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跃进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7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芪水提物中微量铅对小鼠急性毒性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的影响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水提取物中微量铅的毒性及致突变性作用。方法 :以铅含量为 2 .71μg·g- 1 黄芪水提物混悬液(0 .76g·ml- 1 )灌胃给药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最大耐受量为 3 0g·kg- 1 (铅摄入量为 81.3 μg·kg- 1 )相当药材 10 5g·kg- 1 ,约相当于临床用高剂量的 2 10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结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结果比较 ,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该黄芪水提物属实际无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表明无致突变性作用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 谷鸣叶晓川吴巍邓芬宋跃进曹军卫
- 关键词:黄芪水提物铅毒性微核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1
- 2004年
- 目的 :初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SPSS(11 0 ) ,从全国九所医院收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339例 ,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地域、双手X线分期、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IgA、IgG、IgM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地域、双手X线分期上存在差异。中医证候在性别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RA患者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 ,年长者以肝肾不足兼痰瘀阻络为主。在病程方面 ,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型病程最长。各地域间证候分布不同。双手X线分期提示各证候均以Ⅱ期为多 ,其中寒湿阻络型以Ⅲ期、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型以Ⅰ期少见。性别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在证候分布上变化不明显。
- 何羿婷付丽媛阎小萍冯兴华苏励刘维曾升平朱婉华宋跃进钱先吕爱平杨小波陈伟欧爱华王昊陶庆文朱建华张华东周艳丽陈志军纪伟覃光辉王宝娟何晓红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
- 基于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关节炎证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证候疾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397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来自9个临床中心,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治疗前后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和西医疾病诊查指标,治疗效果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改善标准(the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20,ACR20)判断,抽取患者初诊时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在SAS8.2上实施。通过单因素探索性分析,计算疗效与变量的比数比,以P<0.2作为入选模型的标准;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疗效为分层变量,随机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占75%)和验证集(占25%),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数据分析模型中,中药治疗组共纳入18个变量,西药治疗组纳入24个变量。中药治疗组中,晨僵、关节肿胀数、免疫球蛋白M、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和关节疼痛等与疗效正相关,病程和夜尿多与疗效呈负相关。西药治疗组中,血沉、腰膝酸软、苔白、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和关节肿胀等与疗效呈正相关,苔黄、舌红、白细胞检测与疗效呈负相关。在随机选取的验证集患者中,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作用表现为:RA中药治疗方案使用中,可预测20%患者有效率达到90%;RA西药治疗方案使用中,可预测20%患者有效率达到100%。结论:根据证候疾病信息与中西医疗法疗效的临床数据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显示证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
- 查青林何羿婷闫小萍苏励宋跃进曾升平刘维冯兴华钱先朱婉华林色奇吕诚吕爱平
- 关键词:神经网络模型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分析
- 从主观症状因子分析的结果看中医辨证的数学逻辑——附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的数学逻辑 ,寻找中医证候量化的方法。方法 :对 46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多中心临床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因子分析 ,并对各中医证型的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得到四个有代表性的公因子 ,它们分别代表四组症状 ,即因子 1 (F1 )主要反映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屈伸不利等 4项症状 ,F2反映腰膝酸软、精神疲乏、烦闷不安、肢体困重、眩晕、肢体麻木、夜尿多 7项症状 ,F3反映关节怕冷、畏寒、手足不温 3项症状 ,F4反映关节发热、口渴、发热、小便黄浊 4项症状。后 3个因子分别与中医的肝肾亏虚、寒、热的证候表现有关 ,故称这 3个因子分别为虚因子、寒因子和热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3个证候因子能很好地区分寒湿阻络、湿热阻络、寒热错杂与肝肾亏虚四证。结论 :中医的辨证理论蕴藏着数学的逻辑思维 ,是非常科学的 ;采用因子分析可对中医的证候进行量化处理 ,为进一步的证候研究提供借鉴。
- 查青林林色奇何羿婷闫小萍苏励宋跃进曾升平刘维冯兴华钱先朱婉华吕爱平
- 关键词:证候研究主观症状中医
- 秦川通痹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秦川通痹片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物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对72例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观察。结果秦川通痹片治疗组ITT病例35例,总有效率为88.57%;腰息痛胶囊对照组ITT病例34例,总有效率为79.4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秦川通痹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 宋跃进
-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腰息痛胶囊
- 从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软骨破坏相关血生化和免疫因素比较中西药治疗效果的特点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软骨破坏相关血生化和免疫因素,并探讨中西药对其影响的特点。方法397例确诊活动期RA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相关血生化和免疫检测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从中确定软骨破坏相关因素,比较中西药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软骨破坏程度与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计数密切相关;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RBC计数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PLT计数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升高RBC的幅度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西药组降低PLT的幅度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均能改善RA软骨破坏相关因素,但改善途径不同。
- 刘学文查青林何羿婷闫小萍苏励宋跃进曾升平刘维冯兴华钱先朱婉华林色奇吕诚吕爱平
- 关键词:软骨破坏类风湿关节炎中西药治疗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 1994年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司远萍,宋跃进(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430074)指导丁文正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疗效观察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治疗126例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情况简介...
- 司远萍宋跃进
-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炎中医药疗法
- 腰痛宁胶囊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评价腰痛宁胶囊(马钱子粉、土鳖虫、川牛膝等)改善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入选病例数160例,其中实验组80例,服用腰痛宁胶囊;对照组80例,使用伤湿祛痛膏,连续用药14 d(即1个疗程)。结果 1个疗程治疗后,疾病疗效显进率、疼痛改善、疼痛尺改善的非劣效性检验分析显示,实验组均非劣效于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5例(3.14%)6例次(3.77%),其中对照组3例(3.75%)3例次(3.75%),实验组2例(2.53%)3例次(3.80%),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腰痛宁胶囊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时具较好的疗效。与对照药伤湿祛痛膏相比,其疗效与安全性相当,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党晓伟宋跃进郭金甲任杰李元峰闫芳
- 关键词:腰痛宁胶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 从舌象的动态变化看中、西药作用之差异——附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了解中、西药作用之差异。方法 :对 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舌象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采用分类变量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对中、西药组舌质、舌苔的变化进行动态比较、分析 ,并比较有效与无效病例舌象变化的差异。结果 :舌象随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不同 ,不同时间点的舌象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中、西药对舌质的影响不同 ,P <0 0 5 ,但舌苔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中药组舌质从舌紫暗或夹有瘀斑瘀点转为舌淡红者较多 (30∶1 4 ) ,西药组舌红转为舌淡红较多 (2 0∶1 2 ) ;舌象变化在有效与无效病例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中、西药对舌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
- 查青林林色奇何羿婷闫小萍苏励宋跃进曾升平刘维冯兴华钱先朱婉华吕爱平
- 关键词:舌象西药分析方法
- 腹茧症9例诊治体会
- 1999年
- 腹茧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其特征为腹腔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膜样物包裹,形似蚕茧,故也称腹腔茧状包裹症;由于包裹内容物以小肠为常见,又称为小肠禁锢症等。1868年由Cleland首次报道。1965年收集本病200例,日本有126例报道。国内霍万户于1959年首次报道,至今已约80余例。我院自1980年至1998年间共收治9例,现报告如下:
- 卢涛宋跃进
- 关键词:腹茧症小肠禁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