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龙
- 作品数:82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CVC真丝色织布的开发与生产
- 介绍了CVC真丝系列产品的原料组成、坯布规格、各工序的最佳生产工艺及染整生产要点,并对设计理念、关键技术作了阐述。
- 唐文君姚金龙徐小评
- 关键词:生产工艺
- 文献传递
- 变性淀粉的酶解性能被引量:8
- 2014年
- 分别以碘-碘化钾法和DNS比色法测定了α-淀粉酶单独作用及与普鲁兰酶协同作用下,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氧化淀粉和阳离子淀粉等变性淀粉的分解率,研究了不同变性淀粉之间酶解性能的差异及普鲁兰酶协同作用对变性淀粉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碘-碘化钾法的测定结果相比,DNS比色测定法能清楚地反映出不同变性淀粉因结构不同,使得它们的酶解性能不同,从而导致分解率不同。其中,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等酯化淀粉的分解率与原淀粉接近,氧化淀粉的分解率次之,阳离子淀粉的分解率最小。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协同作用与α-淀粉酶单独作用相比,各变性淀粉的分解规律一致,但分解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 钱柿汝范雪荣王强姚金龙唐文君向中林
- 关键词:染整变性淀粉淀粉酶
- 部分糊化玉米淀粉浆液的制备及黏度性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探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制备方法和黏度性质特点。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恒温法和蒸汽升温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研究了其浆液黏度和黏度稳定性,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制备温度、浆液浓度和制备时间对其浆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法64℃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具有黏度低(5 mPa·s^7 mPa·s)、黏度稳定性好、低温不凝冻、不分层等特点;影响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性质的因素从大至小依次为制备温度、浆液浓度和制备时间。认为:蒸汽法64℃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制备黏度稳定且均一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需严格控制制备温度,其次为浆液浓度和制备时间。
- 王娟徐进范雪荣姚金龙向中林
- 关键词:玉米淀粉
- 色织用高白度棉毛混纺纱的前处理
- 2016年
- 讨论了色织用高白度棉毛混纺纱的低温前处理工艺,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H_2O_2 5.5 g/L,多功能精练剂C-MS200 3 g/L,70℃处理100 min。处理后混纺纱的白度达到77.5,强降率7.82%,羊毛损失率0.8%。该工艺前处理的纱线,染粉蓝、粉红、粉紫等色,色泽艳丽;经增白处理后,白度可达148,且白色纯正。
- 姚金龙徐小平
- 关键词:练漂白度色纺纱
- 纯棉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采用不同的免烫树脂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以平整度、撕破强力、拉伸强力、甲醛含量、折皱回复角等指标来表征整理织物的免烫性能。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树脂FEL 100 g/L,催化剂20 g/L,强力保护剂20 g/L,柔软剂30 g/L,160℃焙烘2 min。整理后织物DP等级达3.2级,断裂强力保留率达到80%。
- 姚金龙顾义师
- 关键词:免烫整理树脂棉织物
- CVC无莱卡弹力机织布及其生产工艺
- VC无莱卡弹力机织布及其生产工艺,涉及机织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经纬纱均采用CVC纱,经纱经过络筒、前处理、染色、脱水、烘干、倒筒、整经、浆纱,纬纱经过络筒、前处理、染色、脱水、烘干、倒筒,织造后进行后整理,本发明...
- 姚金龙唐文君黄长根周晓敏韩月华蒋龙宇李述利
- 文献传递
- 色织纯棉高密府绸的开发与生产
- 2001年
- 主要介绍了色织纯棉高密府绸的开发与生产的技术关键,以及为提高其产品质量及布机效率所采取的措施。
- 姚金龙
- 关键词:高密织物生产技术
- 柔性可见光光催化空气净化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黄长根何瑾馨唐文君刘保江姚金龙向中林于银军孙月玲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本项目通过对铁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材料制备及表面修饰、有机-无机复合抗光氧化、纳米粉体超分散以及柔性基材负载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将纳米粉体制备技术、现代染整技术和环...
- 关键词:
- 纯棉色织布生产过程中纱支变化的初步研究
- 2002年
- 从色织布生产流程入手 ,重点对原纱、染色、浆纱、后整理等方面纱支变化进行跟踪试验与研究 。
- 姚金龙
- 关键词:纯棉色织布生产过程纱线线密度失重增重
- 色织衬衣面料的悬垂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色织衬衣面料悬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33种代表性的色织衬衣面料为对象,测试并评价了面料的悬垂性能,探讨了织物悬垂性能与弯曲、剪切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织物各结构参数对织物悬垂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织物结构参数与静态悬垂系数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织物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越大,织物越刚硬,其静态悬垂系数也越大,悬垂性能越差;随着织物交织点、织物紧度、厚度、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增加,织物悬垂性能变差。认为:织物的悬垂性能与其弯曲、剪切性能具有显著相关性,从结构参数上看,织物的悬垂性能主要取决于织物组织、总紧度和单位面积质量。
- 石浩轩徐广标姚金龙向中林
- 关键词:悬垂性能弯曲刚度剪切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