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先荣

作品数:57 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篇动脉
  • 24篇术后
  • 18篇手术
  • 15篇主动脉
  • 15篇主动脉夹层
  • 15篇夹层
  • 10篇心脏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8篇动脉旁路
  • 8篇动脉旁路移植
  • 8篇旁路移植
  • 8篇麻醉
  • 8篇冠状动脉旁路
  • 8篇冠状动脉旁路...
  • 7篇芬太尼
  • 6篇STANFO...
  • 5篇低氧血
  • 5篇低氧血症
  • 5篇心肌

机构

  • 2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6篇河南省胸科医...
  • 11篇焦作煤业集团
  • 7篇焦作煤业集团...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焦作矿务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57篇宋先荣
  • 17篇程兆云
  • 15篇丁付燕
  • 14篇刘富荣
  • 12篇张咸虎
  • 8篇王晓航
  • 8篇李晓慧
  • 8篇张婉真
  • 7篇韩宇
  • 6篇孟丽
  • 6篇曹烨
  • 5篇师爱青
  • 4篇鲁应军
  • 4篇扶伟
  • 4篇李金红
  • 3篇孟丽
  • 2篇彭生
  • 2篇魏兴山
  • 2篇刘超
  • 2篇艾艳秋

传媒

  • 6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原医刊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实用诊断与治...
  • 3篇心血管外科杂...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第二届中国心...
  • 2篇第三届中国心...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后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5 mg·kg-1·h-1至术毕。分别检测三组术中和术后48 h内不同时点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浓度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变化以及心率、平均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心输出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心源性死亡率。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三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术前射血分数和搭桥根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外科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镇静效果相同。与对照组相比,D组、P组CO在手术结束时及术后各时点都较手术前开始显著提高,但D组CO升高更明显,与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组、P组在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血中c Tn I浓度、CK-MB活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P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心源性死亡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并发症;右美托咪定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丙泊酚。
宋先荣程兆云刘富荣丁付燕李晓慧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至2014-04我院108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4例,女性34例;年龄26~68岁(43.2±10....
宋先荣程兆云韩宇刘富荣丁付燕李晓慧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宋先荣
瑞芬太尼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瑞芬太尼组,Ⅱ组为芬太尼组,Ⅲ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颈丛阻滞,不加中枢性镇痛药。结果Ⅰ组与Ⅱ组患者的疼痛及疼痛反应引起的血压变化与Ⅲ组比较,Ⅲ组收缩压(SBP)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Ⅰ组与Ⅱ、Ⅲ组患者疼痛及疼痛反应引起的心率增快与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Ⅰ组中有l例心率减漫,但与Ⅱ、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呼吸抑制。疼痛语言评分(VRS)Ⅰ、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颈丛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颈椎前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张咸虎宋先荣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瑞芬太尼芬太尼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21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9例、女性77例,年龄27-68(46.8±11.1)岁,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术后脑部并发症包括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PND)和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TND).对术前、术中、术后与脑部并发症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二次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 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共61例(28.2%),其中PND 8例(3.7%)、TND53例(24.5%).出现脑部并发症组死亡10例,无并发症组死亡5例,总住院病死率7.87%(17/216).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史、术前脑神经系统症状、急诊手术、术中低血压及血压波动、术中高血糖、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围术期输血量、术后低氧血症、肾功能不全、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和急性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 min、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30 mm Hg、输注红细胞〉1L、血肌酐〉2.1 mg/dl和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为脑部并发症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长、术中平均动脉压波动大、大量输注红细胞、肾功能不全和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的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
宋先荣孟丽张婉真曹烨扶伟李金红韩晓丽都伟丽
关键词: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脑部并发症
依据监护大数据精准防护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依据监护大数据精准防护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3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发生消化道并发症26例,包括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麻痹、应激性胃肠溃疡出血、肠缺血坏死,依据监护大数据对其实施精准护理。结果97例顺利痊愈出院;26例发生消化道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8~145 h,住ICU时间87~281 h,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监护大数据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获得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郭敏周诗扬王永婷崔晓华凡翠华曹莹吕亚敏宋先荣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消化道并发症监护大数据风险预警预见性护理
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指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指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液体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105例患者,所有患者入住ICU后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测定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将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研究组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及其变异度+CVP指导液体管理.观察两组在入ICU 4、8、12、24 h各时点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ScvO2、乳酸情况;记录两组24 h液体平衡量和正平衡例数,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APACHE Ⅱ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ScvO2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4、8、12、24 h时点MAP、氧合指数、Sc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VP、乳酸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液体平衡量和正平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结合CVP指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液体管理,可较准确判断患者的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及灌注指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宋先荣孟丽张婉真曹烨扶伟
关键词: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液体管理
河南省主动脉夹层病例临床特征变化趋势10年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分析河南省10年来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统计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家单位10年共确诊主动脉夹层906例,发病平均年龄(50.2±9.8)岁,男女之比为3.49∶1.546例(60.3%)患者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292例(32.2%)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524例,B型382例,A型、B型夹层构成比分别为57.8%、42.2%.河南省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住院病死率21.8%,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6.8%.在两个5年周期中,主动脉夹层病例增加了216%.Stanford A型夹层增长最快,为294%.平均发病年龄无显著变化.结论 10年间河南省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迅速增多,男性发病率高,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与高血压病和大量吸烟史关系密切.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住院病死率高.
宋先荣韩雪萍程兆云王晓航
关键词:主动脉流行病学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入选97例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三组,A组:麻醉诱导后经10分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滴注至术毕(n=32);B组:停体外循环后经10分钟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滴注至术毕(n=32);C组:麻醉诱导后以相同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0.9%氯化钠液至术毕(n=33)。分别监测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2小时内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采集血样测定不同时点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C-反应蛋白(CR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比较三组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前肾功能指标及在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B组在术后12、24、48及72小时血尿素氮、肌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反应蛋白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水平均减低,肌酐清除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上述各时点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缺血再灌注前使用右美托咪定优于缺血再灌注后使用者。
宋先荣程兆云刘富荣丁付燕韩宇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附30例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宋先荣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芬太尼肌松药血流动力学镇静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