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卫
作品数:
43
被引量:187
H指数:9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合作作者
杨伊林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杨常春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施益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马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周建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2篇
期刊文章
9篇
会议论文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专利
领域
40篇
医药卫生
1篇
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14篇
颅脑
13篇
脑损伤
11篇
颅脑损伤
10篇
开颅
10篇
出血
8篇
重型
8篇
脑出血
7篇
血肿
7篇
基底
7篇
基底节
7篇
基底节区
6篇
重型颅脑
6篇
重型颅脑损伤
6篇
基底节区脑出...
6篇
高血压
5篇
伤患者
5篇
手术
5篇
颅脑损伤患者
5篇
颅内
5篇
脑损伤患者
机构
19篇
常州市第一人...
17篇
苏州大学附属...
6篇
苏州大学
2篇
苏州医学院
1篇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43篇
官卫
23篇
杨伊林
21篇
杨常春
18篇
施益民
12篇
马涛
10篇
周建军
8篇
夏为民
8篇
王穗暖
7篇
龚德生
7篇
秦华平
6篇
周建军
6篇
刘春波
5篇
邵耐远
4篇
彭亚
4篇
叶云
4篇
夏锡伟
4篇
王强
3篇
董博
3篇
张一
3篇
毛宇敏
传媒
6篇
江苏医药
4篇
中华创伤杂志
4篇
临床神经外科...
3篇
中华神经外科...
3篇
中华神经医学...
2篇
中国微侵袭神...
2篇
中华临床医师...
1篇
中国综合临床
1篇
国外医学(神...
1篇
肿瘤
1篇
中国血液流变...
1篇
中国临床康复
1篇
苏州大学学报...
1篇
中国医师进修...
1篇
中国医师进修...
1篇
首届中国中青...
1篇
2014全国...
1篇
第三届中国小...
1篇
中华医学会神...
1篇
江苏省第十八...
年份
2篇
2019
1篇
2017
5篇
2016
3篇
2015
5篇
2014
3篇
2012
4篇
2011
2篇
2010
2篇
2009
1篇
2007
3篇
2006
3篇
2005
1篇
2004
3篇
2003
2篇
2002
1篇
1999
2篇
1998
共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深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8只)、常温缺血组(8只)和低温缺血组(8只)。提取海马组织线粒体,观察线粒体呼吸功能、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ese,CCO)活性、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内游离Ca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常温缺血组线粒体Ca2+与MDA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低温缺血组Ca2+与MDA含量较常温缺血组显著降低(P〈0.05)。常温缺血组呼吸Ⅲ态(R3)、呼吸Ⅳ态(R4)、磷氧比(P/O)及氧化磷酸化效率(OP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低温缺血组R3、R4、P/O、OPR均较常温缺血组显著回升(P〈0.05)。常温缺血组线粒体膜流动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低温缺血组膜流动性较常温缺血组显著升高(P〈0.05)。常温缺血组线粒体SDH与CCO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低温缺血组SDH与CCO活性均较常温缺血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秦华平
杨伊林
施益民
周建军
官卫
关键词:
线粒体
脑缺血
使用hsa-miR-21,hsa-miR-181b和hsa-miR-106a作为星形细胞瘤的预后指标
支枫
张一
王强
王榕
曾科
张辰宇
杨伊林
陈熹
王穗暖
夏锡伟
施益民
官卫
邵耐远
屈洪涛
杨常春
硬膜外血肿患者CT复查时机探讨
2009年
硬膜外血肿患者只要诊治及时,预后通常良好。然而,临床上常见到预后不良的硬膜外血肿患者,究其原因,除来院时已脑疝形成外,部分患者的变化发生在病房的观察中。为防止最初保守治疗的硬膜外血肿患者在需要手术时发生脑疝,就需要尽早发现增大的血肿,头颅CT复查是最简单准确的方法,但什么时候复查最有效呢?笔者比较了不同复查时机对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脑疝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官卫
施益民
周建军
杨常春
张一
杨伊林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CT复查
预后不良
脑疝形成
保守治疗
发生率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46例患者病情恢复均满意,GOS预后评分评估为恢复良好23例、中残12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可导致二次颅内压增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故应积极预防、及时处理。
秦华平
官卫
杨常春
马涛
施益民
周建军
杨伊林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高压
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急诊手术治疗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在CT血管造影(CTA)指导下急诊手术治疗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Hunt-Hess高分级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均行CT和CTA检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夹闭动脉瘤颈,清除颅内血肿,并去骨瓣减压。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17例,轻残10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在紧急情况下CTA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要影像学方法。对于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夏为民
官卫
陆军松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神经外科手术
TRH兴奋试验在急性颅脑外伤中的意义
2003年
彭亚
龚德生
杨伊林
官卫
夏为民
周强
杨常春
李璐
关键词:
TRH兴奋试验
急性颅脑外伤
腺垂体
神经内分泌功能
预后
简易经额部入路定向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初步经验
被引量:19
2015年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基底节区是该病最好发的部位,占60%~65%[1]。由于基底节区出血位置深、毗邻重要结构,常规开颅手术不可避免对正常脑组织有一定影响,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因其微创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所接受。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血肿准确性虽高,但需要术前重新进行头颅CT定位扫描,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难以完成,也不适合夜间急诊手术。为此,我们根据立体定向的原理,摸索出一种简易的定向穿刺技术并应用于2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官卫
杨常春
刘春波
叶云
马涛
秦华平
周建军
施益民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穿刺术
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患者
入路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未脑疝患者前瞻对照研究
官卫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对侧硬膜下积液
被引量:10
2015年
手术对侧硬膜下积液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我科2002年1月—2012年1月对6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中39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6.3%。现将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秦华平
官卫
杨常春
马涛
施益民
周建军
杨伊林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
硬膜下积液
颅脑损伤后
颅脑损伤患者
开颅减压术
预见性开颅预防颅脑对冲伤术中脑膨出
目的分析颅脑对冲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风险及预后,探讨预见性开颅预防术中脑膨出的可行性。方法从2008年开始,笔者对所有颅脑损伤手术病例建数据库,详细记录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伤机制、
官卫
董博
秦华平
杨常春
周建军
施益民
杨伊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5页
<
1
2
3
4
5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