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培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PLGA-PLGA/BG微球双层修复支架材料的研究
- 关节软骨损伤是骨科中比较常见的病患,同时临床中经常有患者并发软骨下骨损伤的病例,单一成分的人工骨或人工软骨移植技术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既往的研究表明,只有在受损软骨下骨的功能得到恢复或重建的情况下才可能使软骨的缺损部位...
- 季培红
- 关键词:PLGA微球氨基葡萄糖
- 文献传递
- EDC/NHS交联胶原基牙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胶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密实-疏松双层结构的牙周引导再生膜材料.为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交联剂对膜材料进行交联,考察了不同交联剂质量浓度对膜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吸水率测试、膨胀动力学分析、抗酶解性能分析等手段对膜材料交联前后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EDC/NHS为交联剂,在pH为5.5、EDC质量浓度为5 g/L、交联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引导再生胶原膜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进一步提高交联剂的浓度,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并不明显.采用EDC/NHS交联后,可显著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交联后膜材料的变性温度和抗酶解性能显著提高,并且维持了密实-疏松的双层结构.
- 季培红侯思润林绣丹任力刘卅
- 关键词:胶原交联EDCNHS
- 新型骨-软骨一体化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可降解聚合物微球的相互粘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可用于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的修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支架的表面形貌、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还研究了微球的粒径对支架材料孔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材料在结构上分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层和PLGA/生物活性玻璃(BG)层;材料的孔隙三维连通、分布均匀;采用粒径为150~200μm微球所制备的支架孔隙率为(53.37±4.39)%,在10%的应变下材料压缩强度便已达到了0.9 MPa,显示了较强的力学性能;随着微球粒径的变小,材料孔隙率逐渐增大。这种微球支架在骨-软骨组织缺损修复方面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 任力季培红黄志芳王迎军
- 关键词:软骨微球PLGA生物活性玻璃
- 新型一体化骨-软骨微球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
- 软骨损伤是骨科中常见的疾患,并且临床常存在着软骨下骨组织的缺损。本研究利用聚合物微球相互粘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骨-软骨组织修复支架材料。该材料分为(Poly(L,D-lactic-co-glycolic acid),PLG...
- 季培红任力黄志芳王迎军
- 关键词:软骨微球PLGABG
- APTES改性生物活性玻璃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改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与高分子材料的界面相容性,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改性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考察在不同的反应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溶剂的条件下对BG接枝改性APTES的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正己烷为溶剂、在80℃、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12h,接枝率最大。
- 任力季培红王迎军陈晓峰赵营刚
-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APTES表面改性偶联剂
- 高压静电法制备胶原-海藻酸钠核壳型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 <正>胶原是一种具有温和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成囊性比较差,限制了其在药物释放领域的运用。胶原-海藻酸钠核壳型胶囊由于其核与外壳材料的不同,在实现胶原的成囊的同时可以...
- 季培红任力王迎军
- 关键词:微胶囊胶原海藻酸钠高压静电核壳型
- 文献传递
- 海藻酸钠的提纯及海藻酸钙多孔支架的制备被引量:12
- 2012年
- 采用丙酮沉淀法对海藻酸钠原料进行了提纯,对纯化后的海藻酸钠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和凝胶渗透色谱测试,并测定了提纯前后海藻酸钠样品中剩余蛋白质的含量.此外,通过CaCl2-海藻酸钠、CaSO4/GDL-海藻酸钠和Ca-EDTA/GDL-海藻酸钠3种交联体系制备了多种海藻酸钙三维多孔支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由质量分数为2.5%~3.0%的海藻酸钠所制得的Ca-EDTA/GDL-海藻酸钙三维多孔支架材料中微孔分布均匀,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该支架有可能用作组织工程和细胞工程中培养细胞的培养基.
- 刘杨任力季培红王迎军
- 关键词:多孔支架海藻酸钙海藻酸钠
- 引导性组织再生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牙周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成年人失牙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引导性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技术的建立和发展,GTR材料为治疗牙周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针对近些年来GTR材料的发展情况,综述了目前GTR材料的主要种类,阐述了GTR材料的作用原理,并根据植入性组织工程材料的要求,针对目前GTR材料存在的缺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展望了GTR材料的发展趋势。
- 侯思润季培红刘卅任力
- 关键词:引导性组织再生膜材料牙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