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蒙

作品数:27 被引量:21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麻醉
  • 10篇芬太尼
  • 6篇靶控
  • 6篇靶控输注
  • 5篇应激反应
  • 5篇瑞芬太尼
  • 5篇手术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外科
  • 4篇老年
  • 4篇丙泊酚
  • 4篇肠癌
  • 3篇镇痛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直肠癌根治
  • 3篇直肠癌根治术
  • 3篇乳腺
  • 3篇神经外科

机构

  • 27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7篇季蒙
  • 14篇王庆利
  • 13篇黎笔熙
  • 11篇陈利民
  • 10篇陶军
  • 5篇陈敏
  • 4篇沈七襄
  • 4篇吴明春
  • 4篇宋晓阳
  • 3篇甘国胜
  • 3篇肖维民
  • 3篇周翔
  • 2篇曹军皓
  • 2篇凌娜佳
  • 2篇刘芳
  • 2篇阮剑辉
  • 2篇罗丁
  • 2篇黄前川
  • 1篇余剑波
  • 1篇王焱林

传媒

  • 6篇华南国防医学...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效果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和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I一Ⅱ级。麻醉方法随机分为A组(40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1);B组(40例):持续泵入芬太尼[3μg/(kg·h)],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成功后(T1)、插管后(T2)、切皮时(T1)、停药时(T4)、睁眼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T3)至停药时(T4)HR与麻醉前(To)相比明显减慢(P〈0.01),睁眼时(T5)HR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1);B组HR在麻醉过程中与麻醉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HR在T0~T4期间未见明显差异,T5时A组高于B组(P〈0.05)。所有患者T1~T4期间MAP、BIS比T0均明显下降(P〈0.01),SpO2未见明显改变(P〉0.05)。丽组患者在MAP、SpO2、BIS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B组,VAS评分A组高于B组(P〈0.01),而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术后苏醒快,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季蒙陶军王庆利黎笔熙
关键词: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结肠癌
癌基因DEK和转录因子AP-2α协同促进乳腺癌中HER2的高表达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癌基因DEK与转录因子AP-2α在乳腺癌变中的相互作用及在HER2过量表达、乳腺癌变中的病理学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DEK、AP-2α和HER2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免疫共沉淀检测DEK和AP-2α在MDA-MB-453乳腺癌细胞中的相互作用;通过siRNA抑制MDA-MB-453细胞中DEK和AP-2α的表达,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R2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DEK、AP-2α和HER2的蛋白水平之间显示一定的相关性,DEK和AP-2α在MDA-MB-453细胞内有相互作用,siRNA抑制DEK和AP-2α的表达可协同抑制MDA-MB-453细胞中HER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癌基因DEK和转录因子AP-2α协同促进乳腺癌中HER2的高表达。
黄前川曹军皓季蒙
关键词:DEKAP-2Α乳腺癌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患者(〉60岁)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患者在诱导完成后予以DEX0.8μg/kg负荷剂量,继而予以0.3μg/(kg·h)的输注速度予以维持,手术结束1小时前停止输注。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在40~60,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术前第1日及术后第7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估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状态。MMSE评分低于麻醉前基础值2分以上或者总分低于23分者认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结果 D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C组。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日MMSE总分值评估D组显著优于C(P〈0.05)。术后POCD的发生率D组亦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DEX可显著减少老年直肠癌患者术中镇静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状态,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
宋晓阳周翔甘国胜季蒙陈敏黎笔熙陶军
关键词: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
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A组(40例)行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联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ng/mL)麻醉;B组(46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IgM、IgG、IgA麻醉过程中及围术期无显著改变。IL-6、TNF-α在两组麻醉后均显著升高,并且A组升高程度高于B组。T细胞亚群在两组麻醉后均显著降低,A组降低程度更严重。结论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可抑制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以抑制细胞免疫为主,腰硬联合麻醉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较低。
季蒙陶军王庆利黎笔熙
关键词:麻醉免疫直肠肿瘤靶控输注腰硬联合
0.2%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麻醉时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0.2%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麻醉行乳腺手术时对呼吸功能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50例,T2~3或T3~4常规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或0.2%罗哌卡因5ml为试验量,5min后随即给0.2%罗哌卡因15~20ml,一般首次剂量为25~30ml,麻醉平面扩开后,针刺观察镇痛效果与阻滞平面范围。呼吸功能监测于病人入室后、麻醉后、术毕用英国MedishiedRN121潮气量表测定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最大通气量其中25例于麻醉前后采血测血气、乳酸、血糖。术中常规鼻导管吸氧。同时测BP、HR、SpO2、ECG,术毕再测麻醉平面和上肢运动情况。结果49/50麻醉效果优良占98%,因平面不能扩开而改全麻1例。阻滞范围C5~T839例占78%。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最大通气量麻醉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气结果均在正常范围。麻醉前后血压平稳,有8例下降幅度>20%,HR较麻醉前有明显减慢P<0.05。结论0.2%罗哌卡因低浓度大容积行上胸段硬膜外麻醉,感觉神经阻滞完善,镇痛效果好,而运动神经影响甚微无呼吸抑制、无缺氧、无CO2蓄积。
