找到了几株具有较高生产率和较少组分的突变株,其效价约为出发株的3倍,且组分由6个减至3个。几次传代培养后,大多数具有遗传稳定性。
张和平顾觉奋
关键词:小单孢菌诱变育种菌丝抗菌素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90的研究Ⅲ:抗生素M-90的摇瓶发酵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抗生素M-90是一种具有厂谱抗菌活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小单孢菌M-90的突变株作为产生菌,研究获得了基本满意的培养基配方,确定了利于菌的生长及抗生素产生的培养条件。可溶性淀粉和黄豆粉分别是最佳碳源和氮源。在优化条件下,抗生素M-90的摇瓶发酵单位达到70-80μg/ml。
张和平顾觉奋
关键词:摇瓶发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偶联衍生化技术的HPLC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应用
1994年
传统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一般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和一些物理化学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灵敏度低,选择性差,耗时长,其它物质干扰现象严重等缺点,因而有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所取代的趋势.然而常规HPLC往往仅适宜于测定比较纯的产品,对于具有复杂组分的生物培养基、血液、胆汁、粪便及尿中的抗生素,特别是痕迹量的抗生素,往往由于高的背景干扰而难于定量分析.而HPLC偶联衍生化技术能改善样品分离度,提高柱的选择性和检测器的灵敏度,可定量分析复杂组分中的抗生素,故目前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张和平顾觉奋
关键词:内酰胺抗菌素HPL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