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义静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溶瘤
  • 3篇溶瘤腺病毒
  • 3篇前列腺
  • 3篇肿瘤
  • 3篇腺病
  • 3篇腺病毒
  • 2篇移植瘤
  • 2篇肾脏
  • 2篇肾肿瘤
  • 2篇前列腺癌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植瘤
  • 2篇纤维瘤
  • 2篇腺癌
  • 2篇基因
  • 2篇孤立性纤维瘤
  • 2篇复习
  • 2篇HTERT基...
  • 2篇SHRNA

机构

  • 6篇徐州市第一人...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3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张义静
  • 5篇刘星
  • 5篇陈伟
  • 5篇魏晋
  • 4篇孙方浩
  • 3篇温儒民
  • 2篇郑骏年
  • 2篇娄禄
  • 2篇肖永双
  • 2篇徐觉剑
  • 1篇李海龙
  • 1篇李望
  • 1篇毛立军
  • 1篇陈家存
  • 1篇陈颜夙
  • 1篇王尚
  • 1篇姜娟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荷载hTERT基因double—shRNA溶瘤腺病毒对裸鼠人前列腺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荷载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2个不同位点的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double-hTERT对裸鼠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模型,瘤体内分别注射ZD55-double-hTERT、ZD55-hTERT1(荷载hTERT基因单个位点的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hTERT2(荷载hTERT基因单个不同位点的shRNA的溶瘤腺病毒)和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定期测量肿瘤体积,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hTERT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7周后各组肿瘤平均体积为:PBS组(1841.5±182.3)mm3,ZD55-hTERT1组(689.0±93.5)mm3,ZD55-hTERT2组(669.2±84.3)mm3,而ZD55-double-hTERT组仅为(237.5±26.2)mm3。ZD55-double-hTERT组与ZD55-hTERT1组、ZD55-hTERT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ZD55-double-hTERT对hTERT基因的沉默效果明显提高,hTERT蛋白检测荧光强弱依次为:ZD55-double-hTERT组<ZD55-hTERT2组<ZD55-hTERT1组<PBS组。Western blot表明:ZD55-double-hTERT组、ZD55-hTERT1、ZD55-hTERT2和PBS中hTERT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2±0.02、0.84±0.05、0.79±0.04和1.25±0.07,ZD55-double-hTERT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结果显示:ZD55-double-hTERT处理组凋亡阳性率为(43.5±6.4)%,与ZD55-hTERT1组(24.2±3.1)%、ZD55-hTERT2组(28.8±3.0)%及PBS组(2.8±2.4)%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ZD55-double-hTERT能有效抑制裸鼠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的生长,为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新的平台。
孙方浩郑骏年魏晋刘星徐觉剑陈伟娄禄张义静
关键词: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溶瘤腺病毒前列腺癌
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与非转移性肾癌术后生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LR)与非转移性肾癌(T1~T4N0M0)术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1年12月间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27例非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1天行血常规检查,进而获得NLR值。以此分析NLR与非转移性肾癌术后生存的相关性。再按NLR最佳截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以z。检验分析NLR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NLR分组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应用Log-rank进行检验。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检测NLR对于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的意义。结果:327例非转移性肾癌患者外周血NLR为2.72±2.25。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1.7为NLR最佳截点。NLR与肿瘤大小存在统计学相关(x2=5.050,P=0.025),与病理类型、pT分期均不存在统计学相关。NLR高低分组对于总生存率(x2=7.339,P=0.007)和无病生存率(x2=6.419,P=0.011)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对于总生存率(HR=1.674,95%CI=1.103~2.539,P=0.015)及无病生存率(HR-1.714,95%CI-1.092~2.691,P=0.019)具有独立预测的意义。结论:术前高NLR提示非转移性肾癌患者生存较差,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可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张义静李海龙白津陈颜夙温儒民
关键词: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
荷载hTERT基因double-shRNA溶瘤腺病毒对人前列腺癌DUl45细胞的杀伤效果
2018年
