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湘媛

作品数:26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超微
  • 13篇超微结构
  • 8篇发育
  • 7篇胚乳
  • 6篇薏苡
  • 5篇花粉
  • 4篇孢子
  • 4篇细胞
  • 4篇小孢子
  • 4篇花粉发育
  • 3篇贮藏
  • 3篇贮藏营养
  • 3篇荞麦
  • 3篇豇豆
  • 3篇小孢子母细胞
  • 3篇母细胞
  • 3篇糊粉层
  • 3篇花生
  • 3篇花药
  • 3篇长豇豆

机构

  • 26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师范学院

作者

  • 26篇席湘媛
  • 8篇叶宝兴
  • 3篇高新起
  • 3篇冷梅
  • 2篇邢树平
  • 2篇高荣岐
  • 1篇邵宗泽
  • 1篇任秋萍
  • 1篇国凤利
  • 1篇樊继莲
  • 1篇崔德才
  • 1篇张宪省
  • 1篇栾凤柱
  • 1篇王秀玲
  • 1篇李兴国
  • 1篇董建华

传媒

  • 8篇Acta B...
  • 6篇云南植物研究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植物学报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葱雄性可育系及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花粉发育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1991年
大葱(Allium fistulo sum L.)雄性可育系的减数分裂期的小孢子母细胞及四分体,有厚度不均的胼胝质壁。成熟花粉为二胞花粉,生殖细胞长,具PAS正反应的细胞壁。绒毡层兼有腺质及周缘质团型特点。自小孢子期始,绒毡层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黄色油脂颗粒或团块,在二胞花粉中期,绒毡层退化。不育系的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正常,花粉败育发生在具液泡的小孢子期。败育Ⅰ型的小孢子原生质体收缩,并逐渐解体,同时在细胞质中积累油滴,存留于空花粉中。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及小孢子败育初期,与可育系者相似,唯含油脂颗粒或团块比可育系者少,个别花药的绒毡层细胞含小液泡特多。小孢子败育后期,绒毡层细胞显示出:(1)细胞扁化,原生质体解体退化中;(2)细胞体积扩大,原生质体收缩;(3)绒毡层破毁,中层扩大。败育Ⅱ型的小孢子细胞质先于细胞核解体。两种败育类型的花药,其药室内壁细胞均具发达的条纹加厚壁。本观察难以说明绒毡层与花粉败育的因果关系。
席湘媛
关键词:大葱雄性不育系花药
荞麦胚和胚乳的发育及贮藏营养物质的积累被引量:9
2000年
荞麦原胚期 ,胚乳为游离核期。球形胚晚期 ,胚乳开始细胞化。心形胚期 ,胚囊中部形成一层“开放细胞”。鱼雷形胚期 ,胚囊中部有 5~ 7层胚乳细胞。子叶弯曲胚期 ,胚乳全部形成胚乳细胞 ,具传递细胞特征的合点胚乳吸器形成。胚乳细胞的初始垂周壁来自于自由生长壁和胞质分裂形成的细胞板 ;初始平周壁由自由生长垂周壁分支相接形成 ,及有丝分裂的细胞板形成。开花后 9d ,胚乳细胞积累淀粉 ,比胚细胞积累早 6d。开花后 15d ,胚乳最外层细胞积累蛋白质 ,而子叶细胞在开花后 2 0d积累蛋白质。开花后 2 5d ,子叶细胞中充满蛋白质体 。
高新起席湘媛
关键词:荞麦胚乳发育贮藏营养物质
大葱小孢子母细胞至二胞早期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4
2000年
