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
- 作品数:30 被引量:2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点、线、面”的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探讨——以麻黄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中药学是沟通中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程的桥梁,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提升临床辩证用药的水平。以往教学设计中教师更多关注知识点的讲授,而忽略单元间、课程间或者学科间的关联价值,导致学生中医药思维弱化。本文以麻黄为例,基于知识"点、线、面"就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开展初步探讨,既关注中医药精髓传承,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高松孙娟王玉凤
- 关键词:点线面中药学教学设计麻黄
- 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通过激活BMP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该研究旨在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n-butanol extract of Pulsatilla Decoction,BEPD)通过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C57BL/6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BEPD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7 d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建立UC模型,然后进行不同浓度的BEPD和美沙拉嗪灌胃治疗。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处死小鼠后,取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检测杯状细胞的数量及黏液分泌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增殖标志物ki67、活化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粘蛋白2(mucin 2,Muc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与BMP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小鼠结肠杯状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在体外细胞学实验中,进一步验证BEPD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下的LS174T杯状细胞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BEPD显著缓解UC小鼠的一般症状,恢复杯状细胞分化功能,促进Muc2分泌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并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同时激活BMP信号通路。因此,该研究提示BEPD可能通过激活BMP信号通路发挥治疗UC的作用,为药物干预UC提供了新的思路。
- 蒋晓娟王亚东孙娟孙娟马克龙邵菁吴大强汪长中
-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杯状细胞
- 新安王氏内科论治泄泻经验被引量:2
- 2017年
- 新安王氏内科认为,泄泻病位在脾胃与肠,脾虚湿盛为发病之关键;治则治法以健脾化湿为主,结合芳香醒脾、升阳补脾、温阳运脾、养阴润脾、理气调脾及固涩止泻等。
- 孙娟李姿慧郜峦王又闻王键
- 关键词:新安医学
- 健脾化湿法理论溯源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整理秦汉、唐宋、金元和明清时期与湿病有关的中医古典医籍,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湿病的理论渊源,及其演变与发展过程,理清该理论传承创新的脉络,旨在为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方向。
- 孙娟王键郜峦
- 关键词:湿病中医治法健脾化湿法
- 浅析溃疡性结肠炎的“湿”性病因被引量:10
- 2017年
- 湿,有内外之分。外湿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人为性。内湿源于脾虚运化水湿功能障碍,病理性水湿体内集聚,进而影响机体一系列功能失调,导致了湿证的诸多临床症状。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便血、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常有"无湿不成泻"的说法,虽然其病因复杂,但多与湿相关。季节、气候和人为性外湿是其外在的病因,饮食不节、七情劳倦损伤、先天脾肾亏虚则是内湿形成的基础,外湿入里,里湿为合,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复杂、缠绵难愈的关键。
- 张红梅李姿慧蔡荣林刘晓丽周雯孙娟罗梦曦徐伟李霁敏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邪病因
- 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干扰素-γ和白介素-4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健脾化湿组。采用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医传统病因"久居湿地,饮食失宜,过于劳倦"复制脾虚湿困证大鼠模型,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UC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湿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湿困证UC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FN-γ含量,升高血清IL-4含量,抑制1型辅助T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 孙娟王键胡建鹏李姿慧叶铭钢徐伟
- 关键词:健脾化湿法干扰素-Γ白介素-4
- 中药内外并治痤疮100例临床观察
- 2008年
- 柴雁纪微孙娟
- 关键词:内外并治中药痤疮病程迁延色素沉着
- 新安医家孙一奎辨治痞满用药规律及特色探析
- 2023年
-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新安医家孙一奎辨治痞满的用药规律及其特色,以期拓宽现代医家诊治痞满的思路和视野。方法:收集并整理《赤水玄珠》《孙文垣医案》中辨治痞满的处方,建立方药数据库,采用WPS Office软件对录入中药的频次、种类和属性进行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并制作用药规律网络图。结果:31首处方涉及中药69味,归26类,其中理气药、补气药、清热燥湿药、温化寒痰药使用居多,高频使用药物为枳实、半夏、甘草、陈皮、黄连、白术、黄芩、人参等;药性以温性居多,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肺经多见。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0种,半夏、甘草、陈皮和枳实之间关系最密切。聚类分析共得到7组药物组合,C1药组为泽泻、猪苓、姜黄,是中满分消丸的核心药物,泽泻、猪苓利水渗湿、行痰饮,姜黄化瘀血、消食积,三药合用开疏经络,则痰湿可下,痞自消;C2药组为黄连、黄芩,两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C3药组为半夏、甘草、干姜,3味药物组成半夏干姜汤,温中助阳、和胃降逆;C4药组为人参、厚朴,两药益气行气,气行则湿化,气行则血行;C5药组为当归、红花、柴胡,此组药物活血行气,气血调和则脾胃安;C6药组为陈皮、木香,两药合用共奏健脾消食之功;C7药组为槟榔、大腹皮,两药上下分消、破气消积。结论:新安医家孙一奎辨治痞满,首重明证,其用药特色为辛开、苦降、甘补并用,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实则理气化痰,虚则温中补气。
- 张炜婕王天城刘新悦张理文邵雅文孙娟
- 关键词:痞满新安医家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学术特色
-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菌群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炎症性肠病的亚型,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为主。UC的中医病名繁杂众多,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1]。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和远端结肠,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溃疡性病理改变为主。
- 孙雨晴袁良孙娟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营养支持
- 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探讨参苓白术散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0
- 2022年
- 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参苓白术散缓解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利用DSS诱导小鼠UC模型,并给予参苓白术散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和结肠长度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空白组、模型组和参苓白术散组的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各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经参苓白术散灌胃治疗后,UC小鼠的腹泻、便血等症状得到改善,DAI评分显著降低;参苓白术散可有效减轻结肠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的丢失,并明显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同时显著升高IL-4、IL-10的水平。参苓白术散组vs模型组差异基因有25个,显著富集于免疫反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过程(immune system process)和免疫球蛋白合成(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等生物学过程;KEGG pathway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新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生物合成,原发性免疫缺陷和肠免疫网络IgA合成等信号通路。该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可能主要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抗UC的作用。
- 孙娟蒋晓娟王亚东马克龙李姿慧王天城汪天明邵菁汪长中
-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溃疡性结肠炎转录组测序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