目的 构建荷载hTERT基因double-shRNA溶瘤腺病毒ZD55-double-hTERT,研究其对前列腺癌DUl45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hTERT基因的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前列腺癌细胞hTERT、病毒E1A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33342染色了解不同处理组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 成功包装病毒ZD55-double-hTERT;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D55-double-hTERT组hTERT表达量明显减少,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包装的病毒可以表达E1A蛋白.MTT结果显示:20MOI的各组病毒感染DUl45细胞72 h后,ZD55-double-hTERT组细胞存活率为(45.13±3.41)%,显著低于Blank组(81.60±3.31)%、ZD55-hTERT1组(70.51±4.69)%和ZD55-hTERT2组(76.93±1.63)%(P<0.05).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ZD55-double-hTERT(57.29±4.19)%与Blank(3.29±1.73)%、ZD55-hTERT1(23.14±3.56)%、ZD55-hTERT2(33.38±3.55)%相比,DU14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荷载hTERT基因double-shRNA溶瘤腺病毒ZD55-double-hTERT与单靶点溶瘤腺病毒比较,对前列腺癌DUl45细胞hTERT基因的沉默作用增强,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
孙方浩郑骏年魏晋刘星徐觉剑陈伟娄禄张义静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溶瘤病毒微RNAS基因
肾脏孤立性纤维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脏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例1男,45岁...
张义静温儒民肖永双陈家存李望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探究
2016年
对比探讨采用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治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肾肿瘤中抽取48例临床患者的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行肾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行肾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往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孙方浩魏晋刘星陈伟张义静
关键词:后腹腔镜开放手术肾肿瘤
重肾畸形合并CA199异常1例报告
2021年
血清CA199作为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肺癌及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定。CA199升高也常见于无恶性肿瘤存在的情况,如良性胆道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临床上还观察到部分CA199升高患者没有发现任何疾病。本文报道1例重肾畸形合并CA199异常增高的患者,手术后恢复正常,进而证明CA199升高也常见于无恶性肿瘤存在的情况。
孙方浩魏晋刘星陈伟姜娟张义静
关键词:先天畸形重复肾CA199
肾脏孤立性纤维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误诊原因、治疗方法,以减少其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脏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资料、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男女各1例,年龄45、59岁,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癌。病理检查考虑为(左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和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HE切片,倾向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其中例1倾向为恶性)。1例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1例刚出院,未行随访。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肾脏孤立性纤维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术前很难确诊,需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主要治疗方式为肾脏根治术,良性病变预后好。
张义静肖永双温儒民
关键词:肾肿瘤纤维瘤
溶瘤腺病毒ZD55-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携带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构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分别用ZD55-SATB1、ZD5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Ad-SATB1、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瘤内注射治疗,每次病毒100 μl(5×108 pfu),隔天1次,共3次。每周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时间-体积生长曲线,治疗第49天将裸鼠全部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ATB1基因表达水平,取肺脏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肿瘤转移。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 结果成功构建前列腺癌DU145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ZD55-SATB1组肿瘤体积为(295.3±51.9) mm3,与ZD55-EGFP组(525.6±89.3) mm3(P=0.017)、Ad-SATB1组(582.3±97.0) mm3(P=0.010)和PBS组(777.1±139.8) mm3(P=0.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组织HE染色显示:PBS组全部出现肺转移,ZD55-EGFP组2只出现转移,而ZD55-SATB1和Ad-SATB1组则无转移。TUNEL显示:ZD55-SATB1组凋亡率为(87.3±4.8)%,ZD55-EGFP组为(51.2±3.4)%(P=0.013),Ad-SATB1组为(41.3±3.2)% (P=0.010),PBS组为(20.1±1.9)%(P=0.009),ZD55-SATB1组凋亡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SATB1在ZD55-SATB1、ZD55-EGFP、Ad-SATB1和PBS组吸光度值分别为13.8±1.2、81.1±7.3(P=0.010),26.9±2.4(P=0.025)和88.3±7.8(P=0.009),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ZD55-SATB1可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促进其凋亡。
王尚魏晋刘星陈伟张义静毛立军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前列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