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宪照

作品数:30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8篇艾滋病
  • 6篇病毒
  • 4篇多频稳态诱发...
  • 4篇诱发电位
  • 4篇流行病学研究
  • 4篇免疫缺陷
  • 4篇接种
  • 3篇毒性肝炎
  • 3篇血清
  • 3篇疫苗
  • 3篇突发公共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卫生事件
  • 3篇流动人口
  • 3篇免疫缺陷综合...

机构

  • 29篇东莞市疾病预...
  • 3篇东莞市厚街医...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东莞市虎门医...
  • 1篇东莞市桥头医...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东莞市长安医...

作者

  • 30篇夏宪照
  • 19篇张巧利
  • 10篇王晓霞
  • 7篇王水能
  • 7篇陈柏芬
  • 6篇毛东波
  • 5篇张怀娜
  • 5篇熊俊
  • 4篇谢伟群
  • 4篇钟逸菲
  • 4篇刘志权
  • 4篇朱建琼
  • 3篇熊劲光
  • 3篇郑少敏
  • 3篇钟新光
  • 3篇张泽武
  • 3篇王东
  • 2篇李国辉
  • 2篇冯志阶
  • 2篇林鹏

传媒

  • 3篇疾病监测
  • 3篇疾病控制杂志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广东省劳动卫...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被引量:29
2008年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餐饮服务业人员、家政从业者、临时雇佣劳动力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七大类流动人口1384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及行为。结果东莞市流动人口年龄中位数29岁,以初中文化程度及省外流动人口为主。对艾滋病相关问题回答平均正确率为66.1%。对商业性和临时性性行为的赞成率分别为27.2%和39.5%。分别有3.5%和6.1%的流动人口近一年内有过商业性和临时性性行为,在商业性性行为和临时性性行为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50.0%和25.3%。结论流动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非婚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应加大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张巧利刘金祥陈柏芬王晓霞夏宪照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知识健康教育
东莞市2005年麻疹流行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袁焕章朱建琼夏宪照毛东波许红梅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流动人口流动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39
2009年
目的了解各类流动人口特征及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深入有效的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取两阶段分层抽样,在广东、四川、湖南和广西4个省(自治区)级单位各行业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既往流动情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抽取4009名调查对象,其中首次外出打工主要是通过老乡或者亲戚介绍占55.5%。流动人口有较高的流动频率,城市流动率、行业流动率和单位流动率的中位数分别为0.33个/年、0.33个/年和0.57个/年。按国家督导评估指标计算,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为51.6%。结论流动人口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较低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应加强流出地在流动人口流出前的艾滋病宣教工作。提高艾滋病知晓率应该从大的策略调整和小的细节改变两个环节入手,以应对新形势下目标人群需求的变化。
曾刚栾荣生陈曦林鹏刘伟夏宪照张巧丽吕繁
关键词:流动人口流动特征艾滋病知晓率
外来青年工人乙肝疫苗接种前最优筛检方案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确定东莞市外来青年工人乙肝疫苗接种前最优筛检方案。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莞市某外资企业 312 2名外来青年工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乙肝三项指标的检测。以该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为基本参数 ,采用费用 -效果分析法和决策树法确定外来青年工人乙肝疫苗接种前的最优筛检方案 ;采用灵敏度分析法探讨引入模型的参数对方案优化的贡献和阈值分析法检验参数的阳性率阈值。结果 东莞市外来青年工人乙肝疫苗接种前最优筛检方案为仅检测抗 - HBc;HBs Ag、抗 - HBs、抗 - HBc检测的阳性率阈值分别为 0 .4 0、0 .4 0、0 .4 0。结论 外来青年工人乙肝疫苗接种前可只检测抗 - HBc。
张巧利夏宪照王水能郑志文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
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厚街镇和常平镇两间工厂的61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对HIV/AIDS及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及个人行为。结果:东莞市的农民工多为来自农村、15~39岁的未婚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44.39%,已婚及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文化程度低者;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来源渠道为电视和报刊;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情、一夜情、卖淫和嫖娼行为的赞同率分别为11.71%、2.28%、2.76%、0.49%和0.81%,且男性和文化程度高者对上述5种非婚性行为的赞同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和文化程度低者;22.16%的未婚农民工有过性行为、6.02%的农民工有临时性行为,2.93%的农民工曾经有一夜情;农民工在近6个月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1.47%和21.62%;农民工中性病的患病率为1.79%,患病后90%以上的人均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结论: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非婚性行为普遍不赞同,但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建议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传播。
张巧利林鹏王晓霞陈柏芬郑少敏单金华夏宪照刘勇鹰
关键词:艾滋病
东莞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状况,为制定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5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抗-HBc,对HBsAg阳性者再进行HBeAg和抗-HBe的检测。结果全市共调查2 833人,HBsAg阳性率为6.42%(182/2 833),抗-HBs阳性率为75.96%(2 152/2 833),抗-HBc阳性率为15.57%(441/2 833),HBV感染率为15.71%(445/2 833)。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15~59岁年龄组高于1~14岁年龄组(P<0.01),不同职业人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HBs阳性率: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1~4岁年龄组最高,不同职业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学生和散居、托幼儿童最高。结论东莞市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而抗-HBs阳性率明显升高,人群抵御乙肝病毒的能力有所提高,免疫屏障已经建立。
王东夏宪照莫想换邹丽芳陈巧仪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东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功能特点研究
目的:开发和建立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报告、预案管理、会商决策、应急资源协同指挥等为基本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敏感性的动态监测、预警及高效的应急处理。 方法:应用一系列成熟的计算机、G...
熊劲光夏宪照刘志权张巧利王水能赵明毛东波刘志鹏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析
文献传递
东莞市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张巧利夏宪照张丽霞黄沛权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血清学流行病学
东莞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部分人群艾滋病KABP及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示范区内不同人群的艾滋病KABP及感染情况。方法对东莞市厚街镇和大朗镇两个社区的普通人群和部分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感染情况等。结果80%以上的职业人群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能持一个正确的态度,63.4%能正确认识东莞市艾滋病疫情现状。普通人群对艾滋病可通过共用注射器、性及母婴途径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91.2%、87.1%和73.7%,女性服务人群中未婚怀孕者占未婚者15.9%、有临时性伴者占18.9%、最近一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4.7%、吸食毒品率为1.1%、性病样症状发生率为38.9%、HIV感染率为0。结论示范区内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危人群高危行为发生率较高、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需尽快采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
张巧利王晓霞陈柏芬夏宪照郑少敏余祖卫皮世昌黄兴民袁达康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流行病学
社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前最优筛检方案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确定东莞市社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前最优筛检方案。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莞市某一社区的所有居民共 32 90人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乙肝 3项指标的检测。以该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为基本参数 ,采用费用 -效果分析法和决策树法确定社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前的最优筛检方案 ;采用灵敏度分析法和阈值分析法探讨引入模型的参数对方案优化的贡献及需检验参数的阳性率阈值。结果 东莞市社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前最优筛检方案为仅单测抗 -HBs;HBsAg、抗-HBs、抗 -HBc检测的阳性率阈值分别为 0 4 0、 0 4 0、 0 4 0。结论 社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前可只检测抗 -HBs,这与同时检测乙肝 3项指标的预防效果相同 ,但却显著节省费用。
张巧利单金华夏宪照袁钦发王水能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决策树免疫策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