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多层螺旋CT
  • 5篇成像
  • 4篇三维重建
  • 4篇体层摄影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成像
  • 2篇动脉
  • 2篇多期增强扫描
  • 2篇胸部
  • 2篇血管
  • 2篇肾癌
  • 2篇输尿管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尿管
  • 2篇肿瘤
  • 2篇外伤
  • 2篇系膜

机构

  • 9篇温州市第二人...
  • 5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14篇张丽敏
  • 13篇黄崇权
  • 10篇洪瑞镇
  • 9篇斯洋
  • 8篇滕陈迪
  • 7篇郑文龙
  • 5篇徐立文
  • 2篇吴爱琴
  • 1篇金肖丹
  • 1篇潘步建
  • 1篇殷禹
  • 1篇陈雷
  • 1篇林志毅
  • 1篇陈海川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胸部外伤骨折的病例,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和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邻近组织、脏器的情况。结果:30例胸部外伤病例,MSCT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19例(50处),肋软骨骨折3例(7处),胸骨骨折12例(14处),肩胛骨骨折7例(10处)。轴位图像、MPR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出骨折及断端移位情况,结合VR重建,肋骨骨折的位置、数目的显示均较确切;另外还发现肺挫伤13例,血胸20例,气胸7例;肝脏、脾脏挫裂伤各1例;胸骨骨折合并胸骨旁、前纵隔血肿8例。X线平片共发现肋骨骨折35处、肋软骨骨折0处、胸骨骨折1处、肩胛骨骨折6处;X线平片仅发现肺挫伤5例,血气胸10例;X线平片和MSCT同时发现锁骨骨折2处、胸椎骨折2处。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MPR及VR三维重建的联合应用,对判断胸部外伤骨折及邻近组织、脏器损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尤其对临床可疑肋骨骨折及肋软骨、胸骨骨折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黄崇权张丽敏斯洋徐立文郑文龙洪瑞镇
关键词:胸部外伤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17例中小实性肾癌15例,小囊性肾癌2例;CT平扫呈低密度12例,等密度4例,稍高密度1例,伴有斑点状钙化2例;增强扫描皮质期13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呈轻中度强化,另2例小囊性肾癌的囊壁、壁结节及囊内分隔明显强化;实质期、肾盂期扫描所有肿瘤强化均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4例可见假包膜。17例MPR/MIP9、例VR重建均能清楚显示肾血管、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并发现副肾动脉2例。结论:小肾癌多为富血供肿瘤,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提高小肾癌的检出能力及定性诊断率;MPR/MIP、VR重建能清楚显示肿瘤及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发现肿瘤肾的肾动脉有无先天变异、静脉内有无癌栓,能为外科手术提供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黄崇权张丽敏斯洋徐立文郑文龙洪瑞镇
关键词:肾癌
多层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M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经证实的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VR、MIP、MPR、CPR)进行肠系膜血管成像,观察肠系膜血管病变的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2例,MMSCTA及DSA示SMA充盈缺损;SMA血栓形成1例,MMSCTA及DSA示SMA主干呈长条状充盈缺损;肠系膜上静脉(SMV)栓塞9例,MMSCTA示SMV充盈缺损7例,2例不显影;胰腺癌侵犯SMA、SMV者13例,MMSCTA示肠系膜血管被包埋,血管狭窄中断;SMA主干或分支狭窄伴软斑形成7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是肠系膜血管病变的一种无创性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滕陈迪黄崇权张丽敏斯洋郑文龙洪瑞镇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肝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MSCTA)和三维重建(3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患者的肝动脉进行了MSCTA成像,其中肝细胞癌22例,肝血管瘤12例,肝转移瘤12例,肝脏AVM1例,局灶结节样增生1例,肝内胆管腺瘤1例,同期15例肝癌患者行常规肝脏血管造影(DSA)与其对照。结果:MSCTA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肝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其变异,与常规血管造影无明显差别,同时还能很好地显示肝脏病变的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结论:MSCTA可以较好地显示腹主动脉和肝动脉较大分支处的复杂的解剖关系及变异,与常规血管造影相吻合,同时由于其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张丽敏黄崇权滕陈迪斯洋洪瑞镇
关键词:肝动脉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黄崇权滕陈迪张丽敏斯洋郑文龙洪瑞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骨关节损伤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损伤病例
门静脉-肝静脉瘘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肝静脉瘘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门静脉-肝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5~83岁。8例中3例有乙肝后肝硬化病史,1例为不明原因肝硬化,1例有心功能不全史,3例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重建技术来显示病变与受累门静脉、肝静脉关系。结果:本组所有病变均位于肝脏周边部或肝包膜下,右肝5例,左肝3例。增强后在门静脉期均见明显强化结节样、动脉瘤样扩张血管将门静脉和肝静脉相连通。重建图像更清晰地显示了分流血管的情况。结论:MSCT及其重建技术可显示门静脉-肝静脉瘘的特征性征象,可作为门静脉-肝静脉瘘的首选诊断方法。
张丽敏滕陈迪黄崇权洪瑞镇
关键词:门静脉肝静脉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是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在原发肾脏恶性肿瘤中占75%—85%,病死率约50%,发现时多为中晚期,预后差。小肾癌指直径≤3cm的肾癌,肿瘤一般尚局限于肾包膜内,容易手术治疗,预后较好,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
黄崇权张丽敏斯洋徐立文郑文龙洪瑞镇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肝动脉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动脉成像方法、肝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了解肝内肿瘤供血动脉的情况。材料与方法:收集多层螺旋CT肝动脉成像病员23例,其中肝脏无病变5例,肝内肿瘤18例(原发性肝癌10例、转移瘤4例、肝血管瘤4例)。...
洪瑞镇黄崇权张丽敏
文献传递
肝内胆管腺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1年
肝内胆管腺瘤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国内文献仅见3例报道.本文报告1例肝内胆管腺瘤,复习文献并对其做初步分析.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肺部感染、脑出血后遗症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期间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左肝顶低密度结节而转入外科治疗.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未发现阳性体征.
陈雷张丽敏殷禹金肖丹陈海川潘步建
关键词:文献复习胸部CT检查住院治疗期间脑出血后遗症
输尿管病变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价值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输尿管病变106例,其中结石54例、肿瘤34例、结核7例、先天畸形5例、良性狭窄2例、膀胱尿潴留致输尿管扩张4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和后处理重组,观察后处理重组技术显示和诊断输尿管病变的能力。结果:106例后处理重建图像均能清楚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周围情况以及病变上方输尿管肾盂梗阻扩张程度。曲面重组(CPR)能在一个平面上显示输尿管全程,对肾功能差、无功能肾及严重梗阻致输尿管不显影者价值更大;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图像类似于静脉尿路造影(IVU),能立体显示病变。结论:MS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一定优势,尤以CPR价值最大,有望代替KUB和IVU成为一种常规检查。
郑文龙吴爱琴滕陈迪黄崇权徐立文张丽敏斯洋
关键词:输尿管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