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苏琼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帕金森
  • 7篇帕金森病
  • 2篇原发性
  • 2篇疼痛
  • 2篇帕金森氏病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文献复习
  • 2篇无力
  • 2篇基因
  • 2篇肌无力
  • 2篇肌炎
  • 2篇复习
  • 2篇病理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脑病
  • 1篇跌倒
  • 1篇杜氏肌营养不...
  • 1篇杜氏肌营养不...
  • 1篇多导睡眠图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9篇季苏琼
  • 10篇薛峥
  • 8篇韩海燕
  • 8篇毛志娟
  • 6篇叶鸿翔
  • 4篇卜碧涛
  • 3篇李悦
  • 2篇逯青丽
  • 2篇熊永洁
  • 2篇桂梦翠
  • 2篇徐莉
  • 1篇张清
  • 1篇王金祥
  • 1篇韩海燕
  • 1篇刘玲玲
  • 1篇薛峥
  • 1篇朱遂强
  • 1篇王琼
  • 1篇刘建
  • 1篇林婧

传媒

  • 7篇第九届全国帕...
  • 5篇神经损伤与功...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抗体阴性坏死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从临床和病理两方面分析血清抗体阴性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患者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血清抗体阴性IMNM患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血清学、病理学、影像学等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全面认识该类疾病,提高诊断效率。结果 研究纳入18例血清抗体阴性IMNM患者,包括8例男性患者(44.4%)、10例女性患者(55.6%);患者年龄25~74(54.56±14.35)岁;病程1~12(3.6±3.5)月。患者临床以肌肉萎缩(33.3%)和肌肉疼痛为著(33.3%);2例(11.1%)患者心脏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和纤维化;3例(16.7%)患者肺部检查确诊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病理改变以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68+巨噬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为主(88.9%),主要表达于坏死肌纤维、肌内膜上;偶见CD8+T淋巴细胞和CD20+B淋巴细胞的表达;11例(61.1%)肌炎抗体阴性IMNM患者表达自噬标志物泛素结合蛋白(Sequestosome 1,p62/SQSTM1)蛋白,4例(22.2%)患者表达轻链蛋白3(Light chain 3,LC3)蛋白;13例(72.2%)患者肌膜和/或肌浆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I)表达水平上调,10例(55.6%)患者肌膜和/或肌浆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表达水平上调。相关性分析发现CD4+,CD68+细胞数目与患者血清学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正相关(r=0.68,P=0.003;r=0.599,P=0.011);与患者下肢近端肌力呈负相关(r=-0.515,P=0.041;r=-0.558,P=0.025)。CD4+、CD8+和CD68+细胞数目与患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病率呈正相关(r=0.646,P=0.004;r=0.557,P=0.016;r=0.618,P=0.006)。MHC-I表达水平与MMT评分呈负相关(r=-0.529,P=0.024)。自噬标志物P62表达与MHC-I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84,P=0.049);P62和LC3表达与MAC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52,P=0.00;r=0.689,P=0.00)。结论 血�
徐莉李悦高华杰杨梦歌季苏琼
关键词:间质性肺病
AChR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合并舌肌萎缩2例报道并文献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合并舌肌萎缩的发病特点及机制。方法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2例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MG患者合并舌肌萎缩的临床资料,检索MG合并舌肌萎缩的文献报道,总结此类疾病的特点、萎缩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在临床上MG合并舌肌萎缩并不多见,大多数患者伴有血清肌肉特异性酪氨酸肌酶(MuSK)抗体阳性,伴AChR抗体阳性者较为罕见,肌肉萎缩的发病机制具体不详;该类患者除发病时间较长外,通常提示更严重的病情、更差的治疗反应、更不良的预后。结论 MG舌肌萎缩临床少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言语、咀嚼和吞咽等功能,除病程较长外,其肌肉萎缩机制暂不清楚,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索,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操亚云季苏琼桂梦翠林婧卜碧涛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舌肌萎缩
自身免疫性肌病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肌病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0月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14例自身免疫性肌病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概要描述了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结果自身免疫性肌病合并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共14例,其中男1例,女13例,年龄10~70岁,自身免疫性肌病诊断的平均年龄53岁,14例患者中9例为坏死性肌病(Necrotizing autoimmune myositis,NAM),4例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1例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以肌病收治入院期间诊断为SS,以肢体无力(半数为近端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起病,偶见肌肉萎缩或疼痛、呼吸或吞咽困难,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红蛋白(Myoglobin,Myo)升高,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见水肿或伴脂质沉积、肌肉萎缩等典型肌病样改变,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以肌源性改变为主;所有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ANA)阳性,85.6%患者抗SSA抗体(Anti-SSA antibody)和抗Ro52抗体(Anti-Ro52 antibody)阳性;NAM合并SS患者中有28.5%患者的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Anti-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anti-SRP)阳性,NAM合并SS患者病理以肌纤维坏死、萎缩、再生为主要改变,其中抗SRP抗体阳性合并SS患者可见多个灶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I),CD3,CD68广泛表达于灶性浸润区域,而抗SRP抗体阴性合并SS患者未见此改变;DM,PM合并SS患者病理以肌纤维间、结缔组织、肌筋膜、肌束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改变,其中DM合并SS患者可见灶性炎症细胞浸润,MHCI,CD3,CD68广泛表达于灶性浸润区域;所有患者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在血管周围呈强阳性表达;患者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基本获得较好的转归。结论本研究概括性描述了14例自身免疫性肌病�
