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 目的肝炎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症,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肝硬化常易引起多种合并症,如肝腹水、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等,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为...
- 常建平张彬王国庆
- 文献传递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抗菌药物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索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病因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患者135例中,SBP患者40例,感染率:29.6%。腹水W BC计数>0.5×109/L者11例(27.5%),(0.1~0.5)×109/L19例(47.5%),<0.1×109/L者10例(25%),外周血W BC计数>10×109/L者15例(37.5%);细菌培养:大肠杆菌17例,3例肺炎科雷氏菌,1例葡萄球菌。抗菌药使用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他定,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结论:BP患者腹水培养出的细菌,绝大多数为肠道内的正常需氧菌群,诊断应参考腹水细胞检查及腹水培养。第三代头孢菌素一般作为首选的经验性用药。
- 常建平高二凤毛红杜晓
- 关键词:肝硬化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抗生素治疗
- 慢性重型肝炎50例患者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5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PA、PTA、血氨、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ALB、血清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评分增加、血氨增高及PTA降低是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的很好预测因素(P<0.01),PA及血清钠降低亦是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Child-Pugh评分、血氨、PTA、PA、血清钠与患者预后相关,提示降低血氨、改善凝血状态、纠正低蛋白血症及低钠血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常建平王国庆毛红杜晓高二凤
- 关键词:病毒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
- 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索中西药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有效治疗途径及方法。方法:就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修订CHB的诊断标准,抗病毒治疗参考AASLD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意见)。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与恩替卡韦0.5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白术、党参、沙参、山药、当归、红花,白蒺藜、柴胡、茵陈、黄芩等。隔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判断疗效。结果:两组血清生化学指标改善,HbeAg抗原转换,HBV-DNA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好。
- 王德步常建平武颖
- 关键词:恩替卡韦中药慢性乙型肝炎
- 急性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与血肿穿刺抽吸术的对比研究
- 李月春刘国荣王宝军周彦儒常建平
- 我们通过对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血肿穿刺引流术组50例和血肿穿刺抽吸术组30例进行对比研究,所有病人血肿穿刺抽吸时间和血肿穿刺引流术时间为发病后6小时-11天,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较血肿穿...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穿刺术引流术抽吸术
- 重症肝炎对甲状腺激素代谢及其预后的临床研究
- 常建平宋敏利李立张育翔孙建清张彩云魏增梅李春华
- 本研究收集自1996年2月~2000年6月收住院病人,共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议的诊断标准,30例重症肝炎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6岁,通...
- 关键词:
- 关键词:重症肝炎甲状腺激素预后
- 慢性肝炎的病因学分级与分期的综合诊断
- 2003年
-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组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型。据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进行了某些修改。其中慢性肝炎的修改比较大,即不用CAH及CPH的名称,而是简单的诊断为慢性,然后再注明炎症活动度,肝功能损伤程度。病理诊断方法也是一样。
- 常建平王国庆秦文燕
- 关键词:慢性肝炎病因学
- 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171例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罗春兰王凝芳常建平
-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
- 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 2005年
-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为了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进一步认识,现对近5年收集的160例肝硬化腹水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60例及其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1995年北京肝病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经统计学卡方验证,将出血者60例与无出血者10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及肾功能减退进行对照。结果:出血组的肾功能减退(68.3%)及肝昏迷(28.3%),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1.0%和8.0%)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再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出血者高,为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 常建平郭建红杨红燕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
- 急性肝衰竭患者T_3、T_4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2000年
- 宋敏利常建平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正常值病情重症肝炎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