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对苯二酚类分子的包络识别性能被引量:13
- 2006年
-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条件下测定了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与苯二酚类分子形成超分子包合物的表观热力学参数.化学计量法表明,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上环糊精与客体苯二酚类分子形成了1∶1的超分子包合物.从主-客体间包合物的表观热力学参数、尺寸关系、溶液pH值、包合时间等因素讨论了纤维上环糊精对客体苯二酚类分子的分子识别机制.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上环糊精对苯二酚类分子不同位置羟基具有分子选择性和识别能力.
- 万军民胡智文陈文兴郑世睿吕慎水张利
- 关键词:Β-环糊精分子识别苯二酚
- 高分子钯胶的制备及其在化学镀织物中的应用
- 传统的织物化学镀工艺中,在织物表面形成贵金属钯催化剂需要敏化和活化2道工序.工艺复杂,质量不易控制,消耗大量的氯化亚锚和酸。研究探索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d 溶胶活化一步法工艺取代传统化学镀敏化、活化两步法工艺,...
- 陈文兴姚玉元吴雯张利吕慎水杜莉娟
-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化学镀织物
- 金属酞菁接枝纤维素纤维及其消臭性能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四氨基钴酞菁制备新型水溶性钴酞菁,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将金属酞菁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制备功能纤维。在室温条件下,该功能纤维能有效去除甲硫醇和氨气,甲硫醇按催化氧化机理去除,而氨气按酸碱中和机理去除,2 h的去除率分别为69.7%和97.6%。
- 汪进前魏莉莉吕素芳张利陈文兴
- 关键词:顺丁烯二酸酐纤维素纤维消臭
- 金属酞菁接枝高分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关于金属酞菁的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二氯亚砜对已合成的四羧基钴酞菁、四羧基铁酞菁进行改性,制备得到了四酰氯基金属酞菁,通过IR、UV、TGA、AAS、MS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改性金属...
- 张利
- 关键词:高分子催化剂催化氧化性能功能树脂功能纤维染料废水处理
- 文献传递
- 四羧基金属酞菁负载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消臭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合成了四羧基铁酞菁(Fe-CPc)和四羧基钴酞菁(Co-CPc),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在酸性条件下,将四羧基金属酞菁负载到改性纤维素纤维上,制备得到消臭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四羧基铁酞菁消臭纤维(FePcF)、四羧基钴酞菁消臭纤维(CoPcF)和混合金属酞菁消臭纤维(CoFePcF)3种功能性纤维都能有效去除甲硫醇、硫化氢、氨气和三甲胺,甲硫醇和硫化氢按催化氧化机理除去,而氨气和三甲胺按酸碱中和机理除去;3种消臭纤维对甲硫醇和硫化氢的消臭效果为CoFePcF>CoPcF>FePcF.
- 陈文兴张利姚玉元赵宝艳
-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消臭催化氧化
- 两种负载不同金属酞菁纤维的消臭性能比较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苯酐-尿素路线合成了八羧基钴酞菁(CoPc)和十二羧基双核钴酞菁(Co2Pc2),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将两种金属酞菁负载到改性纤维素纤维上,制备得到功能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两种功能纤维均能有效去除甲硫醇和氨气,同时双核钴酞菁对催化甲硫醇有较高的活性,而单核钴对中和消除氨气的效果较好。
- 张利魏莉莉吕慎水陈文兴杜莉娟
-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消臭催化氧化
- 不易滑动的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滑动的碗,包括碗体,所述碗体外侧设有防滑膜,碗底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圆环形,防滑垫位于碗底外侧。所述防滑垫与碗底外侧粘贴连接。所述防滑膜外表面设有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凸起,防滑膜内表面设有粘贴...
- 汪颖张利
- 文献传递
- 一种无金属催化体系降解印染废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金属催化体系降解印染废水的方法,其在常温下由无金属催化剂活化氧化剂产生活性种(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1.8‑2.7V)可高效降解印染废水。本发明不仅克服了传统芬顿(Fenton...
- 姚玉元岳庆杨志远张利
- 文献传递
- 一种无金属催化体系降解印染废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金属催化体系降解印染废水的方法,其在常温下由无金属催化剂活化氧化剂产生活性种(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1.8‑2.7V)可高效降解印染废水。本发明不仅克服了传统芬顿(Fenton...
- 姚玉元岳庆杨志远张利
- 高分子钯胶的制备及其在化学镀织物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传统的织物化学镀工艺中,在织物表面形成贵金属钯催化剂需要敏化和活化两道工序,工艺复杂,质量不易控制,消耗大量的氯化亚锡和酸.本文研究探索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d溶胶活化一步法工艺取代传统化学镀敏化、活化两步法工艺,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VP-Pd溶胶的制备条件,用TEM观察了PVP-Pd溶胶的分散性,用SEM观察了施镀前后织物表面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PVP-Pd溶胶分散性良好,可成功应用于织物化学镀,优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制得镍镀织物具有优良的导电和电磁屏蔽性能.
- 陈文兴姚玉元吴雯张利吕慎水杜莉娟
-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化学镀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