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密度感应系统信号分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iofilm,BF)密度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信号分子酰化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lactone,AHL)以及AHL合成酶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平板培养法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建立成熟的体外BF模型,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鉴定生物膜的形成情况。不同浓度氨溴索干预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AHL感应菌株根癌土壤杆菌(WCF47)分别检测其对铜绿假单胞菌AHL合成酶编码基因rhlI和lasI mRNA及AHL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氨溴索3.75mg/ml作用组基因lasI和rhlI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氨溴索1.875mg/ml干预后,有同样趋势,但效应不如高浓度明显(P<0.05)。氨溴索3.75mg/ml作用后AHL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氨溴索1.875mg/ml作用后亦有减少(P<0.05)。结论氨溴索可以通过下调信号分子AHL合成酶编码基因以及AHL的表达来抑制BF。 孙小敏 余加林 林丽华 林雅茵 邹志慧关键词:氨溴索 铜绿假单胞菌 密度感应系统 信号分子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应系统毒力因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F)密度感应(QS)系统所调控的毒力因子编码基因以及各自对应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平板培养法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建立成熟的BF体外模型.采用不同浓度氨溴索干预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RT-PCR)检测其对QS系统各毒力因子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外毒素A和弹性蛋白酶水平;采用地衣酚—硫酸法检测鼠李糖脂水平;采用Folin—酚比色法检测碱性蛋白酶活性.结果:经氨溴索3.750g/L作用后基因toxA,rhlA,lasB,aprAmRNA相对于培养基对照组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由1.000分别变化为(3.03±0.08),(2.70±0.09),(2.10±0.10),(2.20±0.10)(P<0.05).同时毒力因子外毒素A、弹性蛋白酶、鼠李糖脂、碱性蛋白酶的表达量也较培养基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由(15220.16±988.89),(81.38±5.44),(289.73±6.72),(5011±108.78)减少至(3481.59±599.64),(29.76±3.84),(101.74±3.32),(1757±57.21)(P<0.05).经氨溴索1.875g/L干预后具有同样趋势,但效应不如高浓度明显(P<0.05).结论:氨溴索可以降低BFQS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编码基因以及各自对应的毒力因子的表达. 孙小敏 余加林 林丽华 林雅茵 李娅莎关键词:氨溴索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密度感应系统 毒力因子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应系统的影响 第一部分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LB中培养铜绿假单胞菌PAO1,利用比浊法检测浓度3.75 mg/mL和1.875 mg/mL的氨溴索作用... 孙小敏关键词:肺部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氨溴索 毒力因子 大蒜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群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通过体外测定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群体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表达,比较大蒜素干预前后毒性因子表达的差异以及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成熟生物膜(b io-film,BF)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比较处理前后外毒素A的含量差异;利用弹性蛋白-刚果红染色的方法,测定处理前后弹性蛋白酶活性;用蒽酮-硫酸法测定鼠李糖脂;利用荧光酶标仪检测青脓素含量变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干预前后大蒜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成熟BF的影响。结果大蒜素干预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外毒素A、弹性蛋白酶、鼠李糖脂和青脓素表达分别由(19.630±0.573)pg/μl、(0.467±0.003)、(2.009±0.063)g/L、(9325.833±367.675)下降到(6.529±0.289)pg/μl、(0.032±0.001)、(0.269±0.009)g/L、(7819.167±111.8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菌菌落云集呈蘑菇状分布,干预组黏附的细菌稀疏散在平坦分布。结论大蒜素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表达,减弱其毒力,干扰BF分化成熟。 林丽华 余加林 芦起 孙小敏 刘官信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毒力 生物膜 大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