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玉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油菜
  • 2篇稻秸
  • 2篇生物除草
  • 2篇水浸
  • 2篇水浸液
  • 2篇种苗
  • 2篇麦秸
  • 2篇浸液
  • 2篇除草
  • 1篇野燕麦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幼苗生理
  • 1篇幼苗生理特性
  • 1篇远志
  • 1篇杂草
  • 1篇生理特性
  • 1篇适应性
  • 1篇温度变化
  • 1篇向日葵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4篇孙晓玉
  • 2篇汪梦竹
  • 2篇胡胜武
  • 2篇张凯
  • 1篇梁婷婷
  • 1篇杨娟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麦秸与稻秸浸提液对油菜及2种靶标杂草种苗生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2014年
采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的方法,测试不同质量浓度(0、0.02、0.03、0.05、0.08、0.10g·mL-1)麦秸、稻秸浸提液对油菜及油菜田2种常见靶标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Schur]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下,麦秸与稻秸浸提液对3种受体材料种苗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对油菜种苗生长安全的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0.08g·mL-1和0.05g·mL-1,可以用来开发研制油菜田肥料;在对油菜安全的质量浓度下,麦秸浸提液对野燕麦种苗生长无抑制作用;而稻秸浸提液对野燕麦种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可以用来开发研制油菜田防除野燕麦的生物抑草肥;在油菜的安全的质量浓度下,麦秸、稻秸浸提液对播娘蒿种苗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麦秸的抑制作用强于稻秸,具有开发研制油菜田治理播娘蒿的生物抑草肥料的应用前景。
孙晓玉慕小倩胡胜武
关键词:麦秸稻秸油菜野燕麦播娘蒿生物除草
麦秸、稻秸水浸液对油菜及其伴生杂草种苗生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采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的方法,测试了不同质量浓度(0、0.02、0.03、0.05、0.08、0.1g.mL-1)麦秸、稻秸水浸液对油菜生长的安全性及对油菜田5种常见伴生靶标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
孙晓玉
关键词:油菜麦秸稻秸生物除草
文献传递
3种化感作物水浸液对远志种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测试3种化感植物(向日葵、高粱、玉米)叶片的不同质量浓度水浸液(0、0.02、0.025、0.033、0.05、0.1g.mL-1)对远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浸液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对远志种子的发芽有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3种供体材料的化感效应存在明显的供体植物种间差异,其抑制作用强弱表现为高粱>向日葵>玉米,对远志的最高安全质量浓度依次是0.025、0.033和0.1g.mL-1。其中玉米水浸液在质量浓度≤0.1g.mL-1时对远志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是安全的,而且在最低质量浓度(0.02g.mL-1)的综合效应值为+0.004,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将玉米废弃秸秆作为首选材料进一步测试其废弃植株粉碎物对远志田杂草是否有抑制效果,以期为开发安全防治远志田杂草的植物源"除草剂"提供基础。
梁婷婷杨娟张凯孙晓玉汪梦竹慕小倩
关键词:向日葵高粱化感作用远志
温度变化对油菜及其伴生杂草种苗生长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2
2013年
以目前大面积栽培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秦优10号’和其田间常见的8种杂草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野燕麦(Avena fatua)、棒头草(Polypogon fugax)、婆婆纳(Veronica didyma)、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控温,研究了10℃/5℃(昼/夜)、18℃/10℃、25℃/20℃、35℃/30℃、40℃/35℃不同温度幅度处理对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预测气候变化环境下油菜田恶性靶标杂草的演替趋势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供试杂草对温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差异,看麦娘、灰绿藜和反枝苋的最适萌发温度偏高,如反枝苋在高温处理(40℃/35℃)下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91%);而播娘蒿、泽漆、野燕麦、棒头草、婆婆纳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主要集中于10–18℃范围内。进一步测试研究表明,高温处理(40℃/35℃)下,反枝苋幼苗生长旺盛,体内丙二醛的积累也明显低于低温(10℃/5℃)处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也较高,表明反枝苋对高温胁迫有较好的适应性,灰绿藜对高温的响应与反枝苋相似,在高温气候年份,要严防这2种草害加重;而在低温处理(10℃/5℃)下,野燕麦的种子萌发率达到100%,其幼苗生长旺盛,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保护酶活性较高,播娘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类似于野燕麦,因此在寒冷年份需加强对野燕麦和播娘蒿草害的预防。供试油菜品种相对于所有供试杂草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好,其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均保持较稳定的高发芽率,且幼苗长势良好,表明‘秦优10号’是一个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很好的油菜品种。
张凯慕小倩孙晓玉汪梦竹胡胜武
关键词:适应性油菜幼苗生长温度变化杂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