徐莉李悦高华杰杨梦歌季苏琼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图研究
毛志娟季苏琼韩海燕叶鸿翔薛峥
ESWAN序列在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价值的临床探索
目的 ESWAN序列对于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的探索, PD临床症状与颅内铁沉积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利用3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原发性帕金森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及ESWAN序列的扫描.其中帕金森患者64例,正常...
季苏琼毛志娟薛峥韩海燕
18F-FDG PET/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特征,研究其与UPDRS-Ⅲ评分、Hoehn-Yhar(H-Y)评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PD病程、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1)采用UPDRS-Ⅲ评分、Hoe...
毛志娟季苏琼叶鸿翔薛峥韩海燕
太极拳锻炼对帕金森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6年
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轻中度帕金森患者运动、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将38名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与对照组各19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太极组患者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拳锻炼。分别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包括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III(UPDRS III)、Berg平衡量表、15m步行速度及6min步行距离的测定,以及自身状态的评估,包括健康状态评估量表(HAQ)评分、疲劳、肌肉疼痛、跌倒恐惧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结果:锻炼3个月后,2组的UPDRS III评分较锻炼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太极拳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锻炼前明显增加,且太极拳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的15m步行速度和6min步行距离较锻炼前都有增加,HAQ评分、跌倒恐惧、疲劳、肌肉疼痛的VAS评分较锻炼前都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锻炼可以改善轻中度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是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和生活能力的有效的手段。
季苏琼毛志娟杨清梅高红铃薛峥
关键词:太极拳帕金森氏病步态跌倒肌肉疼痛
自身免疫性肌病心脏损害特点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肌病(IIMs)的心脏损害特点以及心脏MRI对于肌病相关心脏损害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3-9至2015-12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分别患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坏死性肌病、未分类的自身免...
季苏琼
关键词:心脏损害磁共振成像
重症肌无力合并多发性肌炎两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G)合并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并探讨其共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识别度。方法报道作者医院收治的两例MG合并P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疗效及预后等。结果两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四肢无力、球肌麻痹、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疲劳现象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酶升高,偶有心肌受累,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单用溴吡斯的明治疗效果不佳,联合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反应良好。结论 MG合并PM的病例少见;MG患者在规范化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肌肉疼痛、肌酶谱升高,或疲劳现象消失、眼肌症状不明显等表现时,需行肌电图、肌活检等明确有无合并肌肉疾病的可能;治疗上以免疫治疗为主,急重症者建议使用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等方法。
操亚云桂梦翠季苏琼卜碧涛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基因表型的关联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DM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结果:患者多表现为肢体无力、走路姿势异常,发育迟缓,部分患者伴智力下降,心脏功能减退等。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发现基因检测无异常4例(7.69%),DMD基因缺失40例(76.9%),重复8例(15.3%)。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45~55 22例(40.74%),2~19区域10例(19.23%)。48例基因异常患者中,符合阅读框架原则42例(87.5%)。结论:基因缺失的大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不大,病情严重程度关键取决于突变是否会破坏阅读框结构。基因突变越接近5'端对智力的影响越轻,越接近3'端对智力的影响越重。
季苏琼李悦王琼孟丽娟卜碧涛
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基因缺失基因重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