用电镜观察了章丘大葱 (AlliumfistulosumL .)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胞早期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终变期的花粉母细胞 ,胼胝壁外方的相邻初生壁间及胞间隙内 ,存在胞间物质 ,四分体期 ,此物质尚部分存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 ,细胞质内含有脂滴 ,小孢子有丝分裂以后 ,脂滴增多增大。小孢子分裂后期 ,质体已积累淀粉粒 1至多个。二胞早期花粉之营养细胞质内 ,有些含淀粉质体亦含脂滴。各发育期 ,核糖体及多聚合糖体丰富 ,并有很多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及小泡、线粒体 ,显示蛋白质、糖类及其它物质合成及运输作用的活跃。小孢子缺中央大液泡。有丝分裂后期 ,细胞器集中于未来的营养细胞极。小孢子胞质分裂期 ,有些内质网贴近或与花粉质膜相连 ,它们或有可能互相融合 ,扩大质膜面积而适应花粉的生长。还讨论了不同时期高尔基体小泡的作用。
席湘媛
关键词:大葱花粉发育超微结构小孢子母细胞
扁豆雄配子体发育超微结构的观察
1994年
扁豆雄配子体发育超微结构的观察叶宝兴,席湘媛(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泰安271018)间期小孢子母细胞质中有许多质体,线粗体和核糖体,线粒体和质体的内部结构都不明显,质体呈长棒形或长梭形,基质深。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及小孢子母细胞与绒毡层细胞之间均有胞间连...
叶宝兴席湘媛
关键词:雄配子体发育小孢子母细胞超微结构棒形
薏苡胚乳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的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薏苡 ( Coix lacryma- jobi)授粉后 2 d,游离核胚乳已转变为细胞胚乳。授粉后 3d,中央细胞被胚乳细胞充满。起初 ,全部胚乳细胞均进行分裂 ,一定时期后 ,细胞分裂主要发生在胚乳周边区。授粉后 1 0 d,表皮停止平周分裂变为糊粉层 ,内方的数层形成层状细胞行平周分裂直到颖果接近成熟。胚乳内部生长则依赖于细胞体积扩大。胚乳基部 (颖果基部的胚乳 )形成了数层传递细胞。授粉后 9d,淀粉积累。授粉后 1 0 d,糊粉层及其内方数层细胞产生了脂体 ,后者的脂体以后又消失。授粉后 1 3、1 5 d,糊粉层细胞的液泡积累蛋白质。授粉后 2 0 d,液泡变为糊粉粒。授粉后 1 5 d淀粉胚乳细胞产生蛋白质体 ,营养物质积累持续到颖果成熟。还观察了胚和胚乳发育的对应关系。
席湘媛叶宝兴
关键词:薏苡胚乳发育营养物质积累
薏苡种子胚芽鞘细胞的结构被引量:2
1998年
观察了薏苡(Coixlacryma-jobi)浸泡种子胚芽鞘的结构。胚芽鞘由外、内表皮薄壁组织及2个侧位的维管束组成。在外表皮两处,观察到径向壁不连续的细胞群,它们实际是合胞体。薄壁细胞含丰富的核糖体,内质网小泡和线粒体,说明代谢活动已经活跃。初生纹孔场内有胞间连丝,显示细胞间已存在物质的共质运转。初生壁上有许多来源于内质网的小囊泡,在胚芽鞘生长时,这些小囊泡可能参与细胞质膜的扩大,适应细胞的生长。核膜不连续,或可能有利于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核仁偏向核膜,具核仁组织者的核仁还与无核膜部位相近的核膜相连。胚芽鞘细胞富含蛋白质体、脂体。薄壁细胞还含淀粉粒,所含蛋白质体有两种类型。
席湘媛叶宝兴冷梅
关键词:薏苡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扁豆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被引量:4
1996年
用透射电镜对扁豆DolichoslablabL.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首次观察到扁豆花粉发育过程中,其质体与线粒体去分化、再分化发生于整个花粉发育过程中,并经历了两个去分化和再分化的周期。第1个周期去分化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再分化发生于减数分裂末期Ⅱ。第2个周期是在小孢子晚期的去分化和二胞花粉早期(质体)及二胞花粉晚期(线粒体)的再分化。高尔基体从游离小孢子早期到二胞花粉晚期均较丰富,并参与外壁内层及内壁的形成。二胞花粉早期的初始内壁形成了壁内突,扩大了营养细胞质膜的表面积,增强了花粉从药室内吸收养料的功能。