季蒙肖维民沈七襄
关键词: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乳腺癌根治术肺功能
小剂量舒芬太尼经鼻黏膜给药在局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在局部麻醉手术中经鼻黏膜滴入舒芬太尼所产生的辅助镇痛效果。方法82例局部麻醉下行单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切皮前10min经鼻黏膜滴入舒芬太尼20μg,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后开始手术;对照组用注射用水作为安慰剂替代舒芬太尼,其余相同。术中采用语言评定量表(VRS)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患者经鼻给药前及给药后5、10、20、40、60min的无创血压(NBP)、HR、SpO2和呼吸频率(RR),术后记录所用局部麻醉药总量、手术时间、甲状腺腺瘤大小和患者满意度。观察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流动:匀学稳定。观察组患者的RR在给药后10、20、40min时明显减慢,分别为(13.1±0.5)、(13.8±0.6)、(13.8±0.8)次/min,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in时恢复至给药前水平。在剥离甲状腺时,观察组患者的VRS评分为(2.0±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所用局部麻醉药总量为(42.5±6.9)ml,对照组为(63.7±4.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经鼻黏膜给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安全应用于局部麻醉手术中辅助镇痛。
王庆利凌娜佳季蒙罗丁刘芳陈利民
关键词:舒芬太尼鼻腔麻醉
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TCI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为A组;单纯TCI丙泊酚40例为B组;C组(26例)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 mg/(kg.h)。比较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应激反应、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A组患者在麻醉成功后及手术结束时HR、MAP、SpO2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显著改变,而C组麻醉后有显著改变。A组可保持GLU、COR、IL-6、CRP浓度的稳定,而B组或C组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呈升高趋势,并且术后恢复较慢。A组T细胞亚群降低的程度低于B组及C组,并且术后细胞免疫恢复功能较快。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麻醉能够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对T细胞免疫抑制,是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季蒙陶军王庆利黎笔熙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细胞免疫
罗比卡因术后镇痛对老年人呼吸、循环和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观察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循环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Ⅱ~Ⅲ级、年龄≥6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比卡因组(R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并记录患者NIBP、HR、RR、MV、SpO2,镇痛评分(VAS)、舒适评分(BCS)、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R组和B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S舒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无显著性改变;B组术后8h时SBP和MV明显降低,RR和HR显著增快;C组患者术后呼吸变浅增快,心率增快,SBP升高,且SpO2在术后8h有明显的降低。R组和B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明显提前。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采用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老年人术后早期康复。
季蒙陈利民黎笔熙黄蓉陈敏
关键词:术后镇痛硬膜外阻滞老年人并发症
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对肺癌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对肺癌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75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分别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组(A组)、丙泊酚和氯胺酮麻醉组(B组)、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组(C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维持麻醉,肌松药均用阿曲库铵。比较分析3组应激反应的相关指标。结果 B组在切皮1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并且B组在切皮10 min后及拔管时的心率(HR)均较其麻醉前和A组明显升高(P<0.05);而A组与C组在麻醉期间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A组T1、T2、T3各时点的Cor、AngⅡ、β-EP无明显升高(P>0.05);而B组和C组T1、T3时间点的Cor、AngⅡ、β-EP明显升高(P<0.05);3组IL-10在T3时间点均较T0明显升高(P<0.05)。与B组和C组相比较,A组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RSS评分显著升高(P<0.05)。在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对肺癌手术的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季蒙陶军王庆利黎笔熙
关键词:丙泊酚氯胺酮芬太尼肺癌手术麻醉应激反应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作用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效应(PORC)。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罗库溴铵用量为0.9m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直至拔管后TOF值(TOFr)≥90%。记录各组TOFr从0恢复到25%(临床时效)、从25%恢复到90%的时间,以及拔管时TOFr<90%(PORC)患者TOFr恢复到90%的时间。监测拔管后及TOFr达90%时的动脉血气。结果老年组罗库溴铵作用时效[(60.70±14.27)minvs.(45.51±7.80)min]及TOFr从25%恢复至90%时间[(46.50±11.56)minvs(34.50±9.56)min]均长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15/20vs12/20),PORC持续时间长于中青年组[(26.00±8.43)minvs(17.20±8.00)min](P<0.05);老年组拔管后CO2蓄积例数多于中青年组(13例vs.6例)(P<0.05)。结论老年患者罗库溴铵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肌松监测,掌握恰当的拔管时机。
黎笔熙季蒙陈利民宋晓阳肖维民
关键词: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老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