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鹏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庄子的人生观
- 2009年
- 庄子是道家的集中代表人物之一。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庄子则进一步发扬了道家的思想。庄子和老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虽然庄子也讲"道",但老子的道侧重于对规律性的认识,甚至老子哲学关注于社会政治,庄子则不然,庄子的道最终还是关注于人的生命问题,庄子哲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生命哲学,那么,庄子对生命究竟有怎样的看法呢?在庄子的生命观中既有对肉身生命的保全,也有对精神生命的自由的追求,但其最终还是追求精神的自由,由肉身生命的保全到精神的自由这是庄子思想超越的过程。
- 孙旭鹏
- 关键词:心灵
- 约翰·格雷的“权宜之计”及其局限被引量:1
- 2016年
- 约翰·格雷作为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一方面梳理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察觉到自由主义在解决现代性问题时的困局。约翰·格雷认为自由主义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面孔,一种充满着对理性共识的追求,另一种则主张多元价值的共存。约翰·格雷站在后者的立场,他认为追求"理性共识"的自由主义已经无法解决现代性难题,只有顺应价值多元的现实采取一种后自由主义的"权宜之计",才是自由主义未来的正确出路。然而,约翰·格雷以"权宜之计"为核心的后自由主义设计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局限:"权宜之计"由于过分强调价值多元,极容易滑向价值相对主义的泥潭,从而使这一理论根本无法有效地解决价值冲突。
- 孙旭鹏王樱霖
- 关键词:权宜之计后自由主义
- 庄子“道通为一”的生态文明观
- 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并提出了"道通为一"的思想,"道通为一"的思想隐含着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在"道"的视域下,人与自然万物是一种平等的地位,从而能够和谐共处,破除了以"...
- 孙旭鹏曲婷
- 关键词:庄子齐物道通为一生态文明
- 文献传递
-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比较
- 2015年
- 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既有一定的相通性,又有各自十分迥异的特色。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都突出了"天"的客观性,不同的是庄子最终走向"天人合一",而荀子走向"天人之分"。比较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可以看出庄子道家立场和荀子儒家立场的不同,"天人观"的差异反映出庄子与荀子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 孙旭鹏许莉莉
- 关键词:天人观客观性天人合一天人之分
- 庄子的生命观
- 老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庄子则进一步深化了老子的道家思想,然而庄子和老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虽然庄子也讲“道”,但是老子的道侧重于对规律的认识,关注社会政治。庄子则不然,庄子...
- 孙旭鹏
- 关键词:心灵
- 文献传递
- “欲”不可去,“德”何以可能?——荀子的成“德”之路
- 如何进行社会美德建设是当前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荀子的成'德'之路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荀子认为'欲'作为人性是无法去除的,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欲'不可去,'德'何以可能?荀子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加以解决的:其一是...
- 孙旭鹏魏福明
- 关键词:荀子
- 文献传递
- 自然·和平·自由——荀子与霍布斯政治哲学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荀子与霍布斯分别为中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荀子与霍布斯都以"自然"为起点,认为"自然"导向纷争,希望通过依靠"圣人"和"君权"来实现和平;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实现和平的路径不同:荀子通过自上而下"圣人制礼"的方式;而霍布斯则通过自下而上"契约"的方式。然而,在实现和平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凸显了"自由"之难题,对此,荀子与霍布斯都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引发了后人对"自由"问题的无限思索。
- 魏福明孙旭鹏
- 关键词:荀子霍布斯
- 如何“群居和一”——荀子社会理想解读
- 荀子"群居和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起源的看法,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期许。荀子的人类之"群"既是建立在自然性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体现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社会性,这主要体现在"分"和"义"上。要实现人类"群居",达到一种"和...
- 孙旭鹏
- 关键词:荀子群居社会理想
- 文献传递
- 荀子人性论:从“性朴”到“性恶”的内在逻辑被引量:2
- 2015年
- 荀子一方面认为人性"本始材朴",另一方面力主"性恶"。"性朴"与"性恶"非但不存在任何矛盾,而且从"性朴"到"性恶"存在着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恶"是以"性朴"作为前提,"性伪合"将荀子的"性朴"与"性恶"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荀子的人性论,从"性朴"到"性恶"是荀子人性论发展的必然逻辑,"性朴"是"伪"的基础,"性恶"是"伪"的对象。
- 孙旭鹏
- 关键词:荀子人性论性恶内在逻辑
- 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传统观念大多认为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不太关注于现实政治的,其实庄子是非常关注政治生活的,庄子认为人始终是无法逃脱出政治生活的。与此同时,庄子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政治生活极度黑暗的一面,这和孔子认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庄子的思想则更强调顺应"道"的要求来实进行社会治理,"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庄子政治哲学的核心,表现在具体的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无为而治,道通为一,柔弱不争等特点。同时庄子这种政治思想也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孙旭鹏杨浩亮
- 关键词:无为而治道通为一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