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志鹏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化工部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接枝交联明胶的研究(Ⅱ) 具有亲水性与亲油性接枝支链的交联明胶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1
- 1997年
- 首次以APS-Na2S2O3为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Gelx-g-PMAA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反应规律;以I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得到两亲性接枝共聚交联明胶,并对此类接枝改性明胶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胀行为作了初步的研究。
- 巫拱生张玉建殷晓颖巫志鹏
- 关键词:明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照相明胶
- 磷酸钴镁铝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 1996年
- 以二乙胺基乙醇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磷酸钴镁铝分子筛的纯相,测定了其组成和晶胞参数。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分子筛的热稳定性、表面酸性和催化裂解活性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钴镁铝分子筛具有AlPO4-5型分子筛结构,由于钴镁进入分子筛骨架取代了部分铝,使磷酸钴镁铝分子筛具有B酸酸性。
- 韩淑芸孙学平巫志鹏孙铁
- 关键词:分子筛钴镁催化
- 车间空气中苯基-1萘胺与苯基-2萘胺薄层层析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报道了使用二氯甲烷快速抽提法,用环已烷-甲苯系统作展开剂分离测定车间空气中苯基-1萘胺(Rf0.33)与苯基-2萘胺(Rf0.22)及其它干扰物质的混合样品,取得了满意的分离度。在254nm波长处测定苯基-1萘胺,在272nm处测定苯基-2萘胺。可测出车间空气中苯基-1萘胺的最低浓度为0.50mg/m^3,苯基-2萘胺的最低浓度为0.33mg/m^3。测定苯基-1萘胺的总回收率为93.8%~111%,测定苯基-2萘胺的总回收率为95.6%~101%。
- 钟甫周巫志鹏刘春志邸慧勤李芳
- 关键词:薄层层析法
- 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监测选点原则的探讨
- 1989年
- 依据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时间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的原理,对测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瞬时平均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的选点原则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和现场实验认为,将车间平面均分为4个长方形的中心点,并选4个采样点较佳。若测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应多班次采样;测最高浓度不应错过进、出料时机。如果4点不能同时采样时,以单泵循环采样为好。
- 巫志鹏
- 关键词:有害气体
- 空气中苯基-1萘胺与苯基-2萘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 1996年
-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空气中苯基-1萘胺与苯基-2萘胺共存时的测定条件。用粉尘采样仪配玻璃纤维滤膜采样,二氯甲烷快速抽提,苯基-1萘胺总回收为99.7%,苯基-2萘胺总回收率为99.2%。HPLC测定条件,固定相:硅胶柱,4.6mm×25cm 20RBAXSIL,流动相:10%无水乙醇的环已烷溶液。可测出空气中苯基-1萘胺与苯基-2萘胺的最低浓度均为0.08mg/m^3。
- 巫志鹏钟甫周刘春智邸慧勤
-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
- 氯乙烯生物监测指标筛选——作业工人调查被引量:2
- 1997年
- 某厂10名工人接触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288±300mg/m3,班末肺泡气中氯乙烯平均浓度为24.8±19.7mg/m3,肺泡气中的丙酮浓度为1.75±1.11mg/m3,尿中硫撑双乙酸浓度为1.06±0.95mg/L。丙酮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尿中硫撑双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甘氨胆酸接触组平均315±237μg/dL,健康对照组平均99.9±68.5μg/dL,病毒肝炎组平均808±1186μg/dL,差异非常显著。血清羟脯氨酸和氨基己糖,接触组分别为20.5和153.6mg/dL,对照组分别为10.6和48.3mg/dL,接触组都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 王樟龄付贵生付贵生巫志鹏管康孙功娟巫志鹏任恒岩
- 关键词:职业中毒生物监测氯乙烯
- APS-TU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与海藻酸钠的接枝共聚被引量:9
- 1995年
- 以过硫酸铵(APS)与硫脲(TU)组成引发体系,研究甲基内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乙酯(EMA)、丙烯酸甲酯(MA)分别与海藻酸钠(SA)的接枝共聚反应,IR及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当[APS]=[TU]=(6-8)×10 ̄(-3)mol/L、[M]=0.6mol/L、SA=2.0g/100mol、60℃、反应4h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G)及接枝效率(E)值最佳。单体接枝活性顺序为:MMA>GMA>MA>EMA。
- 巫拱生李淑珍巫志鹏
- 关键词:丙烯酸酯类海藻酸钠接枝共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