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燕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土壤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土壤肥力
  • 2篇肥力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疫病生态学
  • 1篇致病
  • 1篇致病因子
  • 1篇生物学性质
  • 1篇土壤生物
  • 1篇土壤生物学
  • 1篇土壤生物学性...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特征
  • 1篇蚯蚓
  • 1篇碱地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滨州市农业局

作者

  • 4篇王冲
  • 4篇廖燕
  • 4篇孙振钧
  • 3篇张宁
  • 2篇朱君君
  • 1篇孙福来
  • 1篇刘雪连
  • 1篇崔东良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控制对策被引量:5
2008年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感染剂量低,致病性强,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新型肠道致病菌,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流行,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从非生物因素(包括传染源、气候等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大肠杆菌O157:H7传播的环境因子,最后从病原菌的监测诊断技术、废弃物堆肥处理、加强食品以及饮水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大肠杆菌O157:H7的对策,最终为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刘雪连孙振钧王冲崔东良廖燕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疫病生态学致病因子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华北盐渍改造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的变化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种群造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对蚯蚓种群特征与土壤生物肥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廖燕朱君君孙振钧王冲张宁
关键词:土壤肥力土地利用方式
文献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其与土壤生物肥力的关系被引量:22
2012年
采用样方法对华北平原(河北曲周)盐渍化改造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进行详细调查,并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蚯蚓种群特征对若干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7种土地利用调查样地中共存在蚯蚓有3个科,5个属,5个种,其中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占调查样地总个体数的60%以上,梯形流蚓(Aporrectodea trapezoides)和赤子爱胜蚓两个种在本地区广泛分布,样点出现频率分别为74%和44%,为该地区的优势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蚯蚓种群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是:庭院菜地>直立免耕>清茬免耕>商品菜地>传统玉米地>果园>原貌地。其中庭院菜地蚯蚓种群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272 Ind.m-2和68.04gm-2;(3)蚯蚓种群密度和物种数等种群特征与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基础呼吸商成显著负相关(p<0.01);(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蚯蚓的种群密度、生物量等种群特征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作用显著。蚯蚓生物量越大、种群越丰富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有效成分越高,反之则相反。室内培养实验表明,随着蚯蚓个体数量增加土壤原生动物总丰度、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也存在升高的趋势,与用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及土壤化学特性指标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
张宁廖燕孙福来王冲孙振钧
关键词:土壤生物学性质盐碱地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华北盐渍改造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的变化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种群造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对蚯蚓种群特征与土壤生物肥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廖燕朱君君孙振钧王冲张宁
关键词:蚯蚓种群特征土壤肥力土地利用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