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胜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电沉积超细Cu粉粒径控制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超细铜粉的粒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pH值的改变对阴极过电位影响显著,电解液浓度的改变对阴极过电位无显著影响;而过电位的变化直接引起粉体粒径的变化;在阴极过电位高的条件下。粉体粒径较小,而在阴极过电位低的条件下,粉体粒径较大,通过控制过电位可以实现对超细铜粉粒径的控制。
- 李维喻建胜杨彦明蒋渝
- 关键词:电沉积过电位粒径
- 一种制备粒径可控铜、银等超细金属粉体的电解乳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粒径可控超细金属粉体的新方法一电解乳化方法。利用本方法可以制备出从几十纳米到微米级一系列粒径可控、分散性好的超细金属粉体,该工艺方法具有工艺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产量大、产效高以及成品粉...
- 蒋渝李淼喻建胜涂铭旌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粒径可控铜、银等超细金属粉体的电解乳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粒径可控超细金属粉体的新方法一电解乳化方法。利用本方法可以制备出从几十纳米到微米级一系列粒径可控、分散性好的超细金属粉体,该工艺方法具有工艺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产量大、产效高以及成品粉...
- 蒋渝李淼喻建胜涂铭旌
- 文献传递
- 超声电沉积制备纳米铜粉末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利用超声电沉积法制备金属纳米铜粉,平均粒径30nm,分散性较好;利用XRD、TEM等进行了成分、粒度、形貌及结构分析,对影响纳米粉末制备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试验表明,电流密度对纳米粉末形成起控制作用,表面活性剂和超声场对粉末分散更为重要。
- 李淼喻建胜蒋渝陈家钊涂铭旌
- 关键词:超声波电沉积纳米粉末电流密度表面活性剂
- 电沉积制备金属超细Cu粉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探讨了超细铜粉电沉积制备过程中阴极电流密度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的改变对阴极过电位影响显著,电流密度从0.04A/cm2变化到0.1 A/cm2时,过电位从4.08V变化到9.96V;而过电位的变化直接引起粉体粒径的变化,粒径从大约50nm变化到700nm。分析表明,高电流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阴极过电位;在高的阴极过电位条件下,新核的生成速率高且稳定存在的晶核临界半径小,使得粉体粒径变细。
- 李维喻建胜杨彦明蒋渝
- 关键词:电沉积电流密度过电位粒径
- 超声乳化电沉积法制备超细金属粉体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研究
- 本文利用超声乳化电沉积法制备了抗氧化性强、平均粒度分布于纳米至亚微米级别的超细铁粉、锌粉、锡粉和铜粉,将所得超细铜粉添加到内燃机用润滑油中后,显著提高了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和极压性能。同时,超细粒子在润滑油中有较好的分散稳定...
- 喻建胜
- 关键词:超声乳化电沉积金属粉体润滑油添加剂
- 文献传递
- 表面改性后的n-Cu粒子作为新型润滑油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采用等离子体法制备的n Cu粒子为原料,用表面改性剂对粉体表面处理后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基础润滑油中以提高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当油液中改性后的n Cu粒子为5%(wt)时,与相同条件下未经改性的n Cu相比,磨斑直径减少了36.0%的同时最大无负荷提高了20.3%;且油液有较好的稳定性能。
- 喻建胜李淼蒋渝杨彦明涂铭旌
- 关键词:表面改性润滑油抗磨
- 油溶性n-Cu的制备及其润滑油抗磨添加剂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用电化学法制备了油溶性纳米铜(n-Cu)颗粒,使粉末制备和表面改性同步完成,将其添加到润滑油基础油中,用四球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添加剂的摩擦性能并用金相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化学形态和组成。结果表明:油溶性n-Cu能够显著地改善基础润滑油的摩擦性能,在添加剂含量为0.6(wt)%时,磨斑直径d(392N,30min)比基础油下降了37.5%。同时,该润滑油有好的分散稳定性能。
- 喻建胜李淼蒋渝杨彦明涂铭旌
- 关键词:油溶性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抗磨