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鹏

作品数:24 被引量:34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贸易开放
  • 3篇新经济
  • 3篇新经济地理
  • 3篇新经济地理学
  • 3篇经济地理
  • 3篇经济地理学
  • 2篇低碳
  • 2篇低碳经济
  • 2篇地级
  • 2篇政区
  • 2篇人力资本
  • 2篇数据分析
  • 2篇区域经济
  • 2篇资本
  • 2篇协调发展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城市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深圳市委

作者

  • 24篇姚鹏
  • 14篇孙久文
  • 3篇张明志
  • 2篇叶振宇
  • 1篇黄群慧
  • 1篇郭克莎
  • 1篇邓洲
  • 1篇张其仔
  • 1篇彭芳梅
  • 1篇王宁
  • 1篇胡安俊

传媒

  • 3篇区域经济评论
  • 2篇经济学家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软科学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东岳论丛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财贸经济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特区实践与理...
  • 1篇宏观质量研究
  • 1篇智慧中国

年份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贸易开放与内部地理:理论与实证综述被引量:2
2016年
世界经济未来发展一个关键问题是:经济活动布局于什么区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空间经济学的研究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学者提供了分析工具。本文首先从理论综述了贸易开放与内部地理的关系,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城市系统理论还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贸易开放与内部地理影响都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贸易开放引起经济活动聚集还是分散取决于我们对模型的设定;其次本文总结了学者对贸易开放与内部地理的实证研究,贸易开放是扩大还是缩小区域差异取决于一国内部的地理特征。
姚鹏孙久文
关键词:贸易开放新经济地理学
高铁开通对城市服务业集聚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以高铁开通为一外生冲击事件,将21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分为实验组和处理组,研究了高铁开通事件对服务业集聚促进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呈现由集聚经济向集聚不经济演进的态势;高铁开通可以显著地增进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贡献,并通过城市规模、投资效应、人力资本作为中介机制实现效率提升。服务业集聚规模提升不构成中介机制,优化结构、合理分布是高铁开通促进集聚效应正向释放的根本原因。高铁开通的站点数量对服务业集聚和生产率具有加速作用,高铁站点的分散化、郊区化应成为规划的主要原则。
张明志孙婷姚鹏
关键词:高铁服务业集聚
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被引量:41
2014年
本文采用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中国1978-2012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中国省区人均GDP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呈现出平缓的"V"字型的形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经历了"大—小—缓慢增大—逐渐缩小"的过程,其总趋势是缩小的。(2)从全国格局来看,中国经历了由地带内差异为主向地带间差异转变,区间差异贡献率持续上升。(3)中国五大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态势,东部区域内部差异下降较快,中部、东北区域内部差异下降较为缓慢,西南、西北区域内部差异呈现扩大态势。最后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地区差异变动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率、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各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但对各个省区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相差不大。这也是近几年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缩小的重要原因。
孙久文姚鹏
关键词: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回归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从冒进到适度的地理版图被引量:3
2014年
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不仅没有有效地启动内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实现启动内需,城镇化必须坚守产业化为基础的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然后,借助非农产业数据,比较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城市非农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探讨了“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涓滴一扩散”效应已经显现,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形态是均衡化;中西部地区集聚仍是主要态势,都市圈/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根据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将全国分为四类区域。增加值和就业都增长的区域是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未来的重点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加值份额增加、就业份额下降的区域重视发展吸收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性;增加值份额下降、就业份额增加的区域通过产业升级和发展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调整结构偏差;增加值和就业都下降的大面积连片区域,则要发展省域增长极,避免空心化。
胡安俊孙久文姚鹏
关键词:城镇化
贸易开放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理论及中国的实证被引量:3
2016年
贸易开放不仅仅能够影响一国经济增长,并且能够影响一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本文在Krugman所构建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基础上引入Wang和Zheng所提出的更加现实的非对称地理结构,分析贸易开放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06—2012年279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数据证明:靠近海外市场的区域更能从贸易开放中获利;贸易开放使人力资本丰富、人口密集的区域经济增长更快,经济活动倾向布局在这些区域。为了缩小区域差异,内陆地区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加大力度鼓励创新;并且要不断完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内一体化水平,降低国内运输成本,促进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转移。
姚鹏
关键词:贸易政策新经济地理学
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收入空间效应--基于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经验数据分析
本文基于中国326 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2010-2012 年的数据,利用空间杜宾增长模型(SDM)来测算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人均收入的影响。文中测算了各个区域贸易开放和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水平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结果表明...
姚鹏孙久文
关键词:贸易开放
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收入空间效应——基于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经验数据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本文基于中国326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2010—2012年的数据,利用空间杜宾增长模型(SDM)来测算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人均收入的影响。本文测算了各个区域贸易开放和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水平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区域的贸易开放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相邻区域的人均收入也会产生正的影响。同时笔者也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会产生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姚鹏孙久文
关键词:贸易开放
东部新经济指数发展现状及区域差异被引量:6
2019年
新经济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旧动能转换中起重要作用。从创新能力、全球化、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六个方面构建指标,分析东部新经济指数发展现状及区域差异。可以发现:东部地区新经济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指数处于较高的水平,是拉动东部地区新经济指数较高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网络化与数字化,绿色化与全球化次之,最后是智能化。从东部地区内部来看,东部地区新经济指数超过40的省市是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上海,其次高于30的是山东、福建和天津,而海南与河北的新经济指数处于较低的位置,山东、福建、天津、海南与河北的新经济指数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海南与河北的新经济指数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姚鹏张其仔
关键词:智能经济
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比较分析
本研究运用2011 年我国西部典型省区的数据,从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排放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支撑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六个方面对西部典型省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利用中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
孙久文姚鹏
关键词:低碳经济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构建及优化路径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其效果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度关注。为了跟踪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本文设计了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15年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二级指标来看,区域发展差距和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主要力量,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相比之下,区域一体化水平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趋势。基于此,本文从促进区域发展能力、深化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机制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互动发展、创新产业转移协作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姚鹏叶振宇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