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蕾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广告
  • 2篇虚假
  • 2篇循环经济
  • 2篇政府
  • 2篇政府传播
  • 2篇漂绿
  • 1篇多模态
  • 1篇多模态话语
  • 1篇多模态话语分...
  • 1篇新媒体
  • 1篇新闻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 1篇星球
  • 1篇虚假广告
  • 1篇真面目
  • 1篇政务
  • 1篇深蓝
  • 1篇生命起源
  • 1篇批判话语分析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作者

  • 7篇孙蕾
  • 1篇游伟伟
  • 1篇吴佳敏

传媒

  • 2篇现代广告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世界环境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返部落化:新媒体时代离乡青年对方言共同体的延续与再定义被引量:2
2018年
人口迁徙使得方言社群分离,方言与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处于危境。新媒体发展又正在改变方言共同体的传统存续方式,言语共同体的演化逐渐被媒介环境学与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研究以闽北建瓯地区为例,综合采用问卷与深度访谈方法,了解离乡青年在流入异地的语言选择、语言转码情况,对建瓯方言的情感态度,以及为传承方言做出的新媒体传播行动。研究认为离乡青年仍然维持着对言语共同体的认同,以网络新媒体形式延伸和巩固了建瓯方言的言语共同体。新媒体时代发生的言语共同体的演化现象也赋予了共同体各项要素新的内涵。异质性"部落"间的联合何以可能,以及这种"部落"间的壁垒对于民主社会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思考。
孙蕾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
循环经济的政府传播体系与策略研究
2017年
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为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发展生态现代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国策,政府主导作用相当重要。其中一些项目具有邻避属性,已经引发社会抵制,加强了循环经济的政府传播的紧迫性。从当前政府传播研究分歧、趋势、热点与缺失出发,通过质化访谈与量化内容分析结合的实证方法,描述勾勒出循环经济的政府传播体系和六种传播策略;并从中发现循环经济领域的政府传播的难点、复杂性,以及创新空间。
孙蕾韩玉洁姚素梅吴佳敏
关键词:政府传播循环经济
漂绿广告的虚假环境诉求及其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漂绿广告是虚假的绿色广告。漂绿广告利用环保诉求,误导消费者,掩饰原本不符合,甚至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行为或产品形象。消费者缺乏环保知识,以及信息不对称是漂绿广告盛行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关注,告知消费者漂绿广告的虚假信息,是否对广告效果有影响,是否可以增强其对漂绿广告及企业的辨识和抵制。本次实验研究测试了漂绿背景信息接触,对七种常见虚假环境诉求类型的广告效果的影响,为反漂绿治理提供实证依据。
孙蕾蔡昆濠
关键词:广告效果
我们向深蓝探索
2024年
如果有人问我——大海,是什么颜色?我想我会脱口而出——蓝色。是大海以其广博的胸怀赋予了我们所生存的蓝色星球无限的生命力,延展了生命的边界,为生命起源兜住了底。而我总在想,站在沙滩上被眺望的大海是不是真正的海洋?海洋中那些人们未曾涉足的地方又是何种景象?人们又如何才能看清海洋的真面目?带着未知和好奇,带着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组建了“嘉庚”号南海中部海盆航次的“科学家”团队。
游伟伟孙蕾
关键词:生命起源真面目
公益广告环境观的多模态批判话语分析——以环保部大赛获奖作品为案例
2012年
本文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以全国环保公益广告大赛的一则金奖作品为个案进行了视觉语法解读,以批判的视角考察了该作品所折射出的目前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对于人与自然的关联以及公众参与的认识局限,并从国际的、国内的政策和理论层面对未来环保公益广告的发展提出建议。多模态的批判话语分析作为新兴的质性研究方法对细化广告内容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孙蕾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批判话语分析
邻避时代循环经济的新闻报道及公众参与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具有邻避属性的城市废弃物处理设施和循环工业处理设施的选址落地,已经频繁引发社会冲突。政府权威话语如何与公众进行沟通以使其理解循环经济的意义,从而使循环经济项目平稳落地,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研究可以发现,当前的新闻报道存在如下问题:专业主义松懈及公众形象缺位;科普信息很少并且科学家作为信源缺位;循环经济何以与公众有关,以及循环经济链条中的公众角色如何等问题很少涉及;政策传达主要面向企业,缺乏对公众利益的解读;回避了包括具有邻避属性项目在内的循环经济项目可能因监管或违规引发的风险。此外,公众参与信息渠道存在信息不足和信息公开的悖论,参与流于形式。这些发现,应为政府推动有序公民参与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孙蕾
关键词:政府传播循环经济新闻报道公众参与
漂绿广告的七类虚假环境诉求及案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漂绿广告是虚假的绿色广告,广告绑架“绿色”“环保”等概念来掩盖原本不符合甚至是违背环保理念的产品或行动事实。我国主流媒体上的绿色广告长期普遍存在漂绿现象。漂绿行为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也会冲击真正的绿色产业。漂绿广告的甄别是治理的关键与难点。目前漂绿广告的研究缺乏统一框架,存在定义重复、矛盾的问题,影响了反漂绿研究成果的对比和积累。本文在对中外文献述评的基础上,对漂绿诉求类型进行划分,提供了一个新的整合框架,厘清定义及特征,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批判话语分析,为有效甄别漂绿广告提供了可操作化的系统参照。
孙蕾
关键词:绿色广告虚假广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