叶宝兴席湘媛
关键词:扁豆花粉发育超微结构
薏苡胚乳传递细胞的超微结构被引量:4
1995年
传粉后10 d,薏苡(Coix lacrym a-jobiL.)颖果基部胚乳最外层传递细胞具长而多的壁内突,第二层细胞的壁内突较第一层的短而少,均具瓣裂的细胞核、丰富的线粒体、粗糙内质网、核糖体、产生小泡的高尔基体及与壁内突质膜相连的、含深色物质的囊泡。线粒体分布于壁内突附近或其间。授粉后25 d,第一、二层细胞壁内突发达,几乎充满了细胞,但细胞器可见。第四层传递细胞具树枝状及网状的壁内突,大量线粒体、具质体膜的淀粉粒、脂体存在壁内突附近或壁内突的间隙内。高尔基体常见,仅见很少的片段内质网。第五层传递细胞具短的壁内突、较大的淀粉粒及许多小蛋白质体。两个时期的第一、二层细胞内均未观察到胞间连丝。授粉后25 d,第四层及以上的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和呈网状的壁内突均含有胞间连丝。
席湘媛冷梅
关键词:薏苡胚乳传递细胞超微结构
薏苡胚乳细胞化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4
1999年
采用透射电镜对薏苡(Coixlacryma-jobiL.)早期的胚乳细胞化进行了研究。在胚乳游离核时期,胚乳游离核及细胞质环绕中央细胞分布,游离核间没有发现胚囊壁内突、成膜体等结构。胚乳细胞化过程中初始垂周壁形成过程如下:(1)胚乳细胞质中出现液泡,使细胞质和核向中央液泡推进;(2)一对相邻细胞核间液泡成对存在,且呈垂周分布,而且两液泡间的细胞质很狭窄;(3)在这狭窄的细胞质中出现成行排列的小泡;(4)小泡融合形成细胞板,细胞板悬于两液泡间;(5)细胞板向两端延伸,一端与胚囊壁相连,另一端继续随细胞质向中央液泡推进而向前生长。与中央液泡相邻的胚乳细胞为开放细胞。参与初始周壁形成的物质可能来源于高尔基体产生的小泡和液泡。
叶宝兴席湘媛
关键词:薏苡超微结构
大葱卵器及受精后助细胞的超微结构被引量:4
2001年
章丘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 cv. Zhangqiu )的卵器由1个卵细胞及2个助细胞组成。观察到不少卵器没有卵细胞,只有2个助细胞。卵细胞的核及大部分细胞质位于细胞的合点端,1个大液泡占据了细胞其它部位。卵细胞含有很多的核糖体及多聚核糖体、嵴明显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具小泡。卵细胞似是一个活跃的细胞。细胞外被细胞壁,其合点端及侧方与助细胞共同壁不连续。助细胞有一较大的核,位于细胞膨大的部位,众多的小液泡遍布细胞质中。核糖体及聚合核糖体、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同心圆环状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体及小泡常见,反映了其活跃的代谢作用。助细胞合点端及侧方与卵细胞、中央细胞的共同壁不连续。与卵细胞共同壁含胞间连丝,壁不连续处,有环状多层膜结构伸入卵细胞质,显示助细胞可能对卵细胞提供营养。传粉后,一个助细胞退化,宿存助细胞至椭形胚期尚存在。它经历了一个缓慢的退化过程 ,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质变稀,液泡扩大,细胞器逐渐减少。在椭形胚期,宿存助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及核仁消失,有细胞质侵入核内。因宿存助细胞壁变厚,细胞质内出现脂滴,宿存助细胞可能仍有合成功能。宿存助细胞壁出现若干无壁部位,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可能通过无壁部位向胚乳转运,供游离核胚乳及胚乳细胞化初期的发?
席湘媛栾凤柱
关键词:章丘大葱卵器超微结构百合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