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淑芬

作品数:40 被引量:17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30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植物
  • 14篇微古植物
  • 14篇古植物
  • 8篇植物群
  • 8篇微古植物群
  • 8篇化石
  • 8篇古植物群
  • 7篇地层
  • 6篇元古代
  • 6篇真核
  • 6篇真核生物
  • 6篇寒武纪
  • 6篇长城系
  • 5篇前寒武纪
  • 4篇疑源类
  • 4篇青白口系
  • 4篇高于庄组
  • 3篇单细胞
  • 3篇单细胞真核生...
  • 3篇东昆仑

机构

  • 37篇天津地质矿产...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40篇孙淑芬
  • 24篇朱士兴
  • 15篇黄学光
  • 3篇边千韬
  • 3篇牛绍武
  • 2篇辛后田
  • 2篇陈代钊
  • 2篇那春光
  • 1篇尹磊明
  • 1篇张鹏远
  • 1篇贺玉贞
  • 1篇刘文兴
  • 1篇秦正永
  • 1篇王长尧
  • 1篇曹芳
  • 1篇刘欢
  • 1篇罗小全

传媒

  • 7篇前寒武纪研究...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质调查与研...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中国科协首届...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球学报(中...
  • 1篇“十五”重要...
  • 1篇2004年全...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孢粉学分...
  • 1篇"八五"地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8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郧西奥陶纪微古植物群
1999年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卡子陈家庄奥陶纪地层剖面,共500余粒,计18属34种,其中Pireaapertura为新种。其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田河组,由于光线充足、盐度正常、水能较高、营养物质丰富,单细胞浮游藻类大量繁衍,以个体较大,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为主,并伴有腹足类及海百合茎的出现。吊床沟组,由于气温干燥,盐度高,微古植物仅适应那些结构简单,个体小,膜壳厚而坚密的种类才能繁衍。本区微古植物特征表明与波罗的海区关系密切。
孙淑芬
关键词:微古植物群奥陶纪地层古植物
中国晚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通过对近20年来微古植物研究成果的总结,得出如下五个结论:1)中国的晚前寒武纪发现了微古植物约128属,569种,可分为四大组合.2)长城系(14~18亿年左右)主要是以细菌和蓝藻为代表的原核细胞生物占有生物界的时期,但其中已有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另外有Chuaria状等化石的出现和广泛分布.3)蓟县系(10~14亿年左右)是真核细胞中的高级藻类大量出现时期,红藻、褐藻,蓝藻相对减少.4)青白口系(8~10亿年左右)是褐藻植物相对繁盛时期,并有Chuaria及Shouhsienia等化石.5)震旦系下统(7~8亿年左右)生物群特征与青自口系相近似,仍以藻类植物为主,有少量后生动物.震旦系上统(6~7亿年左右)动物界和植物界都有显著变化,微古植物出现新的类型,后生植物和软躯体的后生动物大量繁衍,末期有海绵及个别软舌螺类等具骨骼的后生动物.寒武纪开始,有大量多门类小壳动物,植物界则有刺球藻亚群,这表明生物界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孙淑芬
关键词:微古植物晚前寒武纪长城系青白口系震旦系
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4
1998年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孙淑芬刘文兴
关键词:沉积岩地层
中国古元古代长城群底部(约1800Ma)的多细胞生物
在最古老的多细胞生物研究中,前寒武纪不同地层层位的碳质压型化石,即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继1993年在华北燕山南麓蓟县古元古代长城群团山子组下部年龄近1700Ma的层位中发现大量以
朱士兴孙淑芬黄学光
关键词:多细胞生物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约1450Ma)遗迹化石的新发现被引量:6
2005年
首次发现于蓟县高于庄组(约1 450 Ma)的遗迹化石Spirelluchnum(ichnogen.nov.)是垂直层面的螺旋型潜穴,穴深3~3.5 cm,最大宽度为3 cm.化石产于岩层内,呈规则的顺时针螺旋体,颜色比围岩深,随着围岩新鲜程度的增加,二者反差变小.这些特征表明该化石为后生动物的遗迹.距今约14.5亿年前动物遗迹化石的发现,有可能使后生动物出现的时间推前8~9亿年,同时为后生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提供可靠的化石证据.
孙淑芬朱士兴黄学光
关键词:后生动物遗迹化石高于庄组蓟县剖面
华北燕山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碳质宏体化石的新研究
在华北燕山地区,高于庄组是位于长城系顶部的一个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岩组,时代约1500-1400 Ma。高于庄组的碳质宏体化石都产出在第三亚组(张家峪亚组)下部的深灰、灰黄色、薄层状的灰质白云岩中。含化石层的年龄在1450 ...
朱士兴孙淑芬黄学光
文献传递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宏观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0
2006年
在蓟县长城系高于庄组(1500—1400Ma)中部的泥质含灰质白云岩中发现可靠的宏观化石,代表分子包括Parachuaria,Parashouhsienia,Grypania和Spirelluchnum等属。研究表明,宏观化石形成于浪基面以下海水能量低的陆表海台盆区。围岩环境为台盆相弱还原静水环境;燕山地区的高于庄组与美国蒙大拿州中元古代贝尔特超群下部的Greyson页岩地层可以对比;遗迹化石如果被确认,可表明1450Ma年前后已经存在一种结构简单、不分叉,具两侧对称的长形体型,有前后端之分的似蠕虫活动能力的早期后生动物;长城系(1800—1400Ma)不仅是后生植物出现和繁盛的重要阶段也可能是后生动物出现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孙淑芬朱士兴黄学光
关键词:高于庄组
燕山长城系串岭沟组Parachuaria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4年
在燕山长城系串岭沟组发现的 Parachuaria化石 ,轮廓清晰 ,保存完好。通过浸解法、实体浸解法和岩石磨片法对 Parachuaria化石的研究表明 :化石层中的古片藻 L aminarites可能就是宏观藻类 Parachuaria化石的残体和碎片。除此以外 ,还有许多光面和粗面小球藻及其他多细胞藻类残体碎片。碳质宏观藻类 Parachuaria化石可能是古老的褐藻类多细胞植物。化石的发现 ,其时代层位较老 ,是原始藻类演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代表我国前寒武纪的长城系一个独有的生物组合。由于化石层位稳定 ,从而为长城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Parachuaria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前寒武纪生物地层研究的内容 ,同时也为古藻类演化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物演化和地层意义。
孙淑芬朱士兴黄学光曹芳辛后田
关键词:长城系前寒武纪生物组合化石生物演化
滹沱群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与古环境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古元古代早期的以滹沱群为代表的沉积地层及其微古植物的比较研究,发现滹沱群底部出现的微古植物为最早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并依此进一步研究了真核生物与古环境的关系-古元古代早期大量微生物的繁衍标志着富氧大气圈的...
孙淑芬朱士兴黄学光
关键词:真核生物微古植物古环境沉积岩
文献传递
燕山长城系(1800-1400Ma)多细胞生物群及古生态研究
朱士兴孙淑芬黄学光
该项目在发现多细胞组织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了确定长城系中多细胞生物的多样化水平和总体面貌,在我国中元古代早期(按我国方案)或古元古代晚期(按国际方案)的长城系建立起一个代表全球多细胞生物最早繁盛或爆发的新的生物群-长城生...
关键词:
关键词:长城系古生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