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廉漪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田鼠
  • 2篇棕色田鼠
  • 1篇雄性
  • 1篇增龄变化
  • 1篇沼泽田鼠
  • 1篇生活史对策
  • 1篇受体
  • 1篇受体Α
  • 1篇气味识别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睾丸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激素
  • 1篇激素受体
  • 1篇附睾
  • 1篇雌激素
  • 1篇雌激素受体
  • 1篇雌激素受体Α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廉漪
  • 2篇邰发道
  • 1篇孙儒泳
  • 1篇王廷正
  • 1篇王慧春

传媒

  • 1篇兽类学报
  • 1篇Zoolog...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棕色田鼠和沼泽田鼠的气味识别(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把棕色田鼠或沼泽田鼠暴露于同种个体底物(个体饲养箱内的锯末) 1h ,不同组别的田鼠在间隔15min、30min、6 0min后,记录对暴露过的熟悉底物和另一个陌生底物的访问、嗅闻、挖掘等社会探究行为(每组在每一个时间间隔只试验1次) ,统计分析发现,田鼠在暴露于同种异性底物,然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后,总是倾向于选择熟悉同种异性底物;田鼠在暴露于同种同性底物,然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后,总是倾向于选择陌生同种同性底物;棕色田鼠在暴露于同性底物1h ,然后间隔6 0min后,对陌生的同性底物有明显多的探究行为,但沼泽田鼠在同种情况下却没有表现出这种选择倾向。在暴露底物1h ,然后间隔6 0min后,雌性田鼠比雄性田鼠表现出更明显的选择倾向。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性别的田鼠对气味表现出不同的识别模式。这种差异可能表明不同种具有不同的社会组织。
邰发道廉漪王廷正孙儒泳
关键词:沼泽田鼠棕色田鼠气味识别生活史对策雄性雌性
棕色田鼠睾丸和附睾雌激素α受体表达的增龄变化被引量:9
2005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初生(1日龄)到成体(60日龄)5个发育阶段各6只棕色田鼠睾丸和附睾内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结果发现:①在生殖细胞中,1日龄组幼鼠的生殖母细胞和支持细胞有微弱的ERα阳性表达,10日龄组精原细胞中ERα有弱表达,25日龄组精子细胞出现了较强ERα阳性表达,发育到45日龄时精子细胞ERα阳性表达最强,成体组中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有ERα阳性表达。②在间质细胞中,1日龄组间质前体细胞有ERα阳性表达,10日龄表达减弱,而到25日龄增强,至45日龄达到峰值,而成体又减弱。③附睾中,1日龄附睾上皮细胞有ERα阳性表达,10和25日龄附睾管类肌细胞出现ERα阳性表达,45日龄和成体附睾管上皮细胞和类肌细胞中均有ERα阳性表达。上述结果表明,ERα可能作为一种特异性受体在棕色田鼠睾丸发育过程中影响睾丸间质细胞雄激素的分泌,进而调节生精过程和精子的发育成熟。
王慧春邰发道廉漪
关键词:棕色田鼠睾丸附睾雌激素受体Α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