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义娟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肺
  • 2篇单肺通气
  • 2篇单肺通气期间
  • 2篇动脉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氧
  • 2篇动脉血氧分压
  • 2篇血氧
  • 2篇血氧分压
  • 2篇氧分压
  • 2篇正压通气
  • 2篇通气
  • 2篇呼吸末正压
  • 2篇呼吸末正压通...
  • 2篇肺内
  • 2篇肺内分流
  • 2篇肺通气
  • 1篇休克
  • 1篇休克大鼠
  • 1篇血流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3篇庞义娟
  • 1篇赵锦宁
  • 1篇麻海春
  • 1篇李艳辉
  • 1篇王艳芬
  • 1篇冯艳华
  • 1篇鲍琪
  • 1篇谢俊然
  • 1篇吕然
  • 1篇王丹
  • 1篇胡旭明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与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比较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 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2~3月龄,体重250 ~ 29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10):假手术组(S组)、无液体复苏组(NF组)、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组(ULF组)、限制性晶体液复苏组(LR组)、不同限制性胶体液复苏组(LSG组和LHES组).采用放血+断尾法制备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股动脉20 min内放血2.5 ml/100 g,放血结束后10 min断尾,同时行液体复苏,分别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ULF组和LR组)、4%琥珀酰明胶(LSG组)及6%羟乙基淀粉130/0.4(LHES组).初始输注速率为2 ml·kg-1·min-1,限制性液体复苏目标MAP 50 mm Hg,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目标MAP 80 mm Hg.60 min后尾部断端止血并停止液体输注,改用血液复苏60 min后进入观察期180 min.于股动、静脉置管术后稳定10 min(T0)、股动脉放血结束后10 min(T1)、液体复苏结束(T2)、血液复苏结束(T3)及观察期结束(T4)时采集股动脉血样,测定Hct、血浆TNF-α、IL-6及IL-10的浓度;于T2时采集股动脉血样,检测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及髓样细胞分化蛋白88(MyD88)表达水平和NF-κB活性;记录尾部断端出血量及输液量.另取SD大鼠120只,按照上述方法分组(n=20)和复苏处理后,观察72 h内生存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Hct降低,血浆TNF-α、IL-6、IL-10浓度升高,单核细胞TLR4及MyD88表达上调,NF-κB活性增强(P<0.05).与NF组比较,ULF组、LR组及LSG组血浆TNF-α、IL-6浓度升高,IL-10浓度和Hct降低,单核细胞TLR4及MyD88表达上调,NF-κB活性增强,LHES组血浆TNF-α、IL-6浓度升高,IL-10浓度和Hct降低(P<0.05).与ULF组比较,LSG组、LHES组及LR组血浆TNF-α、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Hct和生存率升高,单核细胞TLR4及MyD88表达下调,NF-κB活性减弱,尾部断端出血量降低,输液量减少�
谢俊然胡旭明赵锦宁鲍琪庞义娟吕然
关键词:复苏术
呼吸末正压通气对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胸外科手术要求麻醉医生为其提供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的条件,随着胸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对单肺通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不仅可以防止血液及分泌物溢入健肺,保证良好...
庞义娟
关键词:单肺通气PEEP肺内分流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氧分压
文献传递
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探讨OLV期间应用的最佳PEEP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OLV患者30例,患者侧卧位后分别于双肺通气3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通气侧肺5cmH2O 30min(T3)及通气侧肺10cmH2O 30min(T4)时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内分流(Qs/Qt)。结果:与双肺通气比较,OLV时P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T2到T3期间PaO2从(200.20±145.25)mmHg上升到(299.55±138.83)mmHg,Qs/Qt下降(P<0.05)。T3到T4期间PaO2从(299.55±138.83)mmHg下降到(237.30±135.57)mmHg,Qs/Qt有所升高(P<0.05)。OLV时Ppeak值从T2(21.15±3.60)cmH2O上升到T4(27.20±3.78)cmH2O(P<0.05)。结论:OLV期间,通气侧肺应用PEEP 5cmH2O能有效提高PaO2,减少Qs/Qt,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手术操作,是较合适的PEEP值。
庞义娟冯艳华李艳辉王丹麻海春王艳芬
关键词:呼吸末正压通气单肺通气动脉血氧分压肺内分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