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东发

作品数:75 被引量:38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大麦
  • 18篇小麦
  • 13篇栽培
  • 10篇基因
  • 8篇饲用
  • 8篇饲用大麦
  • 7篇性状
  • 7篇栽培技术
  • 6篇育种
  • 6篇栽培要点
  • 5篇蛋白质
  • 5篇多小穗
  • 5篇杂交
  • 5篇农艺
  • 5篇农艺性
  • 5篇农艺性状
  • 5篇小穗
  • 5篇不育
  • 4篇蛋白质含量
  • 4篇选育

机构

  • 6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4篇湖北民族大学
  • 10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湖北省农业科...
  • 3篇湖北省生物资...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北京大北农农...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恩施州农业科...
  • 1篇生物资源保护...

作者

  • 74篇孙东发
  • 13篇刘金龙
  • 10篇田国政
  • 6篇赵玲
  • 5篇郑小江
  • 5篇周光来
  • 4篇任喜峰
  • 4篇郑威
  • 4篇徐廷文
  • 3篇郭晓琳
  • 3篇蒋华仁
  • 3篇赵玲
  • 2篇王明锐
  • 2篇石应国
  • 2篇汪兴平
  • 2篇房敬业
  • 2篇汤颢军
  • 2篇贾旭
  • 2篇梁辉
  • 2篇邹薇

传媒

  • 12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食品科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Journa...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经济林研究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光温敏小麦不育系337S的组织结构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不育系337S是一种对短日低温、长日高温均敏感不育的新型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对经过短日低温、长日高温处理的不育系花药及其小孢子的形态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337S的花药异常短小,开花后花丝短,花药难外露。花药发育过程中中层组织发育紊乱,绒毡层提前解体,影响了花粉母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导致短日低温处理下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和长日高温处理下的花粉母细胞发育时期花粉母细胞发育异常,形成异常小孢子,造成败育。
程旭东孙东发荣德福
关键词:小麦绒毡层花粉母细胞
大麦杂交组合蛋白质及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以4个大麦品种的正反交试验的亲本、杂种F1和6个组合的杂种F2为材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部分杂交组合的杂种F1子粒蛋白质含量存在正反交差异,即这些杂交组合的子粒蛋白质含量可能存在细胞质效应,其中6个正反交组合中,有2个差异显著。各杂种F2群体的子粒蛋白质含量分布图表明大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属数量性状,由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同时还受到环境和细胞质效应的影响。
任喜峰孙东发
关键词:野生大麦蛋白质含量
苜蓿引种试验初报被引量:1
2007年
以当地苜蓿品种盛世做对照,对引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的5个苜蓿品种WL-323HQ、WL-525HQ、WL-414、阿尔金刚、猎人河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5个苜蓿品种在产量、越夏能力、再生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较对照品种均具有较好的丰产性,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武汉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是WL-414、WL-323HQ和WL-525HQ。
程鹏飞孙东发陈红辛福林
关键词:苜蓿引种
大麦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及PCs合成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23
2013年
为探明不同基因型大麦对镉耐性和转运能力差异,选取大麦耐镉品种华10118和敏感品种华2255进行水培试验,比较不同镉处理下大麦根系和地上部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差异,并研究了根系和叶片中PCs含量对镉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华10118对镉的转运能力较差,地上部镉含量较低;镉在两个大麦品种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胞液中,基本各占35%-44%,细胞器占5%-26%,华2255的细胞器组分中镉含量显著大于华10118,可能是华2255耐镉性差的原因。两个基因型大麦根系中的镉以醋酸提取态为主,而地上部中以NaCl提取态最多;华2255的乙醇提取态、去离子水提取态和NaCl提取态的镉含量较高,可能是其对镉转运能力较强和耐受性差的原因。华2255根系和叶片中的PC2和PC3含量都显著高于华10118,根系合成较多的Pc:和PC,有助于镉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陆仲烟刘仲齐宋正国张长波孙东发
关键词:大麦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植物螯合肽
大麦转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2005年
以5个大麦品种的由成熟胚再生体系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以构建好的Bar基因为选择基因的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载体为目的基因,用基因枪法对其进行了转化.在转化的大麦中,5个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抗性愈伤获得率为10.32 %~17.13 %,将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绿苗分化率为0 %~14.29 %,移栽到小花盆中的再生植株有28株.其中87-3175有11株,87-0053有9株,97-4010有3株,97-6004未分化出苗,208813-509有5株;移栽成活的87-3175有4株,87-0053有5株,208813-509有3株.对10株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其中有7株扩增出0.5kb的Bar基因特异条带,2株扩增出2.4 kb的sbe2b基因特异条带,3株扩增出2.5 kb的sbe1基因特异条带.对PCR扩增的条带回收测序,测序结果与各自的基因序列相符合,说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大麦基因组中.
郭晓琳孙东发谭振波
关键词:大麦淀粉分支酶基因枪
“恩七叶甜”绞股蓝果冻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用"恩七叶甜"绞股蓝总皂甙、魔芋葡甘聚糖、甘草素为主要原料,研究出具有清理血液、体液和清理肠胃及健康减肥、增强记忆力功效的果冻配方及生产工艺。其样品不添加合成防腐剂、合成色素、蔗糖,口感爽滑、香甜,是老少喜食,糖尿病人也可食用的一种新的天然保健果冻。
刘金龙郑小江孙东发樊彬
关键词:绞股蓝总皂甙魔芋葡甘露聚糖甘草素果冻
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3号
孙东发赵玲
该品种由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用复合杂交系谱法育成,为六棱偏春性皮大麦,苗期叶片浅绿色,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蜡粉少,株型紧凑,剑叶窄而上冲,半矮杆,株高80-90厘米,茎杆韧性好,耐肥抗倒,全生育期175天...
关键词:
关键词:饲用大麦高蛋白
rbel正、反义基因改变籼稻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淀粉分支酶1正、反义基因rbe1分别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1中。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rbe1已整合进水稻基因组中。T_0代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rbe1正向表达结构的明恢81直链淀粉含量总体上明显下降,转rbe1反向表达结构的明恢81直链淀粉含量总体上明显上升。
吴方喜谢华安苏军胡昌泉陈建民孙东发王锋
关键词:水稻直链淀粉含量转基因
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以10个大麦优良品种为实验材料,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种子的不同切割方式、培养基、激素等对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纵切后接种出愈率显著高于横切;改良MS培养基能提高出愈率;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不同品种对激素2,4-D与Dicamba的反应表现不同;初代愈伤组织经过3次继代培养后会转变为两种类型的胚性愈伤组织;不同品种的植株再生在不同浓度有机添加物的分化培养基上表现不同;长时间的继代培养,一些品种在植株再生过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白化苗。供试材料均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但是只有部分品种能再生植株。本实验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如87-3175、87-0053、97-40109、7-6004及208813-509。
郭晓琳张红伟刘欣洁刘亚娟张锋孙东发谭振波
关键词:大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培养基基因型植株再生
ERh3421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
2012年
对ERh3421菌株在不同的pH值、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玉米粉质量浓度等条件培养,研究产酶条件对糖化酶、液化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设pH值、培养温度、玉米粉质量浓度3个因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单向分组分析方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组合培养条件为:pH5.2、培养温度30℃、玉米粉质量浓度5g/100mL,液化酶、糖化酶活力分别高达9.43×103U/g和6.83×103U/g。
田国政孙东发汪兴平
关键词:产酶条件酶活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