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礼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完全性断指再植88例报告
- 1992年
- 1986年1月到1991年4月我科共进行完全性断指再植88例107指,成活96指,大部分成活2指,失败9指,总成活率达91.6%。88例中年龄最大59岁,最小1岁11个月,平均28.4岁。术后外观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1 末节断指再植此组病例中,末节断指再植22例27指,成活24指,失败3指,总成活率88.9%。国内自1983年以来,11个单位共行末节断指再植34d指,失败24指。
- 刘斌冯国平崔正礼王长安
- 关键词:手损伤断指再植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矫正畸形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 18例 ,手术前后进行X线表现和临床结果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可使肘关节功能改善 ,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恢复了正常的匹配关系。
- 宋舸陈丹马晓春崔正礼范广宇
- 关键词: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桡神经深支损伤疗效分析外科手术
- 骨性突起与狭窄性腱鞘炎相关解剖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6
- 2003年
- 目的:探讨骨性突起在狭窄性腱鞘炎形成中的作用及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4例成人防腐固定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其中,拇掌指关节6例,腕关节6例,肩关节2例。用部分腱鞘切除和部分骨性突起切除方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患者50例,计扳机指22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8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8例,尺侧腕屈肌肌腱腱鞘炎2例。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疼痛消失,42例得以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40例治愈,2例有效,治愈率达到96%。同时,解剖学研究发现,关节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时易被骨性突起损伤。结论:经临床和解剖学研究证实,骨性突起与狭窄性腱鞘炎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 汪学松陈丹崔正礼马晓春齐志亭何菊平
- 关键词:骨性突起狭窄性腱鞘炎解剖学
-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17例,术后随访观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深静脉血栓、褥疮发生,术后5~8d(平均6d)扶拐下地负重行走;随访8—32个月(平均15个月)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0例、良5例、可2例,总优良率88.2%。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加强围术期处理。
- 崔正礼
-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粉碎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
- 髓芯减压、自体干细胞联合骨移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7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张诚陈丹崔正礼王玉彬丁慧芳白芳红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体干细胞髓芯减压股骨头坏死血液供应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科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崔正礼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科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良性肿瘤转移瘤
- 择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行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单束四股重建
- 孟险峰崔正礼周磊张冠宏王国华金勇白方红李胜王继坤
- 该研究为医疗卫生领域临床应用研究自选项目。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病变,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后遗症小,预后佳等优点,对于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术,需要术者非常熟悉膝关节内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需要术者非常熟悉膝关节内前、后交...
- 关键词:
- 直型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比较4.5 mm直型锁定加压钢板与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0—2016-01诊治的肱骨干下1/3段骨折21例,采用4.5 mm直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10例(直型钢板组),采用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11例(解剖钢板组)。结果 21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6~30)个月。与直型钢板组比,解剖钢板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段骨折更符合解剖学特点,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生物力学强度更优。
- 曹鑫陈慧锦孟险峰付鹏崔正礼
- 胫骨上端全骨骺分离一例
- 2001年
- 丁立祥李胜崔正礼
- 关键词:X线诊断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病例报告
- 股前外侧组织瓣临床应用112例分析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 总结分析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规律及其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适应证和应用价值。方法1985年3月-2004年8月,对112例股前外侧组织瓣移植进行临床总结。其中男67例,女45例。年龄5~65岁,平均38.5岁。针对受区不同情况,将股前外侧组织瓣切取分为4类: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78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脂肪筋膜瓣移植22例;带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5例;远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移位7例。对面、颈、肢体、躯干等部位的软组织缺损所致功能障碍或外观缺陷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营养股前外侧组织瓣的动脉皮支出现率100%,具有肌间隙皮穿支(33%)和肌皮穿支(67%)两种基本解剖类型。组织瓣源血管均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横支。皮瓣移植成活107例,成活率达95.6%。术后33例获随访6个月~11年,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率91%,供区无功能受限。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恒定,具有多种突出优点,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尤其是穿支皮瓣形式,可保持受区形态,降低供区损伤,成为应用趋势。
- 张启旭乔群陈光宇滕利柳成闫迎军刘冬孙桂森崔正礼周刚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