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素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更多>>
- 论王统照早期的戏剧观与剧本创作被引量:1
- 2001年
- 姚素英李烨
- 关键词:王统照戏剧观剧本创作
- 王统照与俄苏文学
- 1991年
- 在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的中国作家群中,王统照是其中的一位。王统照热爱俄苏文学是受其人生理想和文学观念制约的。王统照高度评价俄罗斯进步文学对俄国革命事业所具有的潜在力量,他大量翻译和介绍俄苏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作家,宣传俄苏文学的优秀传统,以此来启迪中国的文学青年,反对旧文学,创建新文学。王统照自己的创作也从俄苏文学宝库中汲取了营养,在经过民族化溶炼之后,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来。
- 姚素英
- 关键词:王统照作家群俄国革命陀思妥耶夫斯基
- 王统照与文学研究会
- 1993年
- 王统照不仅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而且是文学研究会发起成立的关键人物。在12名发起人中,原北京“曙光”月刊的成员占三分之一,主统照是“曙光”月刊的核心人物。当年,正是王统照把南北(上海、北京)两地的文学青年联系在一起,进而酝酿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
- 姚素英
- 关键词:王统照文学批评理论文学青年鸳鸯蝴蝶派学衡派
- 风骨 意境 象征——王统照旧体诗的艺术生命
- 2001年
- 本文以王统照的诗歌理论为参照 ,结合诗人的具体作品论析了其旧体诗刻意追求“风骨”、“意境”、“象征”与“用典”所形成的独特美学意蕴和风格取向。也简要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姚素英
- 关键词:风骨意境王统照旧体诗比兴
- 论王统照与闻一多诗歌的绘画美被引量:1
- 2007年
- 王统照与闻一多都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们虽然所属的文学流派不同,却是知音和挚友,共同追求诗歌创作的绘画美。然而,由于个人性格气质和审美视角与艺术情趣的不同,他们诗歌中的绘画美风格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前者侧重清新雅致,以素淡的色彩工笔细描,构制优美的意境,耐人回味;后者追求浓墨重彩,七色俱全,虽重象征笔法,但更突出的特点却是直抒胸臆。正是由于诗人们笔法的繁复多样,才造成了现代诗坛的千差万别美艳多姿。
- 韩亚楠姚素英
- 关键词:绘画美
- 中日文化交流桥梁的架设者——王统照与五城康雄
- 1992年
- 在“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推进侵略的岁月里,中国作家王统照同日本诗人五城康雄却在努力架设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的通信表现了中日两国文化人之间的真诚合作,也写下了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史上的珍贵一页。
- 姚素英
- 关键词:王统照中日文化交流老舍先生中国诗坛时代氛围文艺刊物
- 钗黛争“宝”的心理人格结构透视
- 2005年
-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创造性的运用弗洛伊德关于心理人格的理论,围绕《红楼梦》中钗黛争“宝”这一主线,揭示了两位女性在本我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受本我驱使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但她们最终都成了超我的牺牲品。
- 赫亚红姚素英
- 关键词:心理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 倡美先驱 承前启后——论王统照早期的美学思想
- 2003年
- 现代著名作家王统照不仅以文学创作闻名于世,而且是继王国维之后,建构了较为系统的美学思想体系的早期美学家。早在"五四"前后,他就发表了一系列美学论文,对于美育、美的本质、美感、审美形态,审美心理以及其它文艺美学问题都阐发过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为人生,为改造社会而美育的思想,是一种实践性的美育理论;显示出马克思的美学基本原理对其影响的印迹;而对于审美心理的描述所阐发的"心理距离"说,融合着个人创作的审美体验。他对"真、善、美"审美原则的论述,见解独到、引人深思。本文从三个方面论析了王统照在中国现代美学初创期,在理论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引起美学研究界对他的重视。
- 姚素英李秀云
- 关键词:王统照美育审美